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中国历来是抒情诗的国度。自《诗经》起 ,抒情诗就一直是中国诗歌的主流。然而在理论上 ,首先揭示诗歌以情感为本体 ,以审美表达为形式 ,从而界定诗歌独立存在的则是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提出。 (《文选·文赋》)这一命题实则为中国诗歌情感论的滥觞。其后刘勰“情采”论 ,钟嵘“怨情”说 ,唐代“情境”理论 ,王夫之“诗以道情”论 ,都深受此命题的影响。本文主要是探讨此命题的理论价值和意义。一、从“诗言志”说起在“诗缘情而绮靡”提出以前 ,中国诗论主要是“诗言志”。“诗言志”出自战国时的《今文尚书·尧典》 ,主要就诗歌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理论批评中,声律论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国古人在论声律时,从来就不是把它作为一个纯形式的范畴来认识的,而往往赋予了这种形式特定的意味。这些意味包括声律与人情感的关系,声律与时代、民族精神的关系,声律与诗教功能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3.
“情理合一”,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情感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传统语文情感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情理合一这种独特的情感范型,来自中华民族聚族而居,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生存方式。古人认为,无“理”之情是“矫情”,无情之“理”是“伪理”,“理,情之至语也”。“情理合一”的情感形式,构成我国特有的道德情感的价值内涵,它是语文课进行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清中叶乾嘉间著名诗人袁枚,继承前人论诗主性灵的理论,并加以拓展,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诗论体系——性灵论。主张诗应“独写性灵”,“性灵”是诗的根本,其主旨是标举诗人的真情、个性和诗才;并以此为基点,阐述了诗与情、诗与韵、情与才、著我与学古及与之相联系的内容与形式。诗派与风格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闿运的拟古,只是学习汉魏至南朝诗的诗法,纯为艺术形式的摹拟,与内容无关.柳亚子、胡适、林庚白斥责他摹仿古人的情感与意境,完全不符合事实.他摹拟汉魏诗法的“以词掩意,托物寄兴”和南朝诗法的“婉而多思”;他的诗作就是对这些诗法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陆机从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出发探讨了各类文体的特点,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著名论点。他是鲜明举起“诗缘情”大旗的第一人,也是古代文论中对情感的关注由外在功转向文学本体的第一人。在此前,对感情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是不明晰的。《尚书·尧典》云:“诗言志”。当然“志”的本义也包含情感的内容,情与志不是绝缘的。在而在集权专制的社会里,往往偏重从功利出发去解释“志”,文学成为“言志”的工具便是艺术的必然。这样,“诗言志”不仅限制了诗表现情感的疆域,而且还  相似文献   

7.
符号论美学视角“抒情诗最值得注意的特点”,是“诗人正在抒发着自己瞬间的情感与思绪”,“现在时态”文学语言的语言形式运用;胡风在《给战斗者·后记》中,将其主客观化合论思想,从“诗”的创作论层面,提升为艺术本体认识的哲学美学原则。中国解放区著名剧作家、七月派诗人鲁煤文学语言的美学个性问题.可以参考上述美学理论开启相关的学术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王夫之情感诗学视野中的"兴观群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诗》论中的“兴观群怨”本为学《诗》用《诗》之法。但在有《诗》风气渐衰、通经致用的文化背景逐渐淡去之后 ,“兴”在某些情况下流转成为作诗之法。到王夫之以“兴观群怨”提举其诗学理论时 ,他改而同时从作诗和用诗两个方面扩展了“兴观群怨”的意涵。从情感诗学的角度分析 ,王夫之的开拓性在于 :以“情”为核心理念 ,牵动“兴观群怨” ,藉以贯释古代诗歌和诗论 ,贯通诗歌阅读和诗歌创作。这种彰显和开掘 ,从根本上复现了孔子《诗》学情感的超越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言语形式是言语内容与情感的载体,引导学生关注、揣摩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业。《涉江采芙蓉》一诗中,诗人以多重转折的言语形式,在多重矛盾中不断升华情感,终于将情感蓄积得愈加浓烈和深沉。《涉江采芙蓉》中设置的多重转折与矛盾是:美好在险远——“兰泽多芳草”;欲赠却远隔——“所思在远道”;离乡却还望——“还顾望旧乡”;情深却相离——“同心而离居”;知心难偕老——“忧伤以终老”。  相似文献   

10.
论文提出了关于诗歌内容的七条标准:政治正确、情感健康、普世道德、真实信念、意象鲜明、神秘体验、严肃游戏;关于语言形式的两条标准:语言伦理、形式自觉。任何一首具体的诗歌,都必须同时符合“语言伦理”和“形式自觉”这两条形式标准以及七条内容标准中的至少一条,才有可能是好诗。  相似文献   

11.
根据散文文本特性,“散文情感”这一概念应被纳入散文理论家和批评家的视野,并将其运用于当今散文批评。以此为切入点,对当今流行的“大散文”品种及创伤进行了情感批判,并指出散文创伤观念的更新,要清除“散文情感”上的“泛意识形态化”色彩。  相似文献   

12.
声乐演唱属于表现艺术范围,它主要由“声”与“情”的高度结合来体现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情感,即常说的“声情并茂”.声与情在艺术表现中相互依托,相辅相成,正所谓“情不真而声不美”,“声不美而情不真”.声乐演唱艺术中的声与情有着以下关系:(1)情孕意发,化情为势;(2)声中藏情,情中孕声;(3)声美意深,变化无穷.声乐演唱中必须处理好“声”与“情”在歌唱中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3.
李煜以其个体生命与时代悲剧共同参与了词的创作,使其词在传唱出真挚沉郁情感的同时获得了无限的时空意蕴,形成了"专作情语"的"情境",于词坛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4.
诗歌的情感性最为突出,但是乾隆诗坛却出现了“抑情“与“尊情“两种区别明显的审美价值取向.“抑情“的主要代表是沈德潜和翁方纲,其主要局限是:在“抑情“观念影响下的诗人和诗作,无论是情感的真挚还是思想的深度,都流于平庸显浅;而且不自觉地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庸俗士风甚至庸俗文学思想的支持;更为可惜的是,中国诗坛可能因此而埋没了众多名家.“尊情“的主要代表是袁枚和黄仲则,其主要价值是:在文化高压下依然敢于大张“情之旗帜“,秉持进步的人性论,倡导并实践了自然人性和真情的抒发;诗作明显具有了近代民主思想的端倪;真正张扬了诗歌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声与情在声乐演唱中是一致的、统一的。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声"与"情"只有达到完美的艺术结合,才能达到完美艺术表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诗论认为,诗歌要表达人们的感情,具有情感性特征;在诗歌创作中,情感是创作的动因,是驱动诗人进行创作的一种动力;在诗歌接受时,读者一方面要深入体悟作品的情感内涵,另一方面,其自身的情感也被激发、感染和调节。在中国古代诗论中,“吟咏情性”、“诗缘情而绮靡”、“披文入情”的“情感中心说”是从先秦到晚清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诗歌的基本表现内容,但是普通情感并不是具有艺术所需要的审美表现性,也不等于审美情感。诗学阐释应该说明普通情感在创作中是怎样转化为审美情感的,本在总结评述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转化的关键是情感的形式化、秩序化和节制化。  相似文献   

18.
居于中国学理论传统主流的儒家学,倡导“以理驭情”,这一主流观念在其承继,发展与流变中走向了“以理灭情”歧路,在与道学传统和拟古主义的颉颃中成长起来的晚明尚情思潮,力求摆脱封建伦理道德的过分束缚,争取个性的自由发展,它重“本心”,“童心”,倡“真情”,“至情”给晚期坛带来了一股勃勃生机,这是对传统学观的一次有力匡正,对此,我们应给于足够的重视与评价。  相似文献   

19.
所谓音乐情感,是指人与音乐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是人类自然情感的升华。器乐作为表现音乐的重要成员,同样需要具备音乐情感的表现力,没有音乐情感的表现,就不可能完成音乐表演和音乐审美体验的全部,因素,“音乐情感”的培养在器乐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情",指人的各种感情欲望,是《红楼梦》中揭示得最为深透表现得最为成功的重要内容。梦因情而生。曹雪芹在书中写了大小数十种梦幻,说到底都是为表现"情"服务的。情切切,情未了。梦是情的派生物。作者对书中人物的梦幻写得细腻、逼真、传神,变化多端,熠熠生辉。所揭示的情更是浓烈、厚重、含蓄、深沉,丰富多彩,耐人寻味。情与梦浑然一体,梦与情对表现人物揭示主题可谓双峰对峙,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