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林与小路     
一条小路弯曲着,由南向北贯穿在一片美丽的松林中。小路没有任何人工修筑的痕迹,几十年间不论白昼也不论黑夜,不知有多少双脚穿着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鞋子经年不停地走,终于走出了这条比水泥路都要光洁的小路。小路呢,则默默承载着无数双脚的踩踏,默默地听着脚步咚咚地响个不停,而小路从来都是不声不响。没人知道它都想过什么,也没人想知道它想过什么,人是不需要知道它想过什么的。 林子是一片原生松林,一片美得令人眩目的长白松。长白松是松科裸子植物,常绿乔木,高可达三十多米,胸径达100厘米。长白松天然林现分布很狭窄,为渐危树种。长白松属于欧洲赤松的一  相似文献   

2.
杨靖 《职业圈》2008,(28):88-88
上中学时读鲁迅的文章,其中有言“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第一次对“路”有了一个认识,“路”是人走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试评胡适的文化惰性折衷论刘国华一胡适在1919年说:“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的趋势。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至多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多里路,大多数人也...  相似文献   

4.
龙井访茶记     
不知您到过杭州的九溪十八涧没有?那是一条南北方向的弯曲小路,溪水有时在路的左边,有时在右边。游客不时需要过“桥”——一块又一块的墩实石头,相隔多在一步之遥,水就在石头之间流淌,人需要在石头上跳跃。路的两边都是高山,高山之上满是密密麻麻的茶树。我和《杭州日报》的一位记从六合塔转到九溪十八涧的最南端,慢慢地向北走。等把九溪十八涧走完,就要路经大名鼎鼎的龙井村。知道我有“访茶”的欲念,记朋友才特意安排了这条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5.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相似文献   

6.
郊游散记     
柴鱼 《生态文化》2002,(2):47-49
“五·一”长假让许许多多的人穿梭于大江南北或世界各地,尽情领略名山胜景,遗文古迹,异国风光。 我不愿加入到这人流如涌的旅游大潮中去,约了几位老同学择了风高气爽的“黄道吉日”——立夏这一天,去看京郊大地。看什么,心里没谱儿,就觉得轻轻松松地敞开心怀,抛开都市的喧闹,远离拥挤的车水马龙,让双脚实实在在地踩在松软的黄土地上,享受走在“田间小路”上的舒心与惬  相似文献   

7.
那是一座海拔3000多米高的小山村,加起来不过二十几户人家。那是一个只有步行或骑骡子才能前往的地方,上下需要10多个小时。然而,却有无数中外行者蜂拥而至。有条件的,花钱骑骡子。无条件的,徒步而上。在那条根本不像是路的路上,随处可见游客扶着树干大口喘气。在高原,每向上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因此,素不相识的人们互相鼓励。人世间的温情洒满了这条崎岖陡峭的小路。  相似文献   

8.
高原水城     
有800年历史的大研古城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高原平坝上,四面有青山环绕,远处是巍峨的玉龙雪山。古城里有许许多多放射开去的小路,都是用五彩石铺成的,走的年头多了,有的路段被磨得亮亮的。小路的出发点也就是小城的中心,名叫四方街。四四方方的一块地方,四周是一家家门面不大的店铺,街上是一个个临时搭起来的货摊,穿的、用的、吃的什么都卖,这里就是历史上商人们进出西藏的必经之地,至今仍是中国西南部的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相似文献   

9.
"人生最大的困扰就是甘于平庸".轰轰烈烈的创业大潮激励着每一位不甘平庸、心存梦想的人,而出生于贫苦家庭的我人生两次创业经历都遭遇"滑铁卢",面对无数的严峻考验.下面是我总结的一点经验,希望能给读到此文的创业者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0.
树冠下     
秦亮 《生态文化》2005,(1):54-54
一裸裸大树, 树冠硕大如棚。 你太崇拜这裸大树了。 想离去, 总是爱恋不舍。 于是, 永远走不出树的呵护, 永远惧怕岁月的打磨。 —那是给生命淬火, 让生命更加朝气蓬勃。 在树下, 你轻轻地圾步。 不知倦地久坐, 突臾地纳凉, 甜甜地哼歌。 对大树有太多太多的依赖, 想得到的呵护太多太多。 走出去吧, 荆棘坎坷, —那是人在旅途中, 一路相依相伴的风景, 让生命闪射出五光十色。 春日里, 有花的烂漫, 有翩翩起舞的蜂蝶。 走出去吧, 艰难的跋涉, 困苦的烤灼, 有了这样人生的“路考”, 生命之车、 才能风驰电掣。 复日里, 有无数婆婆的枝叶, 将太…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中国文化的信心和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 ,从荒蛮 ,到文明 ,坎坎坷坷地走出一个新世纪 ;人类 ,也终于盼来了一个新太阳。经过与殖民、压迫、剥削、贫穷、落后、愚昧、战争的漫长而残酷的较量 ,荫护人类的文明之树似乎已经亭亭如盖 ;但是 ,如果企盼所有的“村民”都能乘凉 ,还要跋涉很长的路。人类文明之盖的搭建 ,需要多元文化联袂完成。而中国文化无疑就是其主要支柱之一。中国文化伴随东方生命的发生而发生 ,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中国文化从古迄今 ,从“元典”到“现代”,兼融吸纳 ,生生不息 ,形成了血脉鲜活的以儒释道之精华为基础的传统特色 ,同时又兼有近代以来的多…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0月,地处“东南阙里”的衢州二中,因为抗战时期的一个美丽故事,奏响了一所学校与多个国家的教育文化交流的序曲。16年来,有100多位教师,带着二中人特有的凤采和儒学校园的滋养,远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巴西、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任教、访问、交流;16年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的教师也络绎不绝地来到衢州二中交流。文化教育这座“金桥”已构架在不同国度的无数人心中,衢州二中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与世界融合之路。那么,我们就来聆听这所学校的老师、外籍教师以及去国外交流学习的学生在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中的心声吧!  相似文献   

13.
当美国的宇宙飞船第一次飞入太空,宇航员们回首俯瞰地球的时候,首先进入他们视线的人类建筑就是埃及的大金字塔。埃及金字塔之谜是人类史上最大的谜,它的神奇远远超过了人类的想像。金字塔是历史的奇迹,数千年来令每一个见过它的人惊叹不已。然而,人们惊叹之后还有更大的困惑:远古时代的人们怎么能够建造这么庞大的建筑?金字塔的建造,似乎超越了史前人类所能掌握的科学技术。在金字塔那矗立了千年的身影中,似乎包含着无数的秘密,吸引着历代的人们去提出疑问、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当美国的宇宙飞船第一次飞入太空,宇航员们回首俯瞰地球的时候,首先进入他们视线的人类建筑就是埃及的大金字塔。埃及金字塔之谜是人类史上最大的谜,它的神奇远远超过了人类的想像。金字塔是历史的奇迹,数千年来令每一个见过它的人惊叹不已。然而,人们惊叹之后还有更大的困惑:远古时代的人们怎么能够建造这么庞大的建筑?金字塔的建造,似乎超越了史前人类所能掌握的科学技术。在金字塔那矗立了千年的身影中,似乎包含着无数的秘密,吸引着历代的人们去提出疑问、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艺术——金字塔建造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美国的宇宙飞船第一次飞入太空,宇航员们回首俯瞰地球的时候,首先进入他们视线的人类建筑就是埃及的大金字塔。埃及金字塔之谜是人类史上最大的谜,它的神奇远远超过了人类的想像。金字塔是历史的奇迹,数千年来令每一个见过它的人惊叹不已。然而,人们惊叹之后还有更大的困惑:远古时代的人们怎么能够建造这么庞大的建筑?金字塔的建造,似乎超越了史前人类所能掌握的科学技术。在金字塔那矗立了千年的身影中,似乎包含着无数的秘密,吸引着历代的人们去提出疑问、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路的遐思     
路,需要寻找、发现、开辟。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唱道:"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正确的方向、坚定的信念、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就有路。近代以来,一代代精英们寻找中华民族的出路,直至找到马克思主义,找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正确结合之路。路,有时也是逼出来的。30多年前开启的改革开放之路就是逼出来的。邓小平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习近平说:改革开放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相似文献   

17.
《总编手记》栏目开办三年来,约请了一批在对外传播领域较有成就的总编辑(社长)或对外传播媒体的领军人物,就曾经的事和问题,谈经验,谈感受,并对其提供的经验作了理性的探讨,这些触角敏锐的文章,不仅反映总编辑(社长)所在媒体的特点,也说明了其所在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 打开《中国新闻周刊》网站,在首页的标眼处,醒目地滚动着两行朱红大字——中国权威时政杂志、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由此可见《中国新闻周刊》的理想和使命、《中国新闻周刊》创办八年来,致力干追踪国内、国际重大新闻事件,展现新闻背景和内涵,在新闻周刊市场独占一方。 由中国新闻社主力、的《中国新闻周刊》,一方面面向中国受从,一方面又与海外的华文市场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全球化的背景和中国大外宣的格局下,期刊杂志走出去问题在中国已不乏成功范例,如何向外走出自己的路,《中国新闻周刊》一直在探索并实践着。  相似文献   

18.
正这是一条由无数文人墨客踏就的文化古道。1300年前,无数唐朝诗人,从钱塘江出发,经绍兴,自镜湖向南经曹娥江、剡溪,溯流而上,经新昌的石城、沃洲、天姥,最后抵达天台山,一路载酒扬帆、击节高歌,留下了1500多首经典唐诗。他们行走的这一线路,被今人称为"浙东唐诗之路"。  相似文献   

19.
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讲述了李雪莲与秦玉河在"围城"中走出—走进—再走出,致使二人纠缠不清引发了大的社会事件。"围城内""围城外"对道德、尊严的追求充斥着他们的人生,李雪莲走出"围城"却走不出自我的深层意蕴也越发清晰。  相似文献   

20.
刘津 《职业圈》2014,(10):106-106
在中国西部,有—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那就是成都。在成都,有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公司,那就是四川京都君益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