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的权利     
当前,苏联围绕《合作教育学》问题正在进行着热烈讨论。 本刊第四期登载了苏联《教师报》1986年10月18日发表的题为《合作教育学》的座谈纪要。这里继续公布苏联教育舆论界对《合作教育学》持扬赞态度和反对态度的有关材料:(1)《教师报》1986年12月13日编辑部文章“创造的权利”:(2)《教师报》1986年12月18日苏联教育科学院8位院士的联名文章“科学与实践的结合”;(3)《真理报》1987年4月4日社论“学校的革新活动——希望、欢乐和担忧的源头”;(4)《苏维埃教育学》杂志1987年第2期Ю·K·巴班斯基的文章“教育科学与教师的创造”。 这场讨论仍在继续中,讨论结果必将对苏联普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前,苏联的普通教育改革出现了一个新的势头,这就是从宏观深入到微观的改革,即深入到教学、教育过程的改革。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围绕“合作教育学”问题正在进行的热烈讨论。 所谓的“合作教育学”,其核心思想,就是强调把教学、教育过程建立在师生合作这种新型关系之上。《合作教育学》一文发表于1986牟10月18日的 苏联《教师报》。在此之前,一批从事教育实验长达25—4O年的教师和学者,如 B·φ·沙塔洛夫、ш·А·阿莫纳什维利等,应《教师报》的邀请,在莫斯科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会晤,与会者还根据这次会晤取得的共同认识和共同体验就写了题为《合作教育学》的座谈纪要。 这一纪要发表之后,引起了苏联报刊和舆论界的极大关注。人们认为“合作教育学”是创造与革新的象征。 就目前情况而言,“合作教育学”已得到广大社会舆伦的支持。这反映在苏联教育部长 С·Г·谢尔巴科夫的讲话中,反映在《真理报》和《共青团真理报》刊载的有关文章中,尤其反映在“合作教育学”的全力支持者《教师报》所发表的大量文章中。只是在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中存在着不同意见。一部分院士认为“合作教育学”言之成理,并指出,凡带普通性的东西无疑地都应在经过科学检验之后加以推广,凡带特殊性的东西应视不同条件予以采用,凡  相似文献   

3.
据1988年10月18日的苏联《教师报》报道,苏联“合作教育学”代表们于1988/89学年度初召集了第四次座谈会,地点在克拉斯诺达尔斯克边疆区,参加者除前几次座谈会的主要代表(包括《教师报》主编В·马特维耶夫,教育评论家С·索洛维伊奇克)外,增加了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В·达维多夫,通讯院士В·津钦科和Б·涅缅斯基,全苏国家教委临时科研集体领导人Э·德涅普罗夫。В·沙塔洛夫,М·谢基宁和“元老”代表N·伊万诺夫虽因故未能出席座谈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科学     
瞿葆奎先生在《中国教育学百年(中)》(《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一文中谈到:《人民日报》于1949年11月14日发表了节译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1948年俄文版)第二十一章《国民教育制度》(《人民日报》题为《苏联国民教育制度》,于卓节译);继而在1950年3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节译的凯洛夫《教育学》第十二章《劳动教育》(《人民日报》题为《苏联的劳动教育》,蒋洪举节译);1950年4月3日的《人民日报》,又译载了冈察洛夫著的《教育学原理》(1947年俄文版)的"序言"、凯洛夫《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第五节《教育学是科学》(《人民日报》题为《论教育科学》,沈颖、南致善合译,并认为凯洛夫主编的这本《教育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巨著")。这对当时急于了解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经验和理论的人来说,乃是"雪中送炭"。此后教育界迅速掀起了学习苏联教育学的热潮,尤其是学习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热。这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学百年中的第三次热潮了。70年后,本刊重新发表《论教育科学》这篇译文,保持原样,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5.
《苏维埃教育学》杂志1988年第7期刊登文章,向合作教育学发起了挑战。这一挑战在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Б·利哈乔夫的《合作教育学的现实性与虚构》一文中能够见到。实质上,这是继八位院士的公开信(指《科学与实践的结合》一文),之后,首次展开性地发表反对合作思想的言论。毫不奇怪,它已经引起,并无疑还将引起许多读者对此作出反应。 看来,应当感谢作者发表这篇文章。如今每天都在证明,合作教育学的一整套思想和做法正得到日益广泛的承认,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广大教育界的高度评价。至于它的论敌的反驳,其迟缓程度令人不甚理解。  相似文献   

6.
苏联《教师报》今年2月16日发表署名 А·奥尔洛夫、 Л·拉吉霍夫斯基的这篇文章,论述了合作教育学的产生,对于苏联传统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它肯定了些什么?反对什么?什么叫做合作教育学?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值得赞许的纲领是什么?今天它遇到了哪些论敌?在苏联整个社会改革中它的发展前景如何?现全文(略作删节)刊出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从1986年10月以来,苏联教育界围绕题为《合作教育学》的一篇文章开展了一场全国性的教育思想大辩论,至今还在继续。从表面上看,这场辩论是由苏联《教师报》(苏联教育部和教育工会中央的机关刊物)编辑部发动的。1986年10月初,该报编辑部约请了七位长期从事教育实验并且已经取得卓越成效的教育革新家的代表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这七人当中  相似文献   

8.
1986年10月,苏联《教师报》邀请苏联从事教育实践的革新家们切磋商谈,各抒己见。在一些教育的基本问题上,他们的观点完全一致,并一致签署发表了一份“合作教育学一  相似文献   

9.
苏联经济学副博士Ш·沙雷勒加诺夫和З·若拉维科娃在苏联国家计委《计划经济》1987年11期发表了题为《今天的经济思维》的书评。该文介绍了莫斯科青年近卫军出版社1986年出版B·D·波波夫所著的《经济学加教育学》。 书评说,目前在苏联生命活动的一切领域首先是在经济领域发生着根本的变化。这要求对社会意识的新问题改变认识方针,培养现代经济思维。经济学的教育对于青年尤其迫切.B·D·波波夫的《经济学加教育学》正是贡献于此。这本书的宗旨  相似文献   

10.
本刊(1987年第4期)登载过苏联教师—实验家的第一次座谈会纪要《合作教育学》。现在把它的两个续篇,即第二次座谈会纪要《个性的民主化》和第三次座谈会纪要《进行更新的方法》摘译如下,以使读者能跟踪考察苏联“合作教育学”这个新流派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1.
苏联从1986年10月开始在《教师报》上开展了关于《合作教育学》的讨论。继这一讨论,又于1987年2月24—25两天在莫斯科举办了《创造性示范课》的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实行合作教育之后,学习就变成了使学生感到十分有趣的事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天赋、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下面一文就是苏联教育科学院教授、博士 A·诺维科夫在观摩了这些创造性示范课后的一篇评论。  相似文献   

12.
最近,许多历史教师、社会学科教师向苏联各报投稿,询问有关中学社会学科等问题。苏联国家教委副主席,哲学博士г·古采夫在1990年5月出版的第22期《教师报》上回答了他们提出的有关问题。 问:中学社会学科包括哪些科目?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苏联《教师报》刊载了一篇莫斯科一些学校的经验介绍,是莫斯科市的人民教育管理部长Γ·阿赛耶夫写的,题为《广阔的前景》,颇有启迪,简介于下。阿赛耶夫认为:莫斯科一些学校的主要经验是“教会每个学生按共产主义的方式学习、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后期,苏联教育界展开了一场关于教育思想的大论争。通过论争,一个新的教育流派——合作教育学迅速崛起。1986年10月,苏联《教师报》邀请著名的教育革新家举行会晤,交流他们各自在教育实验中形成的教学思想。10月18日,该报刊登了由7位会晤者署名的《合作的教育学——关于实验教育教师会晤的  相似文献   

15.
据1987年8月13日苏联《教师报》报导,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教育科学院院士、教育科学博士、教授尤·克·巴班斯基猝然去世,终年61岁。由苏联教育部、教育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发出的讣告详细介绍了巴班斯基的生平:他毕业于罗斯托夫—顿河师范学院,当过中学教师,担任过罗斯托大—顿河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主任、学院副院长等职。1971年被选为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74年选为院士,1979年起任教育科学院  相似文献   

16.
苏联《苏维埃教育学》1988年第3期发表了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58年给尼·谢·赫鲁晓夫的一封信。苏氏在信中主要就普通中学的培养任务、劳动教育的目的、学制以及其他一些问题,坦率而尖锐地表明了自己的见解,值得一读。《苏维埃教育学》对这封信的发表加了编者按,称该信的“内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迫使人们再次从历史的角度思考今天的问题,进行争论……。”因限于篇幅,本刊略作删节。  相似文献   

17.
1989年2月16日苏联《教师报》首次公开发表了娜·康·克鲁普斯卡娅于1929年9月9日在莫斯科鲍曼区党代会上的一篇讲演速记稿,是由苏共莫斯科市委和莫斯科州委党史研究所的科学研究员赫拉姆佐夫斯卡娅提供的。克鲁普斯卡娅远在61年前发表的这篇讲话,不仅说明了20年代苏联学校面临的宏伟而艰巨的任务,号召同全体人民一起,全社会共同努力,克服困难,纠正错误,继续前进,而且指明了苏联20年代某些法令“落空”的原因。因此,这篇讲演不仅在教育史上有研究价值,而且也具有现实意义。现将该文译出,供研究。  相似文献   

18.
据苏联《教师报》3月10日当道,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已经宣布成立苏联国家国民教育委员会,同时取消原来的苏联教育部、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和苏联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任命雅戈金·根纳季·阿列克谢耶维奇为苏联国家国民教育委员会主席。 雅戈金·根纳季·阿列克谢耶维奇1927年生。1951年毕业于莫斯科化工学院。曾任学院共青团委书记,萨斯科市其青团区委会第一书记,在原学院  相似文献   

19.
2001年第2期《教育科学》,第8-9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分别刊发了拙文《阅读互动论》和《互动性阅读概论》。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孙亚杰、徐云知先生分别在《近十年阅读教学研究综述》(载《课程·教材·教法》2003.6)、《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向研究》(载《语文学习)2003.10)中,把“互动性阅读”作为近十年来新兴的阅读教学模式加以推介。不少老师也积极撰文参  相似文献   

20.
X论文浅析     
1947年6月底,美国《外交》季刊夏季号登载了一篇署名“X”的论文,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由于著名专栏作家阿瑟·克鲁克的暗示,不久新闻界便知道该文的作者是乔治·凯南,他是美国外交界著名的“苏联通”,当时任马歇尔领导下的国务院政策计划室主任.X论文一发表,激起了极大的反响。正如凯南在回忆录中所描述的:“顿时,它很快成了名符其实的宣传漩涡的中心。《生活》周刊和《读者文摘》发表了长篇摘要。‘遏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