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这两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所谓"巨磁电阻"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的现象.根据这一效应开发的小型大容量计算机硬盘已得到广泛应用.瑞典皇家科学院评价这项成就时表示,这项技术被认为是"前途广阔的纳米技术领域的首批实际应用之一".体积越来越小,容量越来越大——在如今这个信息  相似文献   

2.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9日宣布,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两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根据这一效应开发  相似文献   

3.
小硬盘中的大发现——解读"巨磁电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0月9日,科学界的最高盛典--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诺贝尔奖揭晓了: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分别独立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将分享1 000万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7瑞典克朗)的奖金.诺贝尔评委会主席佩尔·卡尔松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说明了发现巨磁电阻的重大意义:一台1954年体积占满整间屋子的电脑,和一个如今非常普通、手掌般大小的硬盘的容量相当.  相似文献   

4.
本周二(10月9日)两位欧洲科学家因为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获得了200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年来,在计算机使用方面的许多突飞猛进都要归功于该项发现,包括电脑游戏的手柄设备和存储空间近似无限的个人电脑等。  相似文献   

5.
<正>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法国物理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物理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以表彰他们各自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近年来,根据这一效应开发的小型大容量计算机硬盘已得到广泛应用,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评价这项成就时说:"今年的物理学奖授予用于读取硬盘数据的技术,得益于这项技术,硬盘的体积迅速变得越来越小,而它的容量却越来越大。"这项技术被认为是"前途广阔的纳米技术领域的首批实际应用之一"。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这种神奇的效应吧!  相似文献   

6.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物理卷第2题: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法国和德国的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基于巨磁电阻效应开发的用于读取硬盘数据的技术,被认为是纳米技术的第一次真正应用,在下列有关其它电阻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相似文献   

7.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7年10月9日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阿尔贝·费尔(Albert Fert)和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彼得·格林贝格尔(Peter Grǖnberg),以表彰他们在19年前各自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为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为人们今天能使用小型化、大容量的硬盘以及在各种磁性传感器和电子学新领域的发展与应用中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本文就这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及其应用方面的贡献作一评述.同时简要介绍目前国内外对巨磁电阻效应研究的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法国科学家艾尔伯-费尔和德国科学家皮特-克鲁伯格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荣获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所谓“巨磁电阻”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的现象。根据这一效应开发的小型大容量计算机硬盘已得到广泛应用。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评价这项成就时表示,  相似文献   

9.
法国科学家艾尔伯-费尔和德国科学家皮特-克鲁伯格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荣获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所谓“巨磁电阻”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的现象。根据这一效应开发的小型大容量计算机硬盘已得到广泛应用。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评价这项成就时表示,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0月9日,科学界的最高盛典一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诺贝尔奖揭晓了:法国科学家阿尔贝&#183;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183;格林贝格尔因分别独立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7瑞典克朗)的奖金。诺贝尔评委会主席佩尔&#183;卡尔松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说明了发现巨磁电阻的重大意义:一台1954年体积占满整间屋子的电脑,和一个如今非常普通、手掌般大小的硬盘的容量相当。正因为有了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单位面积介质存储的信息量才得以大幅度提升。目前,根据该效应开发的小型大容量硬盘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司空见惯的笔记本电脑、MP3、U盘等电子产品,其实都闪烁着耀眼的科学光芒。  相似文献   

11.
【法新社斯德哥尔摩10月12日电】题:荷兰科学家获得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今天宣布,荷兰科学家赫拉尔杜斯·堆夫特和马丁努斯·韦尔特曼获得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布的嘉奖辞说,这两位科学家因“解释了物理学领域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嘉奖辞说:“两位研究人员由于为粒子物理学理论提供了更坚实的数学基础——尤其是揭示了粒子物理学理论如何可以用来精确计算物理量——而被授予诺贝尔奖.“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其他研究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可以用于预…  相似文献   

12.
巨磁电阻在测量微弱磁场的变化较其他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等优点.比较了多层膜巨磁电阻和自旋阀巨磁电阻的区别,按其特性设计一个采用自旋阀巨磁电阻的位移传感器,并用此位移传感器精确测量金属的线膨胀系数.与各大高校在此实验中用普通方法测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方法相比,该自旋阀巨磁电阻位移传感器测量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方法有操作简便、测量精确,以及将力学量用电学量测量,并将物理数字化,便于电脑采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江苏卷     
1.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1/(10)和1/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 (A)0.2g.(B)0.4g.(C)2.5g.(D)5g.2.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法国和德国的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基于巨磁电阻效应开发的用于读取硬盘数据的技术,被认为是纳米技术的第一次真正应用.在下列有关其它电阻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新型的磁电阻效应实验仪对多层膜巨磁电阻传感器、自旋阀巨磁电阻传感器以及各向异性磁电阻传感器的电阻随外加磁场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从而了解各种磁电阻的特性。该新型仪器可在高校实验中应用,有助于学生掌握磁电阻传感器的定标方法,测量并计算3种磁电阻传感器灵敏度,也可用于研究3种磁电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通电导线电流的关系,以及磁电阻的其他效应。  相似文献   

15.
约翰·巴丁因1956年和1972年两度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而闻名于全世界。这是第一个在同一领域内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他的名字永远地写入了物理学的史册。  相似文献   

16.
正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们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的新闻公报说,这三位科学家发现强磁场中共同相互作用的电子能形成具有分数分子电荷的新型"粒子",这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他们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唯象的量子模型研究纳米磁颗粒膜在外磁场下的磁学性质 .用玻恩近似方法计算了两类不同磁相的颗粒膜的磁电阻 .结果表明 ,磁颗粒的平均散射截面随着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少 ;巨磁电阻来源于传导电子与磁颗粒之间的与自旋有关的散射 .磁电阻随外磁场和磁矩的变化与已报道过的实验符合  相似文献   

18.
物理现象及物理过程往往存在与之对应的另一面,这种互相对应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这就是物理学中的对称性.物理学家常常利用对称性去探索新的物理规律.奥斯特的“电生磁”,导致了法拉第的“磁生电”;从“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到“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导致了麦  相似文献   

19.
"希格斯粒子"——有人称"上帝粒子"、"幽灵粒子",是197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预言的许多种粒子(有人说有64种)中的一种,其他粒子都已被发现(为此,也多次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就是这种最为重要的粒子因其质量实在高而至今尚在被物理学界所追寻。2011年12月1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希格斯粒子存在的迹象,但对实验误差作了进一步仔细分析后,宣布实验结果无效。2012年7月4日科学家宣布发现了一个新粒子,质  相似文献   

20.
巨磁阻效应的简单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磁电阻效应是指物质在磁场作用下电阻发生巨大变化的现象,或称为巨磁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简称GMR)效应.1988年M.N.Baibich首先报导了在Fe/Cr金属多层膜中发现了具有50%的巨磁电阻效应,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重视.IBM公司在1997年宣称巨磁阻效应可被用于制作硬盘驱动器的读出磁头,并预计仅仅采用新的GMR材料就可以使原来每张磁盘的容量由1G提高到20G.巨磁阻效应的另外的重大应用是永久磁存储器和GMR传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