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知缘于何时,在逢年过节、重大庆典之际,晚会成了人们庆贺不可缺少的内容。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演变为一种风俗,无愧是中国人守岁的“精神大餐”。但当综艺晚会泛滥到了成灾、到了歌舞“生贫”和歌舞“生烦”、到了不得不下令严控之时,晚会已完全背离了她的初衷,误入了一条“死胡同”。回忆去年,央视的“三·八晚会”《我们的一个世纪》和6.5世界环境日特别节目《我们共同面对》,吹起了一阵清风,泌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不仅丰富了晚会的内涵,还让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的一个世纪》采用的是一种全新…  相似文献   

2.
伍新明 《新闻窗》2005,(2):35-37
真人秀电视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进入部分中国电视受众的视野,由于当前中国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几乎是移植、模仿西方的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形态,这就给中国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带来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就是节目内容背后的文化背景。任何一种电视节目在背后支撑它的就是特有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以直观的影像展现人群生活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3.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接近、极具真实感的节目形态,在西方已有多年的历史,1954年美国NBC推出《今夜》节目,开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先河。上世纪90年代初,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登上我国电视荧屏,1996年3月6日开播《实话实说》,开辟了人际交流的新空间,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谈话类节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谈话类节目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4.
电视综艺类节目,指将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杂技、故事等多种艺术形式“综合”编排在一起,通过不同的结构形式加以演绎,形成一台有着独到追求和不同风格、主题的完整节目。这种集约化信息传递方式的晚会型节目,由于它的可视性和娱乐性,由于它特有的审美价值和传播意义,由于它受众的广泛性和形式上的假定性、仪式化,以及收视率的相对居高不下,大多已成为各电视台的热点节目,成了电视文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是,现在对这类电视台的“宠儿”、王牌节目,观众反而有些不满意了,啧有烦言,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挑剔、指责、批评…  相似文献   

5.
2001年3月5日,对黑龙江电视台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黑龙江电视台重新整合了四个有线频道,第一次让所有的自办节目在五个崭新的频道中成功播出,开创了黑龙江电视台历史的新纪元。同样,这一天对于黑龙江的电视法制节目而言,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正是从这一天开始,黑龙江电视法制节目昂首迈进了频道时代。  相似文献   

6.
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最初只不过是通过图像的形式把广播、报刊等媒体的信息进行再传播,强调更多的是其“形象、直观、直接”的传播优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作为一门“电传视觉艺术”.一种“视听结合的传播媒介”,人们开始寻求它的“艺术性”和“娱乐性”.电视娱乐类节目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电视综艺节目,指将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杂技、故事等多种艺术形式“综合”编排在一起,通过不同的结构形式加以演绎,形成一台有着独到追求和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节目。这种集约化信息传递方式的晚会型节目,由于它的可视性和娱乐性,由于它特有的审美价值和传播意义,以及受众的广泛性与收视率的居高不下,一度成为了各电视台的热点节目,成为了电视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自2000年以来,曾经占据各大电视台周末黄金时段的综艺节目却已风光不再;对一些王牌节目,观众也越来越不满意,指责、批评之声也越来越多。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翁波 《视听纵横》2000,(6):58-59
本文讨论的组合化节目,系指电视文艺晚会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目原型,通过二度创作后有机组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节目类型。两个或两个以上节目的组合,既可以是同类节目原型的组合,又可以是非同类节目原型的组合。前者如我们十分熟悉的歌组合、歌舞组合、戏曲组合、杂技组合、器乐组合等,后者包括近年来开始为观众了解的音舞诗画、歌舞诗剧、配乐诗剧、幽默小品与武术表演组合、歌曲与健美操组合、歌曲时装表演组合、歌曲与戏曲组合、小品与纪实采访组合等。  相似文献   

9.
电视戏曲晚会是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电视传播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形式.歌舞、小品等节目样式早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戏曲节目中便已成型,央视春节戏曲晚会则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为电视戏曲晚会中的典型代表.其创作节目的主要思路包括浓缩精华、元素强化、创意混搭、跨界合作.以剧种特色为基础的戏歌是适合电视戏曲晚会的一种独特节目样式,好的戏歌作品应是一个圆融整体.  相似文献   

10.
刘峰 《视听界》2004,(2):32-34
电视是20世纪人类一项了不起的科技发明。有了它, 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速度加快,文化娱乐内容丰盈,人们的精神生活富足起来。但是,人们一方面享受电视,离不开电视,一方面又憎恨电视。据《环球时报》报道,2003年12月12日,意大利发起了至少有40万人参加的“不看电视运动”。发起者称,电视垃圾使人们疏远了传统文化,人们应当去剧院和博物馆,而不是每天在电视机前浪费4个半小时。又据美联社2月2日报道(见2004年2月6日《参考消息》)纽约州库珀斯敦的16所幼儿园开展了一次少看电视的活动”,“孩子们会因不看电视而受到鼓励”,有调查认为此举“可以(让孩子)从幼年开始改掉这种(看电视)习惯”。另据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称,也将在2004年早些时候发起“关机日”活动,让民众走出客厅,享受一天无  相似文献   

11.
周毅 《声屏世界》2001,(4):48-49
电视专栏是电视中内容相对专一,具有专门栏目的节目类型。农村电视专栏节目自然是内容集中在农村、专门为农民朋友服务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然而,在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农村电视专栏节目的受众市场,发挥好专栏节目的功能作用,是一个值得电视工作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视听纵横》2010,(4):78-79
2009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文艺奖评选,于2010年4月13日-4月15日在浙江海宁举行。此次全省广播电视文艺奖评选,电视文艺类参评节目共40件,分为文艺专题片、音乐节目、文学节目、综艺节目、电视歌舞、电视艺术片、原创歌曲及县级电视台文艺节目八大类。由业界和学界专家组成的评委们坚持先进文化引领方向,鼓励省市县三级电视媒体立足于本土化的艺术创新,尊重电视受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3.
李荣  曹侃 《新闻知识》2007,(7):64-65
2006年“陕西广播影视奖”电视文艺类评奖工作于日前结束,本次奖项设置优秀栏目、综艺节目、娱乐节目、电视歌舞、戏曲曲艺、文艺专题、电视艺术片、文学节目、广告节目、电视动画、音乐电  相似文献   

14.
当今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像电视那样,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牵动着方方面面的生活,电视是对生活的放大,也是对生活的浓缩;电视是生活的艺术,更是艺术的生活。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反射到电视的屏幕上,就变得充满情趣。本来没有变化的自然,投射到电视的屏幕上,就显得活灵活现,电视是使“生活走向艺术”的纽带。  相似文献   

15.
何波 《视听纵横》2002,(1):64-66
所谓电视法制节目,是“以普及法律精神、分析案件前后的法律意义,为电视观众提供法律服务为宗旨的社教类节目”。从80年代中国早期较单一的电视法制专栏《规矩与方圆》和《观察与思考》开始,它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的恢复和建设、电视传播水平的提高,以及传播规模的扩展而逐步发展起来,其具体节目形态以及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清晰、成熟。目前,在我国已经开辟法制节目的近200家电视台中,电视法制节目纷纷进入了播出的黄金时段,湖南电视台甚至出现了“长沙政法频道”这样的法制专业频道。  相似文献   

16.
沈芃 《视听纵横》2004,(2):52-53
《沟通》是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旗下的一档情感类对话专栏节目,自2003年1月1日播出以来,绝对收视率远远领先于本省其他同类型电视专栏节目,在某些时候甚至超过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娱乐类节目(数据来源央视一索福瑞)。这一现象自然引起电视界专家、学甚  相似文献   

17.
钟声 《新闻实践》2005,(3):62-63
3月8日,中国宁波网正式播出第一期视频访谈节目。这是该网获准开办网络视听业务以来的又一大举措,也意味着中国宁波网开始试水网络电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十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文 《新闻知识》2004,(8):39-41
从大陆最早的电视谈话节目——1993年上海台的《东方直播室》开始,到2003年,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已经走过了10年的发展道路。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拥有了自己的谈话节目,它已成为电视主持人节目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热门样式。  相似文献   

19.
周扬 《声屏世界》2006,(1):24-26
2001年2月,新加坡在1500辆公交车上安装了移动电视设备,为150万人次的乘客提供移动电视服务,成为亚洲第一个开通移动电视的城市:2003年1月1日,上海东方明珠移动电视正式开播。上海成为全球第二个、中国第一个开动移动电视的城市;2003年10月1日,长沙移动电视信号测试成功:10月18日,为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量身打造的电视专题节目——《五城资讯》正式播出。长沙移动电视成为全国第一个播出自办节目的移动电视公司:2004年5月28日,作为”科技奥运”和“数字北京”一部分的移动电视在北京公交车上试播成功:……  相似文献   

20.
自从湖南电视台 1998年 8月 1日举办电视婚配节目《玫瑰之约》之后,各地方台之间刮起了一股电视婚配节目风,出现一批电视婚配节目,如湖北卫视的《今夜情缘》、山东卫视的《金日有约》、北京有线的《浪漫久久》、辽宁的《一见倾心》、上海卫视的《相约星期六》等。到 2000年 7月,这股电视婚配节目风开始消退了。山东卫视的《金日有约》、北京有线的《浪漫久久》改版不介绍对象了;辽宁的《一见倾心》从晚上的黄金时间被挪到了白天播出,上海卫视的《相约星期六》也悄然退出了荧屏。只有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与湖北卫视的《今夜情缘》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