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财政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了《农家书屋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了农家书屋工程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安排原则、申报与审批程序,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监督和检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了让各  相似文献   

2.
李伟 《新闻世界》2012,(7):205-206
《申报》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对《申报》中广告的研究也受到了学界的关注。本文搜集了2009至2011年《申报》中广告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其研究视角和内容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未来的新闻史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解放日报》社接受了原上海《申报地图》,其任务是继续进行《申报地图》的重编工作。当时《解放日报》舆图部共有十多位工作人员,原《申报地图》三位主编之一的曾世英是该舆图部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4.
《申报》对清末杨乃武案进行了长达三年半的跟踪报道。通过对相关报道的文本分析,本文认为,《申报》主要采用了情感化叙事来激发大众情感,从对香艳故事的猎奇到期待案件的水落石出,进而转化为对中国司法弊端和官场恶习的批判。《申报》的长期报道与情感化叙事不仅影响了案件结果,也提升了报纸的销售量和公信力,还开启了近代报刊媒介审判和舆论监督的先河。大众情感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被杨乃武、《申报》、清政府等以不同形式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力专题听取了黔南州水书申遗工作组关于水书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工作情况的汇报。他指出,黔南州在水书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基础性工作,水书研究成果丰硕。水书申遗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好事,省档案局要大力支持水书申遗工作,把水书"活化石"申遗这件大好事做好、做圆满、做成功。  相似文献   

6.
《申报》副刊《自由谈》是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副刊之一。1932年12月,史量才借《申报》创刊六十周年之际,对《申报》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大胆起用了刚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年轻编辑黎烈文任《自由谈》的编辑。黎烈文新生的《自由谈》一改先前为鸳鸯蝴蝶派所把持的颓废风格,使之立足于文艺的“进步与现代化”,“不违背时代潮流与大众化为原则”.  相似文献   

7.
胡娟 《新闻世界》2009,(10):108-109
《申报》曾经是旧中国极有影响力的一份商业性大报。在封闭的旧社会中,《申报》充分发挥了其新闻纸的作用,通达内外,启蒙国人。本文试图通过《中报》对1876-1877年美国费城世博会的连续报道内容进行分析,得出该报建构出怎样的当时美国国家形象。这一系列报道在特定的时期内,展现了《申报》对西方世界的认知程度,体现了当时国内知识分子不甘落后,渴望进步的勇气。  相似文献   

8.
王书川  徐霞 《新闻世界》2013,(7):262-264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传教士来到中国创办了首批近代报刊,其中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丈报刊是《申报》。笔者搜集了从2007年至2012年学术界关于《申报》研究的文献资料,对其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望能对未来的《申报》研究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华锋 《兰台世界》2012,(25):62-63
海盗问题一向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民国初期,随着中国经济、航运业的发展以及政局的动荡,海盗活动愈发活跃。本文试以《申报》为主要材料,对民国时期的海盗问题展开初步探讨。一、《申报》报道的民国海盗抢劫案《申报》是清末民初中国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民国时期海盗活动猖獗,《申报》对海盗这一社会现象给予了高度关注,不仅对案件进行及时报道和后续跟踪报道,同时刊登相关评论性文章,海盗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黄炎培于1914年先后对皖、赣、浙、鲁、冀等地进行考察。学界普遍采认其考察身份是《申报》旅行记者。通过对黄炎培著作和相关资料的考辨得知:1914年,黄炎培的考察身份是江苏省教育会常任调查干事;他为扩大考察范围,解决旅费问题,与《申报》馆和教育杂志社协商,并得到两家机构资助;其考察所得也根据与《申报》和《教育杂志》约定,民生疾苦类发表于《申报》,教育情况和评判类发表于《教育杂志》。黄炎培以"旅行记者抱一"名义写稿,发表于《申报》,现今流传"黄炎培以《申报》旅行记者的身份考察"说是其误传。同时,以"黄炎培"真实姓名写稿,发表于《教育杂志》。现今各种版本说法忽视了资助其考察的教育杂志社这一史实。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申报》标引的要求,分析了《申报》标引的特点,并探讨了实现《申报》自动标引系统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史量才与普利策分别是中、美报业史上的巨子,两者经营的《申报》与《世界报》创造了各国报业史无前例的辉煌。史量才接手《申报》的22年间,《申报》的发展达到了巅峰。《申报》1933年突破15万大关,达到旧中国报纸发行量的最高数。  相似文献   

13.
1905年底《申报》进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改革,改革后的《申报》对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外国战争异常关注,认为日本战胜俄国,实质上是立宪战胜专制,表达出对宪政体制的倾慕之情,由此举起立宪大旗,为立宪大造舆论。  相似文献   

14.
会计档案是企业档案的一部分,同文档、科档等其它门类的档案一样重要。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国营企业档案实施细则》及《北京市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都对会计档案管理做了明确规定。在企业档案管理升级工作中也对会计档案的管理做了相应的考核,要求所有申报档案管理升级的企  相似文献   

15.
近日,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专家对申报第五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进行了评审,最终确定优秀图书100种,并予以公示。其中,我市申报的《熊猫史诗》《福奶奶的神奇笸箩》两种图书人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级档案部门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愈加重视。2006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2007年,省财政厅和省档案局联合下发了《黑龙江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细则》,进一步加快了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步伐.使得此项工作日趋规范。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各级档案部门的高度重视。一、项目申报问题首先,把握国家重点档案的概念和抢救范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中对国家重点档案概念作了明确规定.即“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国家需要永久保存的珍贵档案”。所以申报国家级项目,  相似文献   

17.
付俊杰 《青年记者》2017,(14):120-121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12月22日,《申报》复刊,陈训悆为总经理兼总编辑,《申报》完全被国民党CC系(以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为首的国民党内势力)所控制.1946年5月,国民政府强迫史泳赓出让《申报》51%股份,以此实行官商合办,这就彻底改变了74年来《申报》的民营性质.同时,在此基础上对《申报》董事会进行改组,当时政府委派杜月笙任董事长,潘公展任社长兼总主笔,陈训念继续出任总经理兼总编辑,而史泳赓则转任副董事长.在此背景下,《申报馆内通讯》(以下简称“《通讯》”)于1947年创刊,由上海申报馆编辑并出版,该刊目录写道:“本刊为非卖品,专供同人阅读,一切材料对外概不发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影响最大的报纸——《申报》,学术界关于它的各种研究成果已不胜枚举,而在这其中,对于《申报·自由谈》的研究又因为其副刊地位的特殊性而显得尤为特别。本文搜集了近十年来有关于《申报》副刊"自由谈"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其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同时,也对当前《自由谈》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些许个人看法,以期今后学界在此领域的研究更加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9.
邵绿 《新闻记者》2012,(6):67-71
本文通过梳理有关《申报》发行的史料,分别从本埠和外埠两个方面论述了申报的发行情况,其中《申报》的本埠发行包括报贩、代销点、叫卖和脚踏车等方式,对《申报》的外埠发行的论述则是从代派处和分馆以及邮局的情况展开的,其中还提到了当时的消息传递和交通情况。  相似文献   

20.
史量才(1880~1934)是我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报业企业家,人们称之为"新闻巨子"、"报业泰斗"。1912年,他接办1872年在上海创刊,但到民国初年已每况愈下、连年亏损、发行量仅有7000余份的《申报》以后,对办报思想、报纸内容、出版发行、广告经营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把一张崭新的《申报》呈现在读者面前,开创了《申报》的"黄金时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