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力,它们不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还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因此,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是否和冲量一样,一定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呢?如果这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它们的功又有哪些可能情况?  相似文献   

2.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它们总是大小相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点分别在两物体上 ,同时产生 ,同时消失 ,且必为同一性质力。除此之外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还必属接触力。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属接触力 ;放于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是接触力 ;两电荷间的作用力 ,两磁极间的作用力虽然也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于一条直线上但不属接触力。电荷间的作用力磁极间的作用力均是由场的传递发生的 ,作用物质的场是这一作用的第三者—…  相似文献   

3.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力,它们不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还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相似文献   

4.
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是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尤为关键的一点。而学生受已有知识的影响和对一些现象的误解,往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下面就学生学习中常见的错误归类分析如下:一、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同于一对平衡力。学生在初中已认识到平衡力就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以互相抵消的一对力,而现在学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一般同学认为它和平衡力一样可互相抵消,孰不知它除具有这些特点外,关键的一点是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个物体上,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高中物理课本在“牛顿第三定律”一节中,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都是采用演示两只相同弹簧秤对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得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一结论的。教学中发现,总有些学生(尤其是爱思考的学生)对此提出疑问。他们认为这个实验只能说明相互作用的弹力具有这种特性,而对其它性质的力,特别是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如万有引力、库仑力、洛仑兹力等)是否仍然等值反向、共作用线提出质疑,从而在处理具体应用问题时,不敢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迅速做出判断。这一问题的起因在…  相似文献   

6.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都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特点,平衡力就是相互作用力吗?为了弄清这两个概念,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它们的异同点,并举例说明: 联系:1.都是反映两个力间的相互关系. 2.两个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区别:1.涉及物体个数不同.相互作用力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涉及两个物体,两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  相似文献   

7.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作了完整的概括和总结 :两个 (相互作用的 )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学生在学完这些内容之后 ,在实际应用中却常常出错 ,尤其是很容易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相混淆 .那么如何正确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从而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错误呢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笔者是通过教给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区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问题的 .首先 ,要善于分析 .就牛顿第三定律而言 ,首要任务就是要弄清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它们是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间产生的一对力 (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中没有“相互作用的”这五个字 ,笔者在文章开始有意加上它 ,用意即在此 ) .如图 1所示 ,人提水桶 ,人和水桶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 :人对水桶有向上提的作用 ,即人对水桶施加了向上的拉力 F,同时 ,水桶对人的手也产生了拉的作用 ,即桶对人手有向下的拉力 F′,F与 F′是人和水桶之间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一对力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如图 2所示 ,左边学生对课桌 A施加一个水平图 1        图 ...  相似文献   

8.
一、力的本质和力的效应 力是:a.产生形变的原因b.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那么力的本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各自都受力的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存在,同时消失,性质相同,即:作用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成对的。  相似文献   

9.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牛顿第三定律),一般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力称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一般情况下,两个物体在这一对力作用下,它们的动量和动能都要发生变化,而物体动量和动能的改变分别是由力的冲量和力所做的功决定的。讨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及所做的功,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浙江等省市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第23题就涉及到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对此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而且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相互作用力冲量的矢量和总为零.但这并不意味着作用力的功与反作用力的功之和也一定为零.例如:图1所示物块沿粗糙桌面A  相似文献   

11.
两个物体之间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而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问题,不少同学感到困惑,下面我们逐个分析解答。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道黄冈考题:请阅读下列文章: 观察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 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 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 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 的这一对力,常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把相 互作用的两个力分成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并不 是绝对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 另一个就叫作反作用力. 有这样一道黄冈考题:请阅读下列文章: 观察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 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 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 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 的这一对力,常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把相 互作用的两个力分成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并不 是绝对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 另一个就叫作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13.
牛顿第三定律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少同学认为这个定律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4.
相互作用力和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平衡力是两对看似相同而性质完全不同的两对力。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之处也是判断两个力到底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还是一对平衡力的关键所在,就是: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平衡力则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相似文献   

15.
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或二力平衡.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我们把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简言之,物体问发生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两个力叫做相互作用力.  相似文献   

16.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不少学生认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功都是正功或都是负功,并且一定相等.其实不然,下面举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个结论叫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反映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吴俊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22):43-46
一选择题 1.下列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冲量一定相同 ②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功或者都为零,或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③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正负号一定相反 ④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正负号也不一定相反  相似文献   

19.
掌握跳跃技术(主要技术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关键是正确理解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的关系。人之所以能跳起来,就是因为人体给地面一个作用力,地面也给人体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个力超过人体的重量时,人体就离开了地面转入腾空。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作用力是由于人体的肌肉收缩拉动骨杠杆运动而产生的,其大小由下列因素决定:肌肉本身的力量、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作用;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及收缩时的速度;力的作用点;“末节”用力和作用;“摆”与“蹬”的配合。  相似文献   

20.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若作用力做正功,则其反作用力是否一定做负功?若作用力做负功,则其反作用力是否也可能做负功?若作用力做正功,测其反作用力是否可能也做正功?若作用力做功,则其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