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负荷模型包括静态的分级负荷模型和动态的节奏负荷模式,它是在各种训练控制模型建模中最困难的一种。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方法多停留在一般统计学方法的范围内,而且只能对具有定量功率指标的周期性项目进行单一指标的建模,尚无一种能进行多指标同步建模的方法。“级差法”是笔者经多年研究设计的一种简易的、多指标综合的建模方法。这种方法根据心率随外部负荷刺激的大小成近似线性关系的规律,采用“等差级数”的简易计算方法,将内部负荷、外部负荷与百分负荷,负荷量、负荷强度与总负荷等各种训练负荷的指标综合在一起进行建模。既适合于周期性项目建模,也适合于非周期性项目建模;既可建立静态分级负荷模型,也可建立动态节奏负荷模式。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2.
<正>体育课上的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运动中只有负荷保持适宜,才能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体育课上运动负荷安排过大或过小,都难以达成体能锻炼的目的,同时还会影响到运动技能的学习。就体育教学设计而言,不仅要安排负荷合理,而且还要绘制相对比较准确的负荷曲线图(或心率曲线图)。然而,目前存在哪些绘  相似文献   

3.
评价各种体育课不同教材内容的生理负荷强度,评价高校体育课课质量。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结合现代数理统计学和运动生理学,对全国部分高校458名“标志学生”的体育课进行生理负荷强度的监测,建立不同教材内容的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分布模型,结合当前高校体育课改革成果,从人体运动生理规律的角度,分析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强度。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中的考核课是以检查学生成绩为主的课。它与其它类型的课相比(见表),有以下负荷特点:①课的运动负荷较低,练习密度仅21.8%,强度也只有127.4次/分。②基本部分负荷低尤为明显,练习密度仅10.4%,强度为127.7次/分,均低于教学课(包括新授、复习或综合课)和比赛课。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连续负荷状态下心血管机能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心率和血压是反映心血管机能的重要生理指标,由于检测方便、实用,故被人们广泛应用。以不同定量负荷前、后心率和血压的动态变化来评价机体心血管机能水平,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试验方法。为了解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尤其是心血管机能状况,本文分别对体育专业及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同定量负荷前、后的心率、血压的连续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客观评价在校大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李勤 《体育学刊》2001,(1):56-57
通过10名体育专业健康男性大学生在Jacger程控跑台上分别进行有累进递增负荷与无累进递增负荷,并在实验中测定各档跑速时的相应心率(HR)和血乳酸值(HLa)。结果无累进递增负荷的AT值明显推迟出现;进一步研究发现采用无累进递增负荷测定的AT值更能科学地反映机体的实际水平,能对评价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和指导运动训练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勤 《体育学刊》2001,(1):56-57
通过10名体育专业健康男性大学生在Jacger程控跑台上分别进行有累进递增负荷与无累进递增负荷,并在实验中测定各档跑速时的相应心率(HR)和血乳酸值(NLa)。结果无累进递增负荷的AT值明显推迟出现;进一步研究发现采用无累进递增负荷测定的AT值更能科学地反映机体的实际水平,能对评价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和指导运动训练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文章通过对信息化技术成果与体育教学设计的整理分析,构建了基于微课支持的体育教学设计模型.从虚拟与实践课堂的多样性;学生学习主体突显;学习评价的过程性和表现性;教学分析评估优化教学方面对基于微课支持的体育教学模型进行价值探析.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评定体育课的生理负荷量一般都用课的平均心率和运动密度两项标准,能否利用这两项指标与生理负荷的关系,找到一种综合评定体育课生理负荷的方法?通过研究我们制作了体育课生理负荷综合评定表。在我区使用效果较好。一、评价表的制作我们随机抽取了88节检查课的数据为样本,作统计处理。先用百分位数法制订评分标准,数出平均心率和运动密度的生理负荷量总分,再建立一个二元回归方程,经检验发现平均心率、运动密度与总分之间的线性关系具有高度的显著性,且对总分影响的程度相差无几。然后再分别建立两个一元回归方程:即用生理负荷量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体育课的密度是客观评价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不仅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生理负荷,而且也是检验教法的一种标志。因此在分析和评价体育课时,课的密度就特别引起人们的重视。测定一堂体育课的密度,传统的方法是两个人用两块秒表,一人按表,一人记录时间,然后统计、整理出各项活动的总时间及百分比,这种方法一个人用一块秒表测定不了一般密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科学》2015,(5):28-38
本研究旨在构建指数评价模型,对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过程实现科学量化评价。在梳理国内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涵盖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中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概念界定及其内涵要素,分析了指标设计中需要兼顾统筹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和实用性要求。在指标体系的经验预选基础上,经历了两轮较大规模的专家调查及指标筛选过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形成《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指标体系(1.0版)》。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计算其综合得分,实现指数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从运动疲劳的中枢模型和节奏策略的中枢管理模型出发,以新的运动训练学的训练适应理论为基础,假设并阐述了极限负荷下心理承受力训练的基础原理.在极限负荷下心理承受力以大脑同外周生理系统的信息处理为内部过程,通过强化大脑内部算法的意识,心理技能的作用,冲击心理疲劳信念的阈限并最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管理策略即节奏策略而实现的.自我谈话在信息处理和意识的强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高校运动队的学生大都是没有经历过专门运动队的训练 ,而只是在体育方面略有特长。为了备战省 (市 )或全国的高校运动会 ,校运动队的学生要在没有多少训练时间内达到一定的训练水平 ,训练负荷的适度安排至关重要。运用简易的运动机能评价和疲劳消除判断等方法是训练负荷安排的依据和前提。在备战 1999年福建省大运会时 ,对集美大学田径队的训练就依据训练后运动员运动机能的变化来安排和调整训练负荷和内容 ,效果良好。2 研究对象与方法2 .1 研究对象集美大学田径队男、女运动员各 15人 ,身体健康 ,平均年龄男子 19.4± 1.2岁 ,女…  相似文献   

14.
<正> 我们将相对安静心率与平均心率和运动指数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制订出“平均心率与相对安静心率对应指数表”,并以此评价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此表的设计思想和特点是: (一)重视课前安静心率指标。我们把课前安静心率和平均心率相对应,找出运动指数的分布规律,并把公认的合理负荷区间划分成最佳、好、中、差四级区间。以此作为给分标准(10分制)。课前安静心率是影响课中生理指标的主要因素(相关系数大),它不仅反应了年龄与性别的数量差,同时也体现了同一年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学校体育课堂中运动负荷的合理性,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寻到课例研修这种途径,可以有效评价体育课堂运动负荷的设计。课例研修通过教师共同体的形式来充分研讨一节课,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同时,课例研修的原则是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该教研手段具有普适性,值得在多个学科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胡刚军训练负荷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马拉松运动员胡刚军的训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胡刚军的训练始终抓混合代谢负荷的比例 ,通过加大混合代谢的负荷来提高训练的负荷强度 ,促进专项成绩的提高 ,具有鲜明的特征 ;胡刚军的训练节奏明显 ,负荷强度安排合理 ,在保持一定负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负荷强度 ,符合当前先进的长距离跑及超长距离跑训练的趋势 ;胡刚军的赛前训练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安排合理 ,调控得当。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优秀男子50km竞走运动员边爱国的训练进行全面分析,发现:边爱国的训练始终重视有氧代谢负荷,通过加大混合代谢的负荷提高训练负荷的强度,促进专项负荷的提高,具有鲜明的特性;训练节奏呈明显的波浪型,运动量和强度安排合理;在有氧代谢负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混合代谢负荷强度,符合当前50 km竞走训练的趋势;赛前训练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安排合理,利于逐步形成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课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教学观摩的交流中,人们对学生在一堂课运动量的安排,即通常所指的生理负荷曲线是比较关注的。的甚至在评价课的效果时,对运动负荷曲线高峰出现的时间先后,以及高峰次数都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对于这一点本人认为虽然必要,但只是一个方面,不能以此来断定课的成败。按照常规的做法,我们对学生的生理负荷进行了追踪调查,调查的方法采用了两种(如图),一种是直接测定学生的脉膊;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有的同志介绍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获得了相应指标的权重,在学生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的评价中作了实证分析.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要同时考虑学生评价、同事评价、督导评价、领导评价和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次模糊评价.  相似文献   

20.
采用心率遥测的方法对华中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大学公共体育部体育健康课堂及部分俱乐部的健身活动的心率进行测试,从生理学角度对体育课生理负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公共体育和俱乐部的体育课堂均可达到其相应的目的,体育专业和公共体育部的体育课生理负荷的安排与分布比较科学合理,而俱乐部的健身课堂的负荷量安排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