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20,(8)
如今我们正处于科技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同时,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快速和便捷,该技术在不同领域都被广泛应用着,在我们生活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大,但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挑战也随之提高。在这种背景之下,如何进一步增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每个人都关注的问题。网络信息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倘若网络信息处于一种不稳定不安全的状态,那我们都会受到波及,所以人们都十分在意,也十分关心网络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2.
俞敏洪 《知识窗》2011,(4):34-35
“习以为常”是破坏美好生活的罪魁祸首。人一旦陷入到习以为常的状态,就会失去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体验能力。然而,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习以为常:对于在黑暗中随手打开电灯就能见到光明习以为常;对于在图书馆随时都能借到自己想读的图书习以为常;对于在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用手机听到亲人的声音习以为常;对于从小到大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习以为常。这些“习以为常”让我们失去了生命中本该拥有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3.
杨冬 《百科知识》2021,(29):13-15
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英文缩写为ALS,是一种令人感到恐惧的疾病.由于控制肌肉的运动神经元逐渐死亡,患者会慢慢地失去对肌肉的控制,同时还伴随着肌肉的萎缩.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将被困在一张轮椅上,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最终会因为失去自主呼吸能力而去世.患者生病之后就像是被慢慢冻住一样,所以ALS患者也被称为"渐 冻人".  相似文献   

4.
北门 《科学生活》2009,(11):52-55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受到外界的压力,所以人们才会说"家庭是生活的避风港"。然而有时候,很多压力却是自己的家人和所爱的人给予我们的。爱我们、关心我们的人有时候会期待我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被别人期待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这代表我们被爱、被关注,这有益于提升我  相似文献   

5.
拥抱痛苦     
正谁也不喜欢痛苦,认为痛苦越少越好,可你越是抵抗,痛苦反而会成倍地增长。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直面痛苦并坦然接受。痛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将伴随我们终生。心理学家荣格说:"失去了悲伤,快乐也就无理由存在了。"当我们拒绝痛苦的同时,就等于拒绝了幸福。痛苦与快乐形影相随。没有鞭炮的自我爆炸,就没有清脆的响声;没有钢铁与石头的撞击,就没有璀璨的火  相似文献   

6.
如果细究其前世今生,也许我们会发现,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主宰着影像的发展,也让影像在技术上从"现代主义"真正过渡到了"后现代主义"电影被发明出来之后,它成了一个梦,一个电影人、观众都愿意沉迷在其中的梦,所以好莱坞有梦工厂,所以很多人都称电影为梦幻.所以这个梦也让很多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还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都强调了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但是近年以来,教育与生活脱节日益严重,教育越来越变得"为教育而教育",我们的孩子也渐渐地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为了未来的完美生活而牺牲了现在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童民 《今日科苑》2008,(5):26-28
钢筋、混凝土、塑料、木材等,人们再熟悉不过了,它们中大多是没有知觉、没有反应的"死"材料。它们只能被人所感知,自己无从感知外界情况。在出现"危机问题"时,它们不能告诉人们,也没法修理自己,只能"坐以待毙"。如今,一些"活"材料正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并将改变我们的生活。这就是"聪明绝顶"的智能材料。  相似文献   

9.
当周围的一切发生变化时,我们才能发现时间的流逝。试想若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就是一片虚空,我自己也是永恒不变的,那么时间的流逝就变得不可知,抑或是时间根本就不存在了。所以时间或许并不是一定存在的客观事物,而是被我们主观加上的,像信息一样,信息若没有接受者就不存在。时间也是如此,它与变化共存亡,若无变化,也就没有时间。  相似文献   

10.
恒星为什么发光呢?那是因为在恒星之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氢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同时产生另外一种物质——氦。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物质的总量应该是不变的,我们生活消耗的只是其中的能量。当宇宙中最后一颗恒星失去光芒的时候,宇宙会变成一片死寂?还是宇宙根本不会失去能量的来源,永恒地存在呢?  相似文献   

11.
正"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星星本身是不闪烁的,我们看到星星一闪一闪的,其实与大气的遮挡有关。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空气中有水蒸气、灰尘等杂质,不同区域含量不同,又由于温度不均匀,所以光线在穿过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而且,大气层是时刻变化的,所以折射光线也会时刻变化。这样,  相似文献   

12.
正吸血鬼不只是存在于传说中,他们也真实地生活在我们的社会中。在西方,很多城市都有隐秘的吸血组织存在。在世界上的大多数主要城市里,生活着这样一类人,他们可能是护士、也可能是酒吧吧仔,也可能是正在给你上课的老师。这些看上去与正常人没啥两样的人,但却有个让人毛骨悚然的习惯,他们会定期吸人血——他们是真实的"吸血族"。  相似文献   

13.
烹调是现代人每天都面对的一种生活状态,经过油炒过的蔬菜、肉类和豆制品既美味又可口,掌握油锅的最佳放油温度不仅食材可以保持较为良好的营养状态,而且还会减少有害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的伤害。通过油锅中水滴的状态来判断油锅的温度,我们的饮食才更安全放心,这种现象来自于著名的"莱顿弗洛斯特效应",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莱顿弗洛斯特效应,通过现象了解本质,科学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相似文献   

14.
能够做到"诚实守信",身体力行道德规范,我们的道德建设就必然取得愈来愈大的进展;不能做到"诚实守信",我们的道德建设就会沦为空谈,人们的素质也就不可能得到提高.在当前,我国一些地方的道德失范现象,归根到底,都是同失去了"诚实守信"有重要关系,而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从加强"诚实守信"的建设入手.社会失去了"诚实守信"的道德基石,失去了"诚实守信"为荣、"背信弃义"为耻的舆论氛围,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是根本无法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电"使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源,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应用设备也离不开电的支持。诚然,有电,自然也会伴随一些事故。事故的出现证明我们的电力系统还存在漏洞,需要优化电力。电力事故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预计也无可挽回的。所以在解决事故时要举一反三,以免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毕竟"电"关乎到人民的财产安全,更重要的是生命安全。优化决策,最大程度减少电网事故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正>这时地球会像进入非常黑暗的夜晚一样,不过,大气、海洋和土壤里都会像往常一样保留着一定的热量。这是假设太阳仅仅"熄灭"一个小时,就像被一个斗罩住一样。如果太阳突然完全不发光,那它会崩溃,然后爆炸,我们会被烤熟。但是太阳没有足够的质量变成一颗超新星,我们也不可能让太阳的所有氢和氦一下全部发生反应,所以太阳不可能立刻爆炸。  相似文献   

17.
电是我们生活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资源,但是每年因电也会让我们失去很多生命,所以用电的安全工作格外重要。居民用电事故中很多的事故都是因为电表漏电导致电表箱通电,然后居民在触碰到电表箱时,就会造成触电事故,因为防止这种时间再次发生就要加强对装表接电工作的安全检查力度,保障电表接线的安全性。本文分析了在装表接线工作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正建议,希望有关电力部门能够采纳。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高中物理对教育课程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对于高中生来说高中物理学习的难度远远大于初中物理的难度,特别是对于不善于改变学习方法的同学来说,就会导致他们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导致物理成绩下降,所以当前如何让学生跨过这个"台阶"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物理是一门以实践性、科学性为主的学科,能够很好的培养一个人的科学思维,但在高中学生物理学习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学生对物  相似文献   

19.
正"吃",陪我们不知不觉地度过了每一天。除了维持生命外,食物也是人们生活乐趣的一个来源。但"吃"的科学,你了解多少呢?为什么有人总"食之无味",为什么"零食爱好者"有时也会突然对零食失去兴趣?零食"克星"对很多人来说,吃零食是一种人生乐趣。即使肚子不饿,也总会有在没事儿的时候吃点零食的习惯。许多超重者就是因为对零食太过"热爱"而不小心摄入了过多热量。但据学者近期研究发现,这种"热爱"其实也可以操控——大脑激素就可以抑制人们对零食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在智能化的未来社会里,我们会越来越关注我们的生活健康。在这其中厕所是一个最重要的影响我们健康的环境,也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影响我们健康的因素。即使为了健康,我们也不可能用手拉开厕所门进去再洗完手之后上厕所,因为这样不方便,也不能被接受,所以我们就要想一个万全之策。新概念智能控制门就具备这个功能,它不仅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也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防范传染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