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师应从让课堂凸显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探索的魅力;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作用等方面着手,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生活化课堂充满活力,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应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以生活应用为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以生活应用为基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以生活应用为目的,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数学源于生活,必须回归生活,实践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联系生活开展教学,让数学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做到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应用中切实体验数学的魅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杨华 《教育》2007,(12)
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中挖掘有数学价值的素材,让多彩的生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源头活水”,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使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自己的数学”,让数学学习更具有灵性与魅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样教师就必须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感悟、体验数学的魅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感悟到数学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照本宣科多,联系生活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书面作业多,实践作业少。这样的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难以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魅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要结合教例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问题学习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数学课生机盎然,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真正感悟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高小文 《天津教育》2021,(11):70-71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那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地学习,使课堂有活力,有魅力!只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思考中进步,让数学走进生活,为生活服务,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标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感悟、体验数学。教师应适当地向学生介绍数学王国的神奇魅力,并努力结合教材向学生展示数学魅力,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好玩”。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近数学过程;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如何真正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相互交融,让他们真正地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习数学中了解生活,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拓展数学的应用能力这是值得我们数学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那么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周学刚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190+204-190,204
小学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事物或特定的活动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去经历数学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整个过程,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本文拟就当前体验性学习的问题分析入手,提出四点具体对策,求教于诸同行。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生活与数学学习的联系.只有让学生联系生活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体会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学的抽象性常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起来了无兴趣。其实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严密性、逻辑性,如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和妙用,学生自然兴趣大增。以生活情景为背景进行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并能从生活实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且加以解决。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生活成为数学课堂的源泉和动力呢?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把数学问题根植于生活,联系生活,扩大教学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去重新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使抽象的数学变得通俗易懂,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实践的过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把生活情境融入数学课堂,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种新教学理念.本文以<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课例实践为载体,就如何使数学活动走进生活,让学生领会数学的实在、感受数学的价值,并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课堂向生活空间有效延伸.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呈现具有生活魅力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6.
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教学内容大多数可以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为此,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数学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以达到数学与生活的和谐统一,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和谐统一,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而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在教学时就要通过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这样描述数学:"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数学课堂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生活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生活中的问题走进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近距离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师可以捕捉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普遍性;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在生活游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意识到数学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