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文学名著《红楼梦》与苏州有很深的渊源。小说的开场是从苏州的阊门讲起,小说塑造的十二金钗中的两块美玉——黛玉、妙玉均为苏州闺秀,十二伶官来自苏州民间,小说中有很多苏州风土人情的描写。作者曹雪芹先生的舅公李煦曾执掌苏州织造府,至今苏州十中校园内还有苏州织造府的遗迹。苏州书生程伟元发现、续编、出版了《红楼梦》。生长于苏州的俞平伯开创了“新红学派”,成为一代红学大师。新世纪苏州的一群红学爱好者出版了《梦里梦外探红楼》,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红楼梦》与苏州的关系真是千丝万缕。  相似文献   

2.
《西方美学论稿》(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论稿》)是王向峰先生的一部美学史新著.加之先前所作的《中国美学论稿》和《中国现代美学论稿》,向峰先生已对中西方整个美学史做了一番全景式的深度扫描,展现了他学术研究的宏阔度和完备性.  相似文献   

3.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是国家图书馆直属的以学术类图书为主要方向的出版机构。经过多年筹划酝酿 ,决定利用国家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文献 ,广为搜求 ,精心辑录 ,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推出“红学”书系。书系包含《红楼梦》版本系列、评“红”专著系列、《红楼梦》工具书系列、“红楼文化”系列四大部分 ,具体书目见下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红楼梦》图书总目书名编著者装帧开本定价出版期甲辰本红楼梦 (全四册 )曹雪芹精 32 170 0 0已出稀世绣像珍藏本红楼梦 (全四册 )周书文点校精 32 10 0 0 0已出红楼真本———蒙府、戚序、南图三本石头记…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以下简称《论稿》)是东北师范大学曹书杰先生的近作,为广大从事古代文化研究者和辑佚爱好者拓宽了治学的道路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我们的启示很大。首创之功,意义重大 辑佚学起源较早,汉代刘向和刘歆父  相似文献   

5.
储皖峰致胡适函 1930年7月24日 适之先生: 顷阅清梁恭辰《北东园笔录》四编卷四,有关于《红楼梦》的一段记载,兹将全文抄录如下: 《红楼梦》一书,诲淫之甚者也。乾隆五十年以后,其书始出。相传为演说故相明珠家事,以宝玉隐明珠之名,以甄真宝玉、贾假宝玉乱其绪,以开卷之秦氏为入情之始,以卷终之小青为点睛之笔。摹写柔情,婉娈万状,启人淫窦,导人邪机。自是而有《续红楼梦》、《后红楼梦》、《红楼后梦》、《红楼重梦》、《红楼复梦》、《红楼再梦》、《红楼幻梦》、《红楼圆梦》诸刻,曼衍支离,不可究诘。评者尚嫌其手笔远逊原书,而不知原书实为厉阶。诸刻特衍诲浮之谬种,其弊一也。  相似文献   

6.
何卫国 《现代传播》2014,(4):96-100
上海是我国早期红楼电影摄制重地。受海派文化开放性、世俗化、个性化与商业性的影响,早期上海红楼电影既有古装片,也有时装片;几乎都以宝黛爱情、"红楼二尤"故事为中心,体现了鲜明的反封建婚姻制度的时代主题;在情节构建上也颇为新奇,为后世《红楼梦》影视改编积累了经验。上海红楼电影还非常注重广告宣传,影片公司发行的《〈红楼梦〉特刊》为早期红楼电影的摄制、发行与观影活动等留存了珍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7.
近日,随着重拍《红楼梦》及海选主要演员的喧嚣,关于《红楼梦》的种种民间记忆和学说纷争再次成为大家的话题。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后至今,小说《红楼梦》的发行就超过1千万册,各类版本数十种,仅人民出版社就再版122次。更毋论几近泛滥的各种红学研究书籍不计其数。《红楼梦》的流传时间之长、阅读人数之巨、传播范围之广,为中国历史上文学作品之最毫不为过。无论时代变迁,无论是市井民间还是官场政治,学士或是草民,每个人都勾画着自己心中的宝哥哥和林妹妹,都有着一个百转曲折的大观园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红楼”  相似文献   

8.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播映后,国内外反响强烈,形成一股“红楼热”。周金华的《论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改编的得失》,从电视艺术的视角,对此剧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9.
三联书店在先后出版了萨义德(文学和文化批评家,阿拉伯裔美国人)的《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知识分子论》数种重要著作后,新近又出版了他的回忆录:《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与三联出版插图本陈染小说的令人匪夷所思相比,萨义德著述在中国一路走来,其“生命”之旅贴谱、顺畅、合逻辑不说,在当下中国出版鱼龙混杂的语境中,更有一份鲜见的幸运。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各种关于<红楼梦>的书籍频繁出版,据不完全统计,除各种形式的<红楼梦>文本外,2004年以来出版的关于<红楼梦>的图书在140种以上,单是2005年前十个月就有六十余种.这种"红楼"出版热潮在学术界和大众读者间形成了新一轮的"红楼热".2005年中央电视台10套"百家讲坛"栏目关于<红楼梦>的讲座更是由于得天时地利,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轮的"红楼热";出版界紧随这一社会风尚,大量出版关于<红楼梦>的图书,一时间出版界、图书市场、读书界和媒体热热闹闹.对这一现象如何分析,记者在市场调查的同时,采访了相关专家,以察其实.  相似文献   

11.
李汉秋主编的《儒林外史鉴赏辞典》,1992年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全书70余万字,包括“总体鉴赏”、“人物鉴赏”、“名段鉴赏”、“词语注释”、“文献考述”五个部分。由胡文彬、杜维沫、周月亮、周林生等新老学者9人分工合作撰成。此书集助读、鉴赏、研究于一炉,兼顾普及与提高;内容精湛,装帧精美,在近年大量出版的小说词典中,堪称精品,是谓之“三精”。  相似文献   

12.
金庸先生出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金庸作品影视新版剧的播出,使金庸又成媒体的热点话题。几部与金庸有关的著作纷纷出版,包括金庸与池田大作的对话录《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北大版)、《金庸小说论稿》(严家炎著,北大版)、《孤独之快:金庸小说论》(陈墨著,上海三联版),使金庸顺理成章地成为本刊的话题。本刊记者走访了陈墨先生,访谈的话题是金庸与经典,但金庸是否是经典并不是特别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什么是经典?这才是我们的核。X话题。记者:在您看来,金庸作品能不能成为文学经典?陈墨(以下简称陈):在我个人看来…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以来,我国与外国的出版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今年5月13日,韩国首尔举行第十三届国际出版学术会议期间,中国编辑学会名誉会长、本刊顾问刘杲先生荣获韩国第三届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安春根教授是韩国出版学创始人,1969年倡导创立韩国出版学会,并任会长。他著有《出版概论》《出版社会学》《韩国出版文化论》《韩国出版文化史大纲》和《杂志出版论》(中译本1993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等。1993年安春根逝世后,为纪念这位出版学者,设立了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该项奖共颁发了三届,授予三位国际知名出版学者,第一、二届分别授予日本出版学会原会长清水英夫和日本出版学者箕轮成男。现将授予刘杲先生奖牌上的颁奖词和刘杲在授奖大会上的答谢词,一并在本刊发表。答谢词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谨向刘杲先生祝贺并致谢。此外,刘杲先生已把所得奖金韩元500万元,兑换成人民币3.12万元,作为善款全部捐给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用于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月,北京华文出版社出版了章宏伟先生的《出版文化史论》。这是一部从文化层面研究出版史的专著,有史有论,史论结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该书对中国出版史进行了缜密的考察与论述,观点鲜明、考之有据、述之详实、论之成理,有不少独到见解,下面略评一二。 一、从出版角度来审视出版  相似文献   

15.
新界说带来新视野———略谈《边塞诗论稿》□向雁边塞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有关边塞诗的论文、著述、选本可谓琳琅满目,举不胜举。但是,所论都仅以唐代边塞诗歌作为主要对象。而1996年8月黄山书社出版的、黄刚先生的《边塞诗论稿》第一...  相似文献   

16.
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著名出版家、作家聂震宁先生的专著《洞察出版:出版理论与实务论稿》.该书厚重恢弘,文情并茂,犹如王希孟的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既有出版理论之山磅礴巍峨,又有出版实践之河浩浩汤汤,更有犀利之哲思,生花之妙笔,宛如美景万千,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7.
《浦漫汀儿童文学论稿》,浦漫汀著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浦漫汀的儿童文学论稿》之所以叫“论稿”,是因为书中不只选录了短篇评论与论文,还编进了专著《安徒生简论》和《从古代至建国初期的儿童文学》。短评与专著皆为有“评”有“论”、有“析”有“叙”的短、长不等的文章,似乎惟“论稿”二字方能更全面地  相似文献   

18.
著名作家端木蕻良曾经说过:“我国第一部诉诸视觉的长篇小说,是《红楼梦》。”端木的意思是,红楼之前的中国小说,如《三国》《水浒》等,大抵是用来听的。无论是章回的形式,还是写的方法,都适合给说书人做底本。《金瓶梅》对写人情细事有所发展,但标明“词话”,还是说唱文字的继续。唯独《红楼梦》画面感、立体感极强,读之好像置身在全景电影中一般。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史料》2008,(3):4-4
新时期以来,我国与外国的出版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今年5月13日,韩国首尔举行第十三届国际出版学术会议期间,中国编辑学会名誉会长、本刊顾问刘杲先生荣获韩国第三届“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 安春根教授是韩国出版学创始人,1969年倡导创立韩国出版学会,并任会长。他著有《出版概论》《出版社会学》《韩国出版文化论》《韩国出版文化史大纲》和《杂志出版论》(中译本1993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等。1993年安春根逝世后,为纪念这位出版学者,设立了“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该项奖共颁发了三届,授予三位国际知名出版学者,第一、二届分别授予日本出版学会原会长清水英夫和日本出版学者箕轮成男。 现将授予刘果先生奖牌上的颁奖词和刘呆在授奖大会上的答谢词,一并在本刊发表。答谢词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谨向刘杲先生祝贺并致谢。此外,刘果先生已把所得奖金韩元500万元,兑换成人民币3.12万元,作为善款全部捐给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用于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本是通浴小说,民间流传“老不看三国,少不读红楼”,这句俗语从一个侧面说明《红楼梦》存在着一个广泛的读者群。但在我的印象里,《红楼梦》早已登上大雅之堂,《红楼梦》的解释权在专家手里。我所理解的红学专家,就是穷其一生或者半生或者至少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研读《红楼梦》并卓有见解的人。这样的想法也许并不止我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