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插图在出版物中的作用是文字所不可替代的,经典的插图往往与文学名著的不朽共存。插图属于书籍设计范畴,同时又是绘画艺术,目前,油画、中国画、版画等绝大多数绘画艺术形式摆脱了单纯的使用价值转变为具有较高的欣赏、收藏及投资价值。而插图、连环画等绘画形式无法脱离使用价值而单独存在,插图在文化出版传媒行业中(文学读物插图、少儿读物插图、电子读物插图、绘本、卡通漫画,等)蓬勃发展,是文化出版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行创造之美,能被认同,尤甚。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以来,养成了玩味品评书报刊的习惯。几年来《中国文化报》文学、综合副刊创造的版式和文章的艺术美,给了笔者强烈的印象,常常萦怀于心,不说不快。从1997年起,尽管这个版面的编辑几易其人,版名也由文学副刊变为综合副刊,但它版式美的风格和选文清新高雅的艺术品位却一直延续至今,显示了它艺术风格的成熟。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赏析。一、版式的题图与插图的大小对比美把优美的风光、花卉艺术照片缩至40×27mm左右横竖不等的图片,用来做文学作品的题图…  相似文献   

3.
日前,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看到一篇题为“久违了,文学月刊的插图”的文章。文章谈到文学报刊很少见到插图,甚至是绝迹了的现象,列举了中国权威文学刊物《人民文学》在老一辈文学家主持刊物工作时,十分重视作品的插图,要求每期刊物的重点作品必须配以精美插图的主张。并在刊物的周围团结了一批极具实力和潜力的作家队伍,同时还有一支过硬的画家力量,这两支不同专业的队伍有力地支撑《人民文学》刊  相似文献   

4.
张璇 《编辑之友》2021,(1):87-92
文章依托修辞学中视觉隐喻与言辞隐喻、图像与语言共生关系理论,立足实践分析图像转向语境下文学插图中语—图关系转换的视觉思维.以言辞隐喻为参照,从喻指、图像符号、生成机制等角度,探索文学插图中的隐性表达相对统一和相对稳定的互文式视觉隐喻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5.
邱陵 《编辑之友》1997,(6):60-60
最近看到一本刘辉煌先生编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外插图艺术大观》,16开本,300余页,可谓是皇皇巨著洋洋大观。在国内就我们所看到的插图专辑中,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文字介绍除概说外,有中国插图史概要.外国插图史简述,简明扼要地阐明了插图艺术的概辅,并附有插图艺术的创作技法与研究,详细述说了绘制插图的方法、黑白处理及特殊效果的研究等等,甚至于材料的选择,可谓周全详尽;图版部分概括了中外古夸.除文学著作插图外,更有人物肖像及报纸广告插图,包罗广泛琳琅满目.并有彩色插页。  相似文献   

6.
插图的魅力在于"点睛".以飞扬的神态和姿势把语言难以描述的动态淋漓展现,从而达到过目不忘的目的:让读者记住了细节,记住了故事,共鸣由此而产生,这就是插图的功效. 文学杂志的插图甚少,想必是"文学"之故.文学杂志历来的做法是"文学"为重,插图为轻;即使偶有插图,而图与文无关也是常有的事.可见文学杂志对插图的"吝啬"之情.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阅读极为重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先后创办了一批文学图书出版机构,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其间对私营文学出版机构进行了改造,均为文学出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49年至1966年,我国文学图书出版数量经历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变化,先后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文学图书,数量颇丰,汗牛充栋,这与我国当时社会背景有关,也是基于对读者喜爱程度的考量.在文学图书出版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国家层面开展了对古典文学出版与阅读的舆论引导,为文学出版与阅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8.
月箫 《图书馆杂志》2005,24(4):95-96
从“侨民文学”的淡出到“世界华文文学”的称呼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视野,这一变化见证了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在形态和内容上的成熟。作为华文文学百花园中的新秀,它们以独特的视域和新颖的体悟获得了众多关注。占远清先生新近出版的学术随笔集《海外来风》(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l版),以其特有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海外华文文学的风貌。读来如临窗观海,凭海临风,不觉华文文坛云蒸霞蔚,景象万千。  相似文献   

9.
黑白插图的形式美·杜凤宝·装帧园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协办插图是文学与美术结合的产物,有着与其它美术作品不同的性质、存在方式及作用,因此,插图有其独特的形式美。插图的内容题材,文学作品已为其充分提供,因此,插图的形式美就显得十分重要。没有强烈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10.
1986年是书籍艺术兴起的一年。这一年的“中国书展”、“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会”、“文学插图艺术展”,西南西北、东北、中南地区分别举行的装帧艺术讨论会和观摩会,建国以来第一次召开的“全国文学插图艺术讨论会”,使人们欣喜地感到,书籍艺术的新潮来了。国家要建设,人们要知识,专家学者要著述,群众要书读,书刊必装帧,书  相似文献   

11.
台港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前,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部分的文学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新时期以来,台港文学令人瞩目的成就使人们看到了当代文学的另一新天地。与此同时.对于台港及海外华人文学的研究,也蓬蓬勃勃地展开了.逐渐形成了研究的牡观。在这个领域中,王宗法先生是拓荒者之一,多年来他辛勤地耕耘,硕果频频。新近问世的《台港文学观察》,是他奉献给台港文学研究的又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12.
多年研究武侠文学的西南师范大学教授韩云波从2002年开始注意到,除了港台的武侠文学作者外,在大陆也存在一批武侠文学爱好者。他们自发地写作,先是发表在网络上,进而进入纸质媒体,一点一点引发众人的关注。这一波大潮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末,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辽金元文学史话》,周惠泉、杨佐义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为《中国文学史话》丛书之一种。它集史、事、评于一体,生动活泼地再现了这三朝文学发展的宏伟画面,既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又有极强的理论深度和学术性。全书设 165个专题,涉及这三朝较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重要作家、作品和各种文学体裁。贯穿全书的主线是“辽金元文学是民族融合的结晶”这一观点。书评有邓绍基《关于〈辽金元文学史话〉的一点感想》,见《北方论丛》 1989年第 5期;刘兴汉《学术性与大众化的融合——评周惠泉主编的〈辽金元文学史话〉》,见《社会科…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09年1月出版了著名作家与翻译家高莽所著《墓碑天堂:向俄罗斯84位文学·艺术大师谒拜絮语》一书。高莽是一位成绩卓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俄罗斯文学研究者与翻译家,他的译著曾经感动过无数中国读者。他不止一次地参观过大量的俄罗斯墓园,并仔细研究俄罗斯知名人士的墓碑,他认为这些墓碑把死者引向天堂,并给世人以无限的启迪。而本书介绍的是19至20世纪俄罗斯文学艺术大师的生平及其墓碑。本书附有大量精彩的插图。  相似文献   

15.
高薇钞 《大观周刊》2012,(52):87-88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文学领域也出现了新的繁荣。在传统文学的基础上,文学领域又增添了新的活力,其中网络文学、畅销书、与泛文学构成了新时期文学的主流。本文在分析泛文学种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及新时期文学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韩阳 《出版参考》2007,(12X):22-22
自2006年起一股穿越小说之风在大江南北流行火爆,在2007年这一势头愈演愈烈,大有占据青春文学小说排行榜的势头。日前著名原创文学基地晋江原创网携手开维文化公司,将2007年晋江原创网上半年排行榜第一名的《蔓蔓青萝》一文结书出版。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参考》2015,(2):47-48
2014年7月,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一套引进类少儿文学读物——《无敌特工狗》(8册).该套丛书由获得红房子儿童图书奖等诸多奖项的英国作家安德鲁·寇普所著,英国的著名插画师克里斯·穆德和詹姆斯·德·拉·鲁为丛书绘制插图.丛书集侦探、冒险、幽默于一体,采用漫画与写实手法绝妙结合的插图,外加优质的中文翻译,给正在犹豫如何为刚刚读完“桥梁书”的孩子选择读物的中国家长们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插图的美学品性刘艺青《在决战的日子里》插图王书朋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是以语言为媒介,以文字为载体,通过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及其各种矛盾,从而表达出作家的社会立场及审美意识。正因为文学所突现出来的形象属性,...  相似文献   

19.
丁洁 《大观周刊》2011,(52):17-17
德国有大量的东欧移民,但随着德国移民的多样化,德画的移民文学正受到全世界的重视。移民文学从1960年以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并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移民文化的深入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德国的文学,使德国文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韩进 《出版科学》2016,24(5):5-12
中国原创图画书开始走向世界,但中国图画书的历史可能比西方更早。图画书本质上是一种出版现象,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中西方图画书同源于儿童读物的插图,随着出版科技的进步和读图时代的到来,从“出版热”逐渐形成“文学热”,从“文字的儿童读物”演化为“图画书的儿童文学”,在新世纪交流融合中发展为儿童文学的典型样式——绘本。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复兴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民族文学传统,建设中国特色的图画书评价标准和理论体系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