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域外教育》上有篇文章是这么总结英国家长对孩子们的教育要求的:学会照顾自己,同时不要妨碍他人;如果你靠欺骗方式获胜,那么实际上你已经输了;你不会每次都赢,总有输的时候,重要的是享受过程。这三点要求的表述语言朴素实在,一点都不及我们对孩子们要求的“四有新人”“三个面向”那样响亮。可我总觉得,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未必比我们逊色——他们更注重的是通过日常生活、学习或是游戏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在具体事件中去领悟,从心灵深处去感受。其实,孩子的品德正是在日常生活中被长期“感染”形成的,而不是每周两节政治课教导出来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现在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的学习压力太重,作业量大,每天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就要一个多小时,而玩耍的时间几乎没有,这埋没了孩子的天性.要让小孩子成人成才,就得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教育部规定的“一、二年级不留作业”,我的理解是不留的是家庭书面作业,可以留口头作业,比如读读课文、制作标本、学了一些课文后回家自己做实验等,关键在于作业的形式要多样有趣,让孩子们真正喜欢做作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经过半年多的课程改革实践 ,我欣喜地发现我所教的一年级三个班的孩子比以往我所教的一年级孩子思维更开阔了 ,创新的火花增多了 ,兴趣更浓厚了 ,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更强了。这里面除了因为现在的孩子见世面更多、更聪明外 ,更重要的是我更新了自身的教学观念 ,时刻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让他们看自己想看的 ,说自己想说的 ,做自己想做的。孩子们在团结协作的集体中健康成长 ,学习数学成了他们的一种乐趣。同时 ,数学教学也成了我这个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一大享受。下面谈谈我在教学“2 0以内退位减法”课改实验的几点…  相似文献   

4.
儿子现在在英国读小学。几年前入学时,校长向家长介绍学校时的开场白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就是要让孩子们爱来上学!”英国学制每年有三个学期,三个大假。和这里的许多小伙伴一样,假期没过几天,他就掰着手指数日子,盼着上学。孩子喜欢上学,原因很多,主要有二:一是学习没有压力,他把上学当成能与小朋友共处的好去处;二  相似文献   

5.
研究的缘由:我们学校的英语学科教学,现在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困难一:我是一年级的班主任,在一年级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并带一个五年级班。看似一年级比较简单,其实,每一个年级段都有它特殊的重要性。一年级是孩子们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是培养孩子兴趣的最好时期,担任一年级的英语老师,要多做一些道具的准备,在直观上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如,要帮助孩子养成每天都回家听读英语的良好习惯,老师给孩子们  相似文献   

6.
2004年底,我随江苏省小学校长赴英国考察培训团,在英国曼彻斯特进行了为期4周的考察。其间,听了曼城教育官员的多场报告,参观了十几所小学。一天下午,我们一行23人与曼城的4位小学校长菲奥、斯迪奥特、格莱姆、派克就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问:各位校长,你们认为英国小学教育最值得推广的经验是什么?格莱姆:⑴每位孩子在学校里都快乐地学习。⑵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主流教育。⑶校长和每位教职工都努力地工作。斯迪奥特:教育要保证孩子获得成功。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好的教育方法,让教师觉得从事教育是一种享受,让孩子觉得…  相似文献   

7.
在沐浴课改春风的今天,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学习呢?在最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的孩子们有许许多多不同寻常的新要求,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让我按我的需要来学”当今的孩子,希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尊重。在调查中,有31.2%的学生希望课堂完全按自己的要求来独立学习,有56.4%的学生希望在老师指导下自学。“让我按我的需要来学”已成为大多数孩子的心声。例如,某教师教《一件运动衫》,教师让孩子读了题目后,说说想知道什么,孩子积极性很高,一下子提了六个颇有价值的问题:课文会写什么事?这件运动衫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课文要…  相似文献   

8.
充满情趣的数学课堂是孩子们向往的课堂,是孩子们享受快乐学习的课堂。我们在力求数学课的“数学味”的同时,也要适当创设课堂的情趣,让孩子们在阳光般的课堂中,领略知识与生活的交融。使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享受快乐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9.
英国的孩子有一门课程,那就是学习如何当父母,课程内容包括如何应付婚姻冲突以及如何适当地“惩罚”孩子。目前,这门课程已被政府正式列入学校的课程。据英国政府称,之所以要设置专门课程,目的是让孩子在真正结婚做父母前多一些实践活  相似文献   

10.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无论什么理由,一个老师让学生不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这个老师的教学就失败了。”我个人理解这些话:一个老师应该下工夫让孩子喜欢自己的课,下工夫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因为没有人喜欢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今年我校六年级语文试卷中有一道题,让学生写出至少三个历史故事成语。这道题我班学生答得非常好,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写了十个以上。有老师问我:“你是…  相似文献   

11.
余雅丽 《师道》2014,(12):26-27
教学是一门爱的艺术,不仅要讲究传授知识的技巧,还要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犹如春风化雨,知时而降,润物无声。 做孩子心中的“严父慈母”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心,就必须处处关心学生,时时给予关怀。要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护,让孩子们在学校、教室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我现在所任教的三年(4)班.之前由于一些特殊原因,班级在一、二年级时更换了4位语文老师。由于更换老师频繁.导致班里孩子的学习习惯非常差,孩子们对班级、老师都没有一种归属感,家长更是对老师、学校有很大的抱怨。  相似文献   

12.
邓玉花 《教师》2015,(10):65
低年级孩子普遍存在以下特征:年龄小,自觉性差,不善于对自己的活动提出明确的要求,总是需要教师或家长向他们提出行动的具体要求,并且在师长的监督和帮助下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正因为此,对学校提出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这一模式我总是怀疑:让一二年级的孩子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那不是课上一团糟,课后瞎胡闹吗?但是二年级一位老师借我们班上的一节公开课,却让我连呼“没想到”。那天,借班老师给孩子们上《这儿真好》一课。教生字时,学生拼读很是吃力。因为我们用的是生本教材,强调  相似文献   

13.
汉语拼音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基础,孩子读不准拼音,将直接影响以后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笔者针对一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一、“玩”中激发快乐;二、“看”中体验快乐;三、“听”中享受快乐。采用各种活动和游戏的策略来激发孩子学拼音的兴趣,使他们能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拼音。  相似文献   

14.
一、读出数学的“昧” 老师在教学中让孩子“读数学”,刚开始孩子们可能觉得很新奇,可是如果永远是那样“读题目”“读要求”“读口诀”……孩子们为了应付老师而读,于是“读”便具有负面效应.在教学中,教师应想办法让读更具有趣味性. 教学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时,“1米”比较长,我就让他们读音拖长点,“1厘米”比较短,我就让他们读音拖短点.孩子们也可以加上自己的节奏,俨然,数学课变成了音乐课,我听着孩子们那稚嫩的童声,觉得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15.
洪晓琴 《幼儿教育》2001,(12):14-14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尊重孩子的需要,与孩子共同学习,是促进孩子发展的有效途径。“肿瘤”是什么孩子喜欢钻研,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有一次,一个孩子问什么是“肿瘤”,对此我没有回避,而是饶有兴味地和孩子们交流,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看法。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肿瘤是红红的”,有的说“肿瘤会一跳一跳的”,有的说“肿瘤会发炎”,有的说“肿瘤会出血”,有的说“肿瘤是长在身上的一只圆鼓鼓的  相似文献   

16.
“‘班班通’正在让我的孩子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逐渐地把学习作为一种兴趣。”一位学生家长介绍道,“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前两天甚至告诉我暑期要预习五年级的知识,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一、感于——“解决问题。我有我法”经验交流会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加强教师和孩子、孩子和孩子的交流,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做法。对六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很多孩子表现出强烈的争先欲望,希望自己的成绩稳定、优秀。为此,我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反思与总结能力。瞧,“解决问题,我有我法!”经验交流会便是其中的浪花一朵。  相似文献   

18.
一、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喜欢学习生字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生字娃娃”“生字宝宝”,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在平时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一天.我上一节“发现朋友有缺点.该怎么办”的五年级口语交际课。当我让孩子们用一种事物来形容朋友时.孩子们的灵感火花被激发出来了。有的孩子说:“朋友像一把伞,当你在风吹雨打,感到无助时,是它给你遮风挡雨。”有的孩子画了一面镜子,说:“朋友就像镜子一样,让人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警惕着自己。”有的孩子说:“朋友就像一瓶酒,越陈越香醇,越陈越珍贵。”……看到孩子们智慧火光的闪烁,我立刻顺水推舟,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要是发现朋友有缺点,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父母对子女的要求越来越高,每逢节假日,父母不是让孩子成天在家做作业,就是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却不给他们留下一点休息时间。可这样做真的对孩子们有益吗?请看《难题》这幅漫画:空荡荡的屋子里挂着一幅日历,上面清晰地印着“星期日”。对间里,没有自由,没有欢乐,要独自完成《快乐的星期天》这篇作文,真难啊!这的确是一个难题,那个孩子从没享受过快乐的星期天,他怎能写出《快乐的星期天》呢?漫画所揭示的现象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漫画中孩子的生活确实令人深思。就拿我来说吧,每个星期天,刚想看一会儿电视,只听“啪”的一声,电视机被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