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意义】在推动微政务信息公开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结合主体理性与非理性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激 励一直是本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方法/过程】本文考虑相关主体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基于菜单式收益共 享契约,构建了不同激励结构下的群体激励模型,并引入公平偏好,研究了公平偏好对激励效果的影响。【结果/结 论】研究表明:不具有公平偏好的情况下,通过菜单式的收益共享契约,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微政务信息公开质量 以及上级政府收益;不具有公平偏好的激励结构并不适用于具有公平偏好的激励过程;下级政府的公平偏好会对 上级政府收益产生负面影响;忽视激励结构中各激励因素的协同作用,仅对单一激励因素进行调整,难以达到较好 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2.
朱晓峰  张卫  张琳 《情报科学》2018,36(4):51-56
【目的/意义】为了探索微政务信息公开参与各方的合作关系和利益分配。【方法/过程】本文运用共生理论, 从过程性公平和结果性公平两个方面,分析公平偏好视角下,微政务信息公开组织共生模式和行为共生模式的演 进历程;接着,采用相关性分析与共生度分析,在新浪微博政务调查报告(2011-2016)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结论】揭示了我国微政务信息公开共生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3.
地市级政府公开信息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莫祖英 《情报科学》2018,36(8):112-117
【目的/意义】通过实证研究,对地市级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信息质量进行评价,以发现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并提出建议,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开信息质量、解决信息质量问题。【方法/过程】利用数据统计方法、对比分析方法, 以河南省 18个省辖市 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为对象,分别对地市级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主动公开信息质量、 依申请公开信息质量和公众满意度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结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公开力度较大,公开方式以 网站公开为主;依申请公开信息的数量较少,时效性不高,个别地区政府信息公开的公众不满意度较高;提出加强 信息需求分析、增强公众知情权意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模式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实施微政务信息公开服务中的收益共享问题,构建了公平关切视角下微政务信息公开供给者(以政府为代表)与微政务信息公开使用者(以公众为代表)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设置了政府与公众同时具有公平关切且公平关切程度相同、只有政府具有公平关切、只有公众具有公平关切三种情形,探究了公平关切程度对于微政务信息公开的收益共享系数可行域、实施微政务信息公开后增加的系统收益、微政务信息公开主体的收益共享系数发展趋势、微政务信息公开比例、双方主体各自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郑文晖 《现代情报》2007,27(12):19-22
本文根据中国省(市)级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对31个省级地方政府网站和24个省会城市政府网站政务信息公开情况进行了调查,指出政府网站在政务信息公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建设的一些建议:(1)建立完备、系统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2)政府网站要设立独立的信息公开栏目;(3)整合网站的政府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4)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和信息质量;(5)建立政务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陈雅  潘雪 《情报科学》2018,36(8):10-14
【目的/意义】提出“I-SCR”网络舆情管理模型,希望从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来提出网络 舆情管理完善对策。【方法/过程】将维克利“S-C-R”信息交流模式引入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情境,并针对该模型中 舆情信息从政府发出(I-S)、从渠道发出(I-C)、从公众发出(I-R)三方面分别探讨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结果/结 论】信息公开视域下的网络舆情管理策略要求我们必须构建政府、媒体、公众三者间的良性信息互动关系,使信息 在三者间的传递达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良好的声誉是政府服务新时代的独特资源,也是督促政府加快提升政务信息服务质量的重要动力。[方法/过程]本文拟基于声誉理论,构建上下级政府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结合的最优动态激励模型,并以"三微一端"为例,探索声誉效应在政务信息服务质量优化中的作用机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声誉效应通过内部性效应及外部性效应,对上下级政府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相较于单一的显性激励机制,考虑声誉后的动态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减轻上级政府的激励压力,同时提升下级政府的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十周年之际,本文深入研究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的演 化历程,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政策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过程】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63 份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内容、公开渠道和监 督保障措施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主体的稳定性、内容的丰 富性、渠道的开放性以及监督保障的完善性。政府信息公开逐步从注重公开共享向数据利用演化。  相似文献   

9.
刘崇瑞  徐东华  刘妍 《情报科学》2022,40(10):90-96
【目的/意义】探究政府信息资源分类分级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价值,有利于加强我国政府信 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方法/过程】本文梳理了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分类分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同时比较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政府信息资源分类分级管理的异同。【结果/结论】基于比较结果, 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可通过平衡政府信息资源分类分级管理中公开与保护的关系、健全政府信息资源分类分 级管理体制、拓展政府信息资源分类分级标准与形式、出台政府信息资源分类分级的实践指南,优化政府信息资源 分类分级管理。【创新/局限】本文对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分类分级管理现状及国外相关经验进行了研究,但对于完善 我国相关实践的思考还存在进一步扩充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完善政府数据开放主体制度对于提高政府数据开放效果与效率均具有直接影响。【方法/过 程】以开放数据分析为基础结合开放政策文本分析,以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数据公开、电子政务等开放政策法 规为基础,分析总结政府数据开放主体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其带来的问题,提出完善对策。【结果/结论】从开放主体 法定性、主体整合、主体责权协调与主体免责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政府数据开放主体制度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郑烨  陈子韬 《情报科学》2017,35(11):165-171
【目的/意义】在当前全球呼吁建立开放型政府的时代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议题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 注,有必要对其研究进展等进行总结梳理,以便及时进行反思和展望。【方法/过程】以2000-2015年间国内CNKI数 据库收录的1099篇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期刊论文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知识网络分析工具CiteSpace, 对国内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现状、演进与热点等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十五年来,政府信息公开研 究发文数量总体上呈现“倒U”形态势,高被引文献主要涉及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建设、电子化政府建设等研究领 域;研究进程历经起步期、成长期、爆发期及平稳期四个阶段;研究热点包括法制建设、信息传播与信息资源管理、 机构与载体及公共治理视域下的研究等四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研究泛在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服务的成熟程度,对政府信息服务评价提供方法,以期为优化 当前网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从信息资源、信息服务方式、信息服务安全、信息服务 创新等层面分析了泛在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服务的特点。借鉴 CMM(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了泛在网络环境下政 府信息服务成熟度模型。【结果/结论】从政府信息资源、硬件设施、服务能力、服务人员及用户满意度等五个方面对 该模型各个等级分别进行描述。能够有效的对泛在网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服务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郑燕林  马捷 《情报科学》2022,40(8):92-99
【目的/意义】超越输血式“数字包容”,促进数字弱势群体自身想用、会用、持续使用、创新应用信息服务,培育数字弱势群体的主体自觉,对于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对ARCS动机模型的理解,结合文献分析与理论探索,形成了基于ARCS模型的分析框架,探讨如何激发数字弱势群体应用信息服务的内生动力。【结果/结论】研究建议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培育数字弱势群体应用信息服务的主体自觉:一是优化信息服务的推介,提升弱势群体对信息服务的关注度(Attention);二是强化个性化需求分析,增进信息服务与弱势群体的关联性(Relevance);三是提升数字技能准备度,增强弱势群体对服务应用的自信心(Confidence);四是强化应用评价与展示,提高弱势群体对信息服务的满意度(Satisfaction)。针对每一个维度,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培育策略。【创新/局限】从动机激发与维持视角,提出了促进数字弱势群体主动应用信息服务的具体策略。不足在于相关策略还需在实践中予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探寻政府惠农信息在自媒体“小世界”中的传播特征,提升其传播效能,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信息保障。【方法/过程】运用Gephi软件形成惠农信息传播关键词聚类分析,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对向乡村村民、自由职业者和基层干部发放的问卷进行变量和样本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结论】发现惠农信息在“小世界”中的自惠性、自为性和自助性传播特征,进而从主体行为引导,客体内容建构和平台运行规制等方面对惠农信息传播效能进行优化。【创新/局限】构建了主体行为“同心圆”优化模型,客体“全信息链”优化模型和平台规制“漏斗”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为了解我国学术信息资源安全政府治理的基本情况,并给出针对性建议,优化我国学术信息 资源安全政府治理体系。【方法/过程】利用统计整理、主题分类等方法分析我国学术信息资源安全政府治理相关 的政策文本,厘清我国学术信息资源安全政府治理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针对当前我国学术信息资源安全政府 治理体系问题,提出优化顶层管理职能结构,加强政策针对性和权威性以及完善政策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扬  滕玉成 《情报科学》2021,39(12):113-117
【目的/意义】为更好地适应网络舆情环境的变化,提升政府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本文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 融合与政府信息协同效应测度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网络计算学与动力学间的协同效应构 建了协同舆情演化模型,通过计算政府相关性,并以Deffuant模型为基础框架建立逆转模型,实现对政府网络舆情 治理融合与政府信息协同效应的测度。同时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舆情为例,对所提出的的协同效应测度方法 进行验证。【结果/结论】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研究的测度方法能够准确分析出政府信息下发前舆论的导向,并 且验证了在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与政府信息结合后对于舆论的治理效果更好。【创新/局限】由于本文选取的案例较 单一,因此实证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日后可选取多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使测度方法更加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7.
马赫  王阮 《情报科学》2019,37(10):170-176
【目的/意义】在当前社会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背景下,高校信息公开问题受到高校及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 对相关研究进展的梳理与分析,有利于发现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研究不足,为高校信息公开发展提供建议与参考。 【方法/过程】以2000-2017年间国内CNKI收录的524篇高校信息公开研究期刊论文为样本,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可 视化分析工具Gephi,对国内高校信息公开研究现状与热点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研 究起步较晚,出现了少数的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是财务信息公开、档案 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网站平台建设、信息与大学治理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中的政府信息公开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信息公开是人民行使对国家事务监督权的必要条件。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是以公民对政府和公共部门拥有的公共信息享有“知情权”为基础的。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依法行政和改革政府管理方式的必然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是电子政务的有机组成部分。上海的门户网站“中国上海 (http :/ /www .shanghai.gov .cn/ )”首页的“透视政府”栏是公开政务信息的一个窗口 ,其中包括“政府部门主要职责”、“办事规程”、“政府公报”、“政策法规”、“统计公报”、“区县政府领导分工”、“各区县防汛责任人”等政务信息。  相似文献   

19.
郑彦宁  王益成  李会 《情报科学》2023,(11):141-150
【目的/意义】科技情报事业对促进科技发展,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要作用。对科技情报机构与科技情报用户之间的交互过程进行研究,了解其演化规律,能为今后促进科技情报工作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本文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以科技情报机构和科技情报用户为演化博弈主体,构建政府激励下的科技情报交互演化博弈模型,计算得到该模型的演化收益矩阵和复制动态方程,分析了该模型的局部稳定性,并进行仿真模拟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参与科技情报交互的成本和机构优化付出的额外成本对科技情报交互有消极作用,而机构不优化时用户获得的收益和机构不优化承担的损失则有促进作用,政府激励对机构选择优化策略有积极作用。最后,从科技情报机构、科技情报用户、政府激励三个方面提出科学的建议。【创新/局限】本文构建了政府激励视角下科技情报交互的演化博弈模型,鉴于科技情报交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今后的研究需要考虑更多因素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泛在信息诉求带来政务信息资源价值的多维表现,用户可以构建价值面和量的“泛在”与价值 层和质的“智慧”结合的认知图景。【方法/过程】本文在信息诉求分析基础上,从情境感知角度构建政务信息资源价 值模型,阐释价值转换机理和实现路径。【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由“启智、融智和创智”构成“三智”价值层次模型。 启智促使知识结构重组,融智构建问题方法论,创智满足学习型诉求。有构建智慧信息,开拓创新思维和激发情境 融合等价值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