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创意经济或创意产业,是以个人创业为动力,以知识产权为保障的经济活动或产业门类,是最契合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形态和产业形式.在我国,创意经济或创意产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但当今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  相似文献   

2.
《世界发明》2009,(5):58-59
一个产业的发展,生态十分重要,这就像植物的生长需要合理的生态环境一样。创意产业究竟需要怎样的生态?创意生态有着怎样的理论先导?创意生态有着怎样的实践模式?中国现阶段需要为创意产业生态的形成做哪些工作?这些都是我们新开设的《创意生态》这个板块所要探讨的内容。苏彤同志是中国文化管理学会文化创新专家委员会主任,2004年CCIA创意中国行动发起人之一、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联合会合伙人,中国创意产业原创理论与实践的积极倡导者和行动者。这位创意产业的“老人儿”,他对创意产业敏锐的意识和深刻的见地总能让我们体味到一些深刻的东西。为此,在这一板块中,我们开设了“苏彤声音”栏目,听听这位在产业内浸淫已久的业内人士的观点,相信列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会有裨益。此外,感谢创意中国城市资源协作中心学者们对本栏目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世界发明》2009,(5):14-14
创意改变中国 《创意改变中国》是国内创意产业著名专家厉无畏,近几年关于创意产业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的一项系统研究成果,也是其继《创意产业导论》、《创意产业新论》、《创意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策动力》之后,又一本凝聚创意思想精髓与产业前沿研究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4.
创造力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对创意、构想的实施?还是那些原创思想本身?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缺少创新?是创造力真的枯萎了还是因为缺少将创意变为现实的习惯和能力?这的确是一个值得认真自省的问题。本文是已故哈佛商学院资深教授西奥多·莱维特关于这些问题的一篇经典型性文章,作为最早提出全球化概念的人,他一再提醒企业:创造力并不能点石成金,那些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头脑风暴”其实是没有意义的,真正的创新是创意加执行。  相似文献   

5.
《世界发明》2008,(1):36-39
2007年,创意产业从提出走向了初具规模,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大大小小的创意人的辛苦劳作。创意产业是个和其他产业不同的行当,对于人作为个体的力量的认识与尊重.是创意之所以在创意产业中“值钱”的原因。那么,2007年.究竟有谁在产业中领跑,又有谁以自己的创意点亮了整个天空?本刊以自己的视角择取其中佼佼者,以为创意产业2007之证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创意产业园区近些年在中国可谓“疯长”,但是这些园区真的是和创意或者产业有关吗?园区的发展是否陷入了某种误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教授为我们带来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世界发明》2008,(1):18-21
把2007年称作是中国创意产业元年也许并不为过。在这一年,累积多年引而不发的创意产业终于全面占领了中国新经济的制高点,也成为国内媒丛,大众和学术界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讲创意不再是某个行业的专利,在过去的一年里,不但传统的广告、动漫、游戏等行业高调出击,而且很多原来看似不着边的行业也搭乘创意产业的顺风车一路高歌猛进。同时,各种展会、论坛以及创意集市不断哄抢着人们的眼球——虽然有时候在某两个活动之间很难找出什么区别。 相比热热闹闹的赚钱和赚眼球,作为一个经济产业的学术研究好像有点滞后。当然,这也许是因为这个产业的突然崛起让很多人根本来不急思考,难道真是赚钱的欲望蒙蔽了理性的光辉? 高调和低调都不重要,学术和理论暂时也无法让人们提起兴趣,赚眼球的不一定能赚到钱,赚到钱的可能根本不在乎眼球,闷声发大字财的公式在创意产业依然好使。于是,一些产业精英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上市公司,也是一些人在唱完高调之后转身离去。 从2007到2008,创意产业会被即将到来的奥运会遮蔽住闪亮的锋芒,还是借力奥运一举超越传统产业?一切皆是未知,但一切皆有可能。[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世界发明》2008,(1):29-31
本应该推动创意产业前行的创意展会与相关活动开始变得千人一面,而创意市集也被商业侵蚀得狼狈不堪,我们不由要问,创意产业究竟需要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创意产业最早是从城市发轫,然后才会普及到农村。所以,一个城市有没有创意是衡量创意产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本刊也做了近两年的“创意城市”栏目,旨在挖掘城市的创意和有创意的城市。但是,创意城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英国人查尔斯·兰德利的著作《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给了我们比较详尽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创意产业是整个文化创意机制、文化传播构成与文化参与的行为活动方式的全面创新。本文在分析创意产业的基础上,探讨了舞蹈产业的创意性开发的方向及策略,以期挖掘在舞蹈产业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当下,“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非常热门.已经威为焦点性的词汇。但是.“文化创意产业”或者“文化产业”究竟指的是什么?在发达国家.不管叫“文化产业”或者叫“创意产业”.这个行业本身发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称“创意产业”的有英国、韩国;欧洲其他国家有的愿意叫“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2.
创意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不用说别的,现在随便问一个人,几乎都知道创意产业这个词。还有,北京过去经典的旅游景点是长城、故宫、十三陵,现在最火的却是798、南锣鼓巷、后海。而这新出现的旅游景点都是北京创意产业的集聚地。  相似文献   

13.
《世界发明》2009,(11):32-34
旅游,怎么旅游?还是去北京爬长城,去杭州看西湖?还是去上海看外滩,去西安游古城?对不起,你out啦!旅游绝对不应该再是老三样,挖掘新的去处、创意新的玩法才是当今旅游的王道。  相似文献   

14.
梅强  李文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3):179-183
创意产业集群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形式,是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结果,同时也是多数国家发展创意产业所采用的方式。从创意产业集群中最重要的主体——创意企业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企业合作过程开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对企业在不同情况下的演化稳定策略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创意产业集群中企业合作的达成主要受合作收益系数、参与合作企业自身的创意水平以及合作风险系数等因素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我们总是在谈论创意——当然对于本刊来说,更多的是谈论创意产业——但有多少人想过创意的背后,除了灵感和学习之外,心理因素又占据了多少?也许,这本《创意心理学》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尤其对于把创意当做商品的创意经济来说。  相似文献   

16.
创意产业兴起的背景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意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标志性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兴起,充分体现了当今世界产业发展演变的新趋势,以及国家资源整合方式、竞争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本文从城市复兴、产业基础、技术进步和企业发展4个方面揭示创意产业兴起的原因,在分析创意产业发展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挖掘创意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为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创意经济已经由“隐学”变为现在的“显学”,而学界关于创意产业的概念划分却一直没有定论。但是,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产业发展来说,一个精准的概念划分都是十分必要的。约翰·霍金斯先生作为世界创意产业之父,他对于创意产业的概念划分应该说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本刊在创刊号上特刊登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关于创意经济的概念划分,并征得他的同意作了相应的编辑、修改。  相似文献   

18.
邢向阳  郝索  李丙金 《未来与发展》2012,35(9):69-72,90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本文基于分行业视角,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10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总体竞争力不足,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且文化创意产业各行业竞争力差异较大,咨询策划类行业和电信软件类行业处于领先.应当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力度,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这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方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解决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难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和融资现状,发现文化创意产业独特的产业特征、自身的先天因素及现有的金融政策都成为制约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因素。建议大力推进以版权融资为核心的知识产权融资及金融创新机制,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多元化融资体系,加快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世界发明》2009,(9):1-1
可以说,创意产业的发展让这个世界充满活力与魅力,同时也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解放创意人的思想。创意是大家的事,如何认识创意,就要从“创意”、“创新、“创造力”三方面入手。无论你是艺术家、设计师、管理者,还是技术人,如果彼此在创意理念层面达成共识,就属于创意阶层人士,只不过大家面对“创意”各自参与的角度不同而已。其“创意”的功能性与审美应适用于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