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硅粉、粉煤灰和锂渣为掺和料等量取代水泥,采用L16(43)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利用极差分析方法处理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硅粉可以增加混凝土流动性和后期强度,降低混凝土早期强度,硅粉过量时,混凝土流动性和强度均有所降低;粉煤灰和锂渣可以增加混凝土流动性,对混凝土后期强度影响较小,但会降低混凝土早期强度;硅粉、粉煤灰和锂渣对混凝土拉压比影响较小;可以借助极差分析手段制备具有特定功能要求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回弹仪特点及工作原理,阐述回弹仪使用和检定方法,分析故障产生原因,提出处理对策,对检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燕 《科技通报》2015,(4):40-42
基于音视频处理的图像传输和通信算法设计是实现网络视频监控和智能识别的基础,传统的网络视频监控识别系统因视频图像的传输过程中的时延敏感编码,导致失真衰减,视频识别性能不好。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MPEG-4的网络视频监控及智能识别系统,用MUX101程控开关控制MPEG-4中的AD8021芯片进行反馈电阻控制实现视频放大,选用程控放大器VCA810,由DSP控制其控制电压达到调整放大倍数的目的,实现准确地采集网络视频数据。将RGB分量转化成亮度分量和色差分量,在使用RLE行程编码和Huffman编码来完成压缩任务,进行视频通信传输中的智能识别和监控,采用串并联复合式宽带阻抗匹配网络控制方法,提高数据采集系统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抑制失真衰减,提高视频监控中对敏感特征的识别能力。系统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进行网络视频智能监控识别,对敏感特征的检测的性能较好,能有效抑制失真衰减,提高对网络视频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4.
包络对齐是整个ISAR成像处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提高ISAR成像质量,必须提高包络对齐的精度。本文在包络相关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刑用成像域中的循环迭代等步骤得到平均距离像,然后利用这一平均距离像和各次回波距离向像作相关处理。通过飞机目标实测数据验证,该方法在运算量增加不多的情况下能显著的提高包络对齐的精度,为ISAR准实时处理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回弹仪使用回弹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测量具有灵活、快速、准确等优点,而且不会对混凝土结构或者构件造成损伤,这也使得回弹法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设计采用32位微处理器S3C44B0X和数字温度传感器TCN75实现智能温度采集。32位微处理器有利于各种智能处理与控制,方便系统功能的进一步扩充;采用TCN75温度传感器可以实现多个温度点的测量。此系统实现测量温度精度为0.2℃。  相似文献   

7.
戴文战  黄晓姣  沈忱 《科技通报》2019,35(1):181-185
自适应迭代滤波算法作为典型的滤波改进算法,有效提高了滤波精度,但旧数据影响过大,导致滤波发散;遗忘因子滤波算法虽然引进遗忘因子减少了旧数据的影响,但是其滤波算法本身的精度不高,难以处理高度非线性问题。基于此,本文借鉴遗忘因子的滤波算法和自适应迭代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思想,把遗忘因子与自适应迭代容积卡尔曼滤波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发挥遗忘因子的作用,减小历史数据对滤波结果的影响,又可以提高滤波算法本身精度和处理非线性问题的能力。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减小误差且提高滤波精度。  相似文献   

8.
利用回弹仪对两年龄期C30混凝土试件进行回弹测试及抗压强度测试,对试件的两种抗压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真实抗压强度略高于回弹强度,回弹抗压能较好地表征其真实抗压强度,且具备一定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9.
智能电网的—个重要特征是通过高精度的用电量预测进行电能智能调配,用电量信息的精确预测是电网智能化的关键指标.针对用电量数据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PSO-CV-SVR模型.该模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原理,以粒子群算法和交叉验证的思想优化模型参数.将该模型应用于江苏省全社会用电量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优于BP-神经网络方法,提高了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的网格聚类算法GAC。该算法主要采用密度阈值技术提取不同的类,使用边界点处理技术提高聚类精度。GAC算法只要求对数据集进行一遍扫描。实验表明,该算法可扩展性好,能处理任意形状和大小的聚类,能够很好地识别出孤立点或噪声,在处理多密度聚类方面有很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智能数据库的特征优化挖掘,实现特征数据融合,优化数据库分组访问信道,提高数据调度效率。当前的智能数据库特征挖掘算法采用相关度匹配的特征级联挖掘技术,当分层特征之间的具有较大的相似度时,挖掘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多窗谱提取的智能数据库特征挖掘算法。构建数据库模型,建立GMS方法以最小的代价和以最小的样本偏差来实现最高质量的样本数据集,采用粗糙概念格的生成算法进行数据流的频繁访问特征分区,构建小波函数,得到智能数据库的特征双曲调频母小波,提取数据库信息流的多窗谱特征,进行智能数据库特征挖掘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进行数据库特征挖掘的运行时间较短,数据库特征挖掘精确度较高,提高了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数据调度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进行了前瞻性分析的基础,结合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的理论依据,提出基于大数据的模型构建与智能处理技术的研究,包括电力运维策略方法及应用,图像的智能分析等。在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如何实现变电站的安全管控,表明该技术成果应用能显著提高电网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3.
吴江 《科技通报》2019,35(7):156-160
为了提高的动态多核异构网络数据流智能监控和传输控制能力,提出基于运维数据的网络数据流智能监控系统设计方法。构建网络数据流智能传输控制模型,采用传感信息融合采样方法进行网络数据流的运维数据采样,对采集的网络运维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处理,根据不同的分类属性进行网络运维数据的关联特征提取,挖掘网络运维数据的异常图谱信息,采用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进行网络数据流的智能信息传输控制和均衡调度,实现对网络数据流智能监控识别,提高网络数据流智能运维管理能力。采用可编程逻辑处理芯片进行网络数据流运维的智能监控系统的处理器设计,设计网络数据流智能监控系统的主控模块、数据收发模块、接收器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在集成ARM环境中进行系统开发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网络数据流智能监控系统能提高数据传输的均衡性,降低网络输出误码率,提高网络数据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该充电器可以实时计算电池的参数并进行智能控制。还可以通过串行口和上位机通讯,借助相应的数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微弱信号采集系统抗干扰能力差、采集精度不高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AD7714的微弱光电信号检测系统。通过单片机,利用转换精度高达24位的AD7714对微弱光电信号进行采集、放大及隔离,并对数据进行处理显示。该系统具有成本较低、抗干扰能力强以及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的模拟能力代替传统的力学方法,对混凝土材料的循环本构关系进行了模拟研究.然后直接从试验数据出发,建立了混凝土本构模型,试验结果和模拟结果的比较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良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上机考试智能在线管理系统通过软件预设功能可分析该系统的阈值设置,主观题可在线阅卷,提高阅卷的准确性,同时提升工作效率,用来对上机考试进行管理。软件采用哈希加密算法对系统底层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和数据端口监控,能够实时采集监控记录系统信息,极大节省管理员的操作,运行速度快,提高了管理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温度变送器是工业自动化仪表行业中使用较多、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变送器产品,市场上存在两种温度变送器,一种是高智能的温度变送器,价格昂贵具有其它的功能;一种是普通的温度变送器,其价格低测量精度也较低。本文设计一种采用低成本、低功耗的MSP430单片机设计的智能温度变送器,该温度变送器采用MAXIM公司的精度为12位DS18B20芯片,V/I变换采用AD公司的精度为16位的DA芯片AD5421,该芯片把测量的温度信号变换为4-20m A电流输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监测的数据量大、处理效率低等问题,提高数据采集精确度,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监测中的应用。首先简述了大数据的基本特点和关键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监测中,指出水库移民后期政策扶持监测的数据符合大数据特征;其次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监测信息系统的体系架构,并介绍了数据处理过程;最后分析了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应用结果表明,研究成果能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精确度,解决移民后扶监测中存在的数据处理问题,为移民后扶政策的实施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某多层框架结构,由于部分原因中途停工多年形成烂尾楼,使得部分楼板、剪力墙、梁柱等混凝土构件出现严重碳化、破损和局部裂缝等现象,且结构外观施工质量较差,由于后期结构改造及装修,部分楼板活荷载有所增加,根据检测和计算校核结果应对该结构的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处理,处理措施采用了粘贴碳纤维、粘贴钢板等加固方法,保证了该楼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