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定位置     
【准备】师:这里大家有没有来过? 生:没有。师:我也是第一次来。咱们先来看一下,第1组在哪里? 师:这是第1组。告诉我第1组有几个小朋友。生:6个。师:第2组有几个? 生:6个。 (以下依次是3-6组) 刚才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纸,请在这张纸的姓名栏上写上你的姓名;接下来还要发一张卡片,做游戏要用,这张卡片不能做任何记号,能做到吗?  相似文献   

2.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吗?生:喜欢。师:好,老师来给大家变一个小小的魔术。教师出示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上有什么?生:没有。教师用手按一下纸,再让学生看看纸师:我在上面做上我的记号,看见了没有?生:没有。师:老师借用一样工具把它找出来。教师演示用指纹粉刷到白纸上,显现出指纹,学生很兴奋。师:这上面有什么?生:指纹。师:肉眼看不见并不代表着不存在。同学们很好奇是吧?老师用的这一招,是向警察叔叔学过来的,警察叔叔找罪犯指纹的时候经常这样做。通过用指纹粉找指纹的小魔术导入新课,既抓住了小学生的好奇心,把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吸…  相似文献   

3.
片断一 :游戏导入师 :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 :喜欢!师 :今天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好吗?生 :好。师 :老师这儿有两把数字卡片 ,请你任意从左边的卡片中抽出一张放入右边的一堆 ,我都能准确把它找出来 ,不信我们试试看。(老师闭上眼睛 ,学生按要求从左边抽出一张卡片 ,放入右边的卡片中)师 :是黑6 ,对吗?生 :(惊奇)对。师 :老师棒不棒?生 :棒!师 :其实老师只不过是玩的雕虫小技 ,你们看 ,我右手中所有的数字卡片全是红色的 ,左边的数字卡片全是黑色的 ,从左边抽出的一张放入右手 ,右手只有一张是黑色的 ,黑色的那一张 ,就是刚才抽出的…  相似文献   

4.
【片段】师:这篇课文有些字是比较难读或难写的。我想请同学们来当当小老师。请你拿出笔,把这些字在书上做好记号。(生准备)师:可以交流了吗?谁先来当当小老师?生:我觉得剖鱼的剖比较难读。师:这样就是小老师了吗?想想平时老师是怎么教的?生:下面我领读,剖,剖鱼的剖。(其他学生跟读)师:你不抽查一下吗?生(笑):请你来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5.
一、范读揭题,说出大意师:听一位老师说,我们班同学特别喜欢学寓言故事,是吗?生:(齐)是。师: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寓言,题目叫《守株待兔》。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听老师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读一遍。听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题目意思的话来。要求听清楚了吗?下面就听老师来读这个故事。(师范读课文)师: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题目的意思?生: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师:其实,题目“守株待兔”这四个字每个字的意思在这句话里都能找到。比如“兔”就是指句子中的——生:(…  相似文献   

6.
实录:师:同学们,你们在美术课上学过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生:红色、黄色和蓝色。(师在黑板上贴黄色卡片和蓝色卡片)师:三原色中有绿色吗?(师将绿色卡片也贴到黑板上)生:没有。师:那绿色是哪儿来的呢?生:黄色和蓝色配成绿色。(师在黄色卡片和蓝色卡片之间填上“ ”,在蓝色与绿色  相似文献   

7.
饶海峰 《江西教育》2011,(11):35-35
<正>【片段】师:这篇课文有些字是比较难读或难写的。我想请同学们来当当小老师。请你拿出笔,把这些字在书上做好记号。(生准备)师:可以交流了吗?谁先来当当小老师?生:我觉得"剖鱼"的"剖"比较难读。师:这样就是小老师了吗?想想平时老师是怎么教的?生:下面我领读,"剖","剖鱼"的"剖"。(其他学生跟读)师:你不抽查一下吗?生(笑):请你来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实录: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生:(齐)喜欢。师:谁能告诉老师你爱看什么节目?生:我爱看动画片。生:我爱看《大风车》。  相似文献   

9.
师:(板书"理想")请同学们齐读这两个字,边读边想,"理想"是什么意思呀? 生:(个别同学举手)我认为理想就是想法,自己想要做的事.  相似文献   

10.
师:你们喜欢我吗?生:喜欢。师:福州市教委希望我留在福州,可是我不知道福州是个怎样的城市,福州好不好?如果你们说服了我,我就留下来,好吗?生:(齐)好!生1:罗源的竹子又香又脆。师:(惊讶)竹子?什么竹子?你们把我当成熊猫了。(生笑)生1:罗源的竹笋又香又脆。生2:福州的寿山石很有  相似文献   

11.
师:夏天同学们爱游泳吗? 生(齐):爱。 师:谁能说说当你站在水深齐胸的地方有什么感觉? 生:水有压力。 师:你说水有压力是怎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到水要淹过我似的。 生:我觉得水对胸部有压力。 师:你们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感觉? 生(齐):是。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为什么会  相似文献   

12.
片断一:随文识字师:请小朋友认真听课文录音,注意文中画线的字、词。(课件出示文字材料,配乐范读)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特殊的邮票。(出示贴有16个生字的邮票模具),它上面的字是这节课要认识的生字。我们先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生字(课件出示一、二自然段的文字材料),请小朋友快速看屏幕,记住画记号的词语,然后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把其中的生字词在书上画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师:老师卡片检测认读效果。“来信、地方、事情、工作、盼望。”(老师判断前鼻韵母是否读得准,轻声是否读得好听,平舌音是否正确,在正音的基础上,再去掉拼音分组检测)师:记住了这些字的读音,再来扩充“我的词语库”。(出示“我的词语库”模具,将五个词语搬进词库里)师:小明想爸爸的时候,总盼望收到爸爸的来信。小明收到信后,发现了什么?请大家边听范读边注意看文中变色的生字。(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文字材料,生字变色)师:请同学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先自由认读信封里的生字词(课前发给学生装有第三段生字、新词卡片的信封);再同桌两个人一组考考对方,注意相互听音、正音;最后由学习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师:下面我们用对口令的方式检查学习效果(师出示“伟”字卡片)问:...  相似文献   

13.
师:明明是个非常喜欢蛐蛐的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把找到的语句做上记号。(生自由读,批划。) 师:谁来读一读找到的句子?要读出明明对蚰蛐的喜欢。 生:(读)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师:你为什么重读“一听”、“好”这两个词?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案例】师:小朋友,一年有哪几个季节?生:有四个季节。生:分别是春、夏、秋、冬。师:在你的眼中,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生: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吃到冰淇淋。生: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的太阳暖洋洋的,很舒服。师:老师这里有一幅风景画(出示黑白图画),好看吗?生:不好看,没有什么漂亮的颜色。师:那我们来想想办法,给她打扮一下,好吗?  相似文献   

15.
【案例】《小珊迪》教学片段:师:你觉得小珊迪是个怎样的孩子?生:我觉得小珊迪是个坚强的孩子。生:他是个守信的孩子。生:他是个爱弟弟,为他人着想,不为自己着想的孩子。生:他也是个可怜的孩子。师:你们喜欢这样的孩子吗?生:(大多数学生)喜欢!生:(有两个孩子)我不喜欢。师:为什么不喜欢呢?生:因为他太穷了。生:小珊迪没有爸爸、妈妈就没有了父爱、母爱,好可怜。我不喜欢。生:(针锋相对地)老师,我喜欢小珊迪。他虽然穷,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缺钱就把“我”的钱据为己有,还让弟弟来还钱。他这样诚实守信,我喜欢他。生:(立即附和)我也喜欢小珊…  相似文献   

16.
【引出来——初步感知四篇课文】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刚和同学们见面,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老师,我想问您,您平时喜欢交朋友吗?师:你说呢?生:喜欢。师:对呀!我愿意和你们交朋友。我和自己的孩子就是朋友。自然而然和你们也是朋友啦!(学生鼓掌)师:新朋友见面,送大家一份见面礼,读读吧!(出示格言——)生:没有朋友,生活的菜肴里就缺少油盐;没有朋友,生命的天空中就缺少光线。师:同学们,这句话围绕一个词来写的,顾名思义,就是——“朋友”(学生说出)。谁来到前面大大方方、工工整整地把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一学生上台,按老师说的,一笔一画地写…  相似文献   

17.
<正>【情景呈现】板块一:师:(出示: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这句话中有一些表示颜色的词,你能把它找出来吗?生: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师:这三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当中,你最想读哪一个词?为什么?生:我最想读蓝湛湛,天空很蓝很蓝,很漂亮。师:是啊,看,(图片)晴朗的天空很蓝很蓝,这就叫——生(齐):蓝湛湛。板块二:师:这三个词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生1:都是表示颜色。生2:后两个字都一样。生3:都是表示颜色很美很美。师:你也会说这样的表示颜色  相似文献   

18.
一、初读故事,自主设疑 师:问你们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同学们,你们有家吗? 生:(齐)有. 师:那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生:我家面积很大,我很喜欢. 生:我家布置得很漂亮,我很喜欢. 生:我家的阳台上养了很多花草,闻起来很香. 师:同学们一说起自己的家,个个滔滔不绝.看得出来,大家都非常喜爱自己的家.那你们知道家究竟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19.
……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作上记号。 生:…… 师:究竟哪一句话是中心句呢?下面请几位同学说一说。 生:我认为这段开头第一句是中心句。 生:我也认为“这些狮子真有意思”这一句是中心句。  相似文献   

20.
近期,我参与了两所农村小学联合中心教研组组织的“同上一节课”活动,有两位老师上的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其中他们对同一内容的处理值得我们深思。片断一(第一位教师):(师出示图形,如图1)图1师:请根据这幅图找出适当的分数,能找几个就找几个。生1:我找的分数是416和41。师:很好,谁还能找到别的分数?生2:我找的是1216和43。师:同学们同意吗?生:(齐)同意。生3:我找的是13。师:大家同意吗?生:(齐)不同意。师:请坐下,让我们听一听别的同学是怎么说的。生4:我找的分数是28和86。师:大家同意吗?生:(齐)同意。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找到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