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涂志勤 《新闻世界》2013,(5):274-275
摄影需要有快速的反应,没有快速的反应,就没有优秀的新闻图片。新闻现场是摄影记者的主战场,作为新闻摄影记者应做到抵达现场速度快、现场拍摄速度快、发稿速度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事件第一时间报道,使大众及时了解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进步、媒体的发展,数码技术使摄影记者从暗房被解放到明室,使之成为互联网的宠儿,但同时也成了被网络冲击最大的群体。当每个人轻易掌握了数码摄影,新闻摄影就很难成为摄影记者的专利了。因此,读者对新闻摄影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新闻真实客观反映社会生活的呼声越来越大。当前,新闻界正在广泛开展"走转改"活动,作为一名地市报的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3.
陆纲 《新闻导刊》2005,(4):36-36,35
在现代传媒中,新闻图片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摄影记者在各种新闻事件中不仅是采访者,很多时候也是新闻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摄影记者在现场的言行举止,不光体现出自身的素质修养,也代表着所属媒体的社会形象,事关新闻行业的职业声誉。因此,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学习,重视新闻记者在社会公众中的职业形象,规范现场采访行为,是自身、所属媒体和整个新闻行业的共同要求,摄影记者在这方面应该起到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4.
日常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事,一般人可以不在意,作为记者,却要处处留心,要从习以为常的事情中找到新闻,在办公室里坐着空想是不行的,必须多跑,多深入。这一点,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一样,只有勤跑、勤动腿,才能熟悉和了解生活,得到生活的感受,才能得到生活的素材和积累。但与文字记者有所不同的是,除表达  相似文献   

5.
正新闻摄影记者是在用照相机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用照相机关注并记录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照相机反映并引导社会舆论,一名称职的新闻摄影记者,他会时刻关注民生,经常站在百姓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把镜头对准社会,对准百姓生活的热点、难点和焦点。把握正确方向,用"社会眼"讴歌时代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摄影中,人是最主要最基本的表现对象。反映人,则主要是反映在改革开放、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贡献的人,这是新闻摄影使命和特点所规定的。因此,摄影记者最应当关心的是把人物照片拍好,改变过去那些把“活生生”的人,拍“死”拍“呆”了的作法。怎样去反映和表现好人物,谈三点看法 重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的精神、性格、气质及修养水平,表明一个人典型的心理活动。个性心理特征是相对稳定的,但个性也具有可变性的一面,会随着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山区…  相似文献   

7.
一位新闻摄影记者,如何才能在新闻发生的时候抓住最精彩的一瞬间,笔者这几年从事新闻摄影的过程中,体会颇多。  相似文献   

8.
褚廷有 《新闻窗》2007,(6):98-99
社会新闻摄影在众多的新闻媒体中,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主导“产品”,在提高新闻可读性、可视性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关注,这对摄影记者关注社会生活,报道社会热点问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新闻图片能更客观地反映新闻事件,在新闻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然而很多摄影记者为追求个人利益,在新闻摄影从业中屡屡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本文通过女兵看报学习十八大精神摆拍图、北京特大暴雨期间旧图新用、夜拍姚贝娜尸体、后期夸张以色列空袭事件四个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有悖伦理的新闻现象和原因,探讨新闻摄影如何符合伦理道德,认为需要从促进媒体行业间良性竞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监管机制和提高摄影记者媒介修养三方面入手,才能净化传播环境,提高新闻行业整体制作水平,提高媒体公信力,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周浒 《新闻世界》2010,(6):116-117
照相机正在介入、组织和建构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公民摄影记者是指通过利用大众媒介和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用照相机、手机拍摄的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新闻事件的公民。他们所从事的新闻摄影活动即公民新闻摄影。公民新闻摄影有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码技术的普及,相当多的新闻事件被更多的非职业摄影记者抓拍到,并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这对摄影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摄影记者的作品,特点必须更加突出,才能为版面采用;摄影记者的作品应该是精品;摄影记者要时刻发展自己,全面提高能力;摄影记者需要专业化。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篇新闻作品都应该追求其独特气质,只有有了这种与众不同的独特鲜明气质,新闻作品才能彰显文化个性、价值内涵,体现生活温度、时代品质、历史高度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为了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了解众多的信息,清晰明了的图片报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和读者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社会新闻图片,备受青睐。对优质的社会新闻图片的特殊使用也成为各家平面媒体与他人竞争的利器。但长期以来不少人都有一个错觉,摄影记者只有在遇上天灾人祸时才能出好作品,难怪有人戏称,摄影记者“惟恐天下不乱”。现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4.
进入读图时代,一幅好的图片更需要好的图片说明。尤其作为新闻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晚报,不浪费好的新闻现索,组织、编排好新闻照片说明,用精炼优美的字句,唤起读者的共鸣,才能达到征服读者的效果。因此,运用不同形式,写好新闻照片说明,更是每个摄影记者的责任。作为摄影记者,不仅要能拍出鲜活的好图片,更应写好图片文字说明,这是摄影记者的一项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中现有光线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新闻摄影之父”的萨洛蒙博士于1928年创建了“小相机+现有光+不干涉对象”的现代新闻摄影技法。该技法揭示了新闻摄影的本质内涵——新闻摄影是摄影记者运用摄影技术记录正在发生着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形象进行报道的形象新闻,即在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以“第三只眼睛”的姿态在现场抓取“决定性”瞬间,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少专家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但随着社会政治生活流程的加快,摄影技术、影像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出现部分摄影记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利用数字影像技术伪造照片的现象,给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带来极大的冲击,成为当今时代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作为我国的新闻摄影记者要从美国记者伪造照片遭解雇的事件中吸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  相似文献   

17.
让社会新闻故事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新闻采制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某个侧面、某一事件、某一问题,具有记录生活的纪实特点。而社会生活就是无数个这样那样的故事组成的,因此,采制好社会新闻,一定要选好故事,抓好故事,写好故事,做到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这样才能生动地反映新闻事实,才能真实地反映新闻事实,也才能生动真实地反映平民百姓的身边事、身边人,让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甚至要打动他们,引发他们的关注,从而达到新闻工作者以优秀作品鼓励人、教育人的目的。要使新闻故事化,我们不妨从新闻采编的角度入手,一起探讨新闻的多种手段。一、精心策划选…  相似文献   

18.
张薇 《记者摇篮》2009,(9):25-25
新闻现场的重要性 摄影记者既要拍摄新闻,就要到新闻现场,新闻现场就是摄影记者的第一工作现场,只有现场感强的新闻图片才会有感染力。现场新闻,也称“视觉新闻”、“目击新闻”、“现场速写”等,是记者用耳闻目睹的第一手材料拍摄或写成的新闻。它以鲜活生动、真切感人的事实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19.
自从数码相机迅速普及、手机可以拍出高清晰的图片,以及图片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对摄影有了更多的接触和更深的了解,摄影也因此成为许许多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在这全民摄影的数字时代,新闻摄影记者如何才能坚守自己的职业?如何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呢?新的时代,对摄影记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需要创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餐式的快节奏生活使普通的新闻照片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新闻受众日新月异的审美口味.因此.新闻摄影记者必须从更新颖的角度.以更有创意的手段来拍摄更加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照片。但是.新闻摄影的创意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它需要新闻摄影记者深入生活、深入思考、与时俱进、能够准确地掌握审美味觉.抓住新闻事件的精髓.抓住受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