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渗透现象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渗透现象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和探讨,用纳滤、反渗透膜等不同的半透膜进行渗透实验,试验了溶质种类,浓度,渗透压,搅拌混合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纳滤膜等新型的半透膜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和较好的应用前途。本文为渗透现象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标人教版化学选修6《实验化学》和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教学内容中都有渗析分离(渗透)实验,但在实际教学时我发现,教材中的实验装置不易组装(主要是半透明的袋子不容易做),羊皮纸或玻璃纸在乡村也不易买到。经查阅资料,我发现在一些改进渗析分离实验的文章中,常使用鸡蛋膜替代半透膜,也有人用在滤纸上涂胶水的方法自制半透膜。经试用,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缺陷。所以,我对渗析分离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对于渗透汽化膜的类型进行分析,分别从有机膜、无机膜、复合膜三方面分析其性质与制造工艺。其次重点介绍石油化工产业中应用到的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种类,并对废物有机物质脱离以及有机复合物质分离技术进行总结,帮助提升材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潘春跃  朱长乐 《科技通报》1991,7(4):211-215
本文介绍了膜技术在能量回收和节能过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动向。对膜技术在制能过程中的应用做了重点介绍,如以煤气化和液化来生产煤合成气制能过程以及由生物资源制能过程中的膜技术,涉及富氧膜及装置,电化学熔盐膜用于酸气的脱除等,并对渗透汽化膜技术代替蒸馏过程的节能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以选择性分离膜为中心的膜学研究自本世纪50年代形成为一个学科以来,取得了飞速发展,相继对离子交换膜(含电渗析过程、双极性膜等)、反渗透、超滤、微滤、气体分离、渗透汽化等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关系、传质机理等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促进了分离膜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国外学术界、产业界认为,作为一项高技术,膜技术将成为21世纪的基础产业技术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并且正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因而各国政府均给予相当的重视与支持。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也日趋频繁,1984年在意大利召开了首届大型…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分离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制得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半透膜。膜分离技术较各种传统分离手段,具有高效率、低能耗,无污染等特点,因此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国外的膜分离技术,已在许多生产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美国、日本和一些在高分子分离膜及其相关技术方面领先的欧州国家,一方面利用其技术优势竞相开发新产品,抢占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制作一种由半透膜、标准等渗液和刻度标尺组成的动态溶液渗透压检测器。方法:依据渗透压原理,当两种溶液存在渗透压差值时,水分子会透过半透膜由低渗液进入到高渗液。结果:检测低渗液时可以看到由半透膜制成的标准等渗液的液面上升,同样,检测高渗液时可以看到标准等渗液的液面下降。结论:动态溶液渗透压检测器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小辞典     
渗透压溶液中某种物质能够透过薄膜(半透膜)而进入膜的另一边的现象。例如在猪的膀胱中盛以酒精而后浸入清水中,水分能透过膀胱,而酒精分子则不能,结果由于水的渗透就使膀胱涨大。表征渗透作用强弱的量,就叫渗透压。  相似文献   

9.
在化学等工业中,物质的分离是一项重要的工艺过程,通常采用过滤、蒸馏.重结晶、萃取、离心和吸附等方法。近年来,人们对物质的分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耗能小、装备性能好、易操作、且易于自动化的高功能分离膜及其相关技术已成为今后导致分离工艺革命性的重大生产技术。目前,开发的膜有离子交换膜、反渗透膜、超滤膜、气体分离膜、渗透蒸发膜和液膜以及能量传递膜等,其中离子交换膜已工业化,各国对它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正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CV条透机在条烟透明纸包装过程中因为透明纸材料变化,设备刚性结构特征等因素容易造成条烟透明纸偏移、缺失的坏膜质量缺陷。为了解决CV条透机无对坏膜条烟进行检测辨识、剔除的缺点,本文通过分析条透机的工作过程和条烟外膜裹包成型存在的问题,在设备上加装光电检测系统对坏膜条烟进行检测辨识,准确把坏膜条烟剔除,提高了车间在线产品质量控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膜分离技术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单元操作。膜分离主要包括渗透、超滤、液膜技术、反渗透、气体渗透和渗透蒸发等方法,具有环保、过程简单、高效、节能、易于控制等特点。膜分离技术常应用于中药浸提取、浓缩、分离等。本文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中药现代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仿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是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的一种新兴技术手段。为了合理开发低渗透油藏,本文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低渗透储层仿水平井注水开发排状井网模型,对相关裂缝参数和井网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可知不同的裂缝与井排角度、半缝长、裂缝导流能力,以及井距大小,对该技术开采效果具有影响。同时根据剩余油分布,对比仿水平井注水开发与直井、水平井的区别,直观上得知仿水平井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优势。此次研究对完善仿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其在低渗透油藏中的规模性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氮氢分离膜工业性试验”,于1992年11月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鉴定验收,它标志着我国气体膜分离技术已基本完成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的过程.膜技术发展始于分离膜与膜分离过程的出现.膜分离过程具有效率高、能耗低、不受热破坏等特点,非常适用于现代工业发展对节能、低品位原料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需要.因此,膜分离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使得膜技术发展为以分离膜和化学工程为核心  相似文献   

14.
常压蒸馏装置是石油炼化企业加工的"龙头装置",后续二次加工装置的原料及产品都是由常减压蒸馏装置生产提供。常减压蒸馏装置加工原理主要是通过精馏过程,在常压和减压的参数条件下,根据各组分相对挥发度的不同,在塔盘上汽液两相进行逆向接触、传质传热,经过多次汽化冷凝,将轻烃原料油分割成不同沸点范围的油品或半成品,轻烃原料常减压蒸馏装置分离过程的主要分离产物有:石油醚、橡胶工业用溶剂油、石脑油、柴油、其他溶剂油等。常减压装置是炼油企业的基本装置,装置自动化应用程度高低关系着装置能耗、产品收率等重要因素,在炼油化工装置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富氧膜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氧氮分子在富氧膜内的溶透速度不同,从而实现从空气中把氧气富集把部分氮气排斥,从而获得所需的富氧。它突破了传统制氧难题,无需添加剂也不用加水,插上电源就能吸氧,每小时耗电25W-28W,一天吸5个小时成本才一毛钱,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上,富氧不会中毒,也不会产生依赖性。针对小型制氧机中富氧膜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对皂泡法测试膜性能过程中的一些因素所导致的实验误差进行了定量探究。实验发现,渗透侧气体置换不彻底,会给气体通量及选择性测试数据带来不同程度的误差。并指出在测试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恒定的测试温度,选择较高的测试压力,测试装置最好带有渗透侧吹扫设备等措施来使实验结果相对准确。  相似文献   

17.
《金秋科苑》2011,(1):77-79
根据低渗透C油田相对渗透率曲线数据,分别绘制出在不同启动压力梯度与驱动压力梯度比,不同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及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理论自然递减率曲线。认为通过调控可采储量采油速度的高低,可以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使自然递减率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同时,通过对油井产水规律的分析,认为C油田在中含水期的后半段含水上升速度最快,是油田水驱调整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进步要求。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为了使得石油化工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其中,这就很好的满足了现代化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相关要求。其中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就使得石油化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对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生产当中的实际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相转化纺丝/烧结技术制备Al2O3多孔中空纤维膜,并以此为载体,通过晶种法考察不同晶种诱导条件制备TS-1复合中空纤维膜,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气体渗透性能测试装置等设备对所制备的TS-1复合中空纤维膜进行微观结构及渗透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晶种法制备的TS-1复合中空纤维膜的N2渗透速率较小,并且表面平整无缺陷,因此该方法适合制备性能优良的TS-1复合中空纤维膜。  相似文献   

20.
在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中,半刚性透层施工是决定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所在,抓好公路半刚性施工技术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沥青路面透层的用途,重点介绍了半刚性公路路面的透层施工技术,包括在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施工事项,从而使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