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张羽飞 《湖南教育》2009,(12):50-50
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当然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参与。现在的很多孩子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并视为理所当然,而在别人需要他们关心和关爱的时候往往表现出冷漠、自私。如何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就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在社会上一再强调要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爱心教育,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呢?万物有道,爱也有道;凡事有节,爱也有节。所以,教会孩子“懂得爱的道理”和“学会爱的礼节”,孩子才能更健康、快乐地行走在爱的路上。  相似文献   

3.
家长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心理辅导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醒目的问题:“您爱自己的孩子吗”?家长们面面相觑,仿佛这是一个根本就不用回答的问题。家长们议论纷纷。家长A:我对孩子百依百顺。为他创造了最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费尽周折把他送到重点中学学习,我们对孩子的爱是百分之百的。疑问: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吗?家长B:我们家的家庭条件并不太好,可是再穷不能穷了孩子,凡是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都尽力去满足,我已尽全力去爱他了。反问:这难道是爱?家长C:我们对孩子的爱体现在关心上,每天上学前,从带水、带饭、到嘱咐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大,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难问题,已经成为农村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如何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得到更多的关爱,受到更好的教育呢?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5.
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是爱心培养的重要时期和关键期.应从小对孩子进行"爱"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其懂得"爱"的高尚情操.爱心的培养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开始的,也是在家长和老师的诱导和熏陶中培养起来的.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教育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了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线。”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教师部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用各不相同的形式对孩子进行着爱的教育。这些爱的经验是教育的宝贵财富。汇聚这些财富使之相互补充、交流融合,是一件极为有益的工程。为此,我们决定共同发起:在上海的小学教师中举行一次“金爱心的故事”征文活动。金子般的爱心可以催发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孩子从小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许多父母慨叹:现在教育孩子是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做了。你让孩子对人热情吧,可是要是碰到坏人怎么办?你让孩子对弱者充满同情吧,可那可怜人如果是扮演的怎么对孩子说?你让孩子善良吧,可是孩子老是吃亏凭什么?于是我们的教育就越来越多地主张要告诉孩子生活的真实。事实上也就是更多地告诉孩子生活的复杂性。其结果就如李镇西老师在《教育:把童年还给童年》一文中所说:在儿童精神的天空中没有了追逐鸟儿的云彩,没有了随风起舞的花朵;在孩子们的意识中,没有了童话没有了梦想,没有了对善的一往情深的爱连并且总结出了自己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以上分析的原因,教师怎样应对?下面就谈谈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重视情感教育,用爱心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
  中学语文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要让学生喜欢这门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教师。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爱心和耐心,爱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前提,耐心是爱心的延续,是一种冷静和宽容。爱心促使学生不断进步、积极向上。比如,我班的学生来自农村,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很多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多学生成了留守儿童。我班上有一个刚从外校转来的学生,父母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他一人在读书。他性格内向,对新的环境不熟悉,表现出孤独无助。由于学习基础差,对学习也没有多大兴趣。人显得自卑,怕同学瞧不起他。从我的观察发现,他是想学好,但力不从心,有问题不敢问老师和同学。  相似文献   

9.
一、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更新教育思想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正确的儿童观认为儿童就是儿童,他们好模仿,喜欢游戏,好提问,喜欢成功,喜欢称赞。但在现实中有些教师对孩子的好奇、好问、好动等表现出不耐烦或过多的管束,有的教师甚至当众讥笑孩子的缺陷,随意数落孩子的缺点,这些都是不懂得幼儿年龄特点,不按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的表现。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重儿童的特点、需要和应有的权利,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爱护儿童,蹲下来与孩子平视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去滋润每个孩…  相似文献   

10.
教趣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爱心都没有,那还用得着教育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主义这些高尚的思想吗?爱心教育就是学校教育永恒的话题。那么,在小学阶段应该以何种方式去实施爱心教育呢?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我得出的结论是:“体会爱是爱心教育的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李薇 《海南教育》2014,(2):82-83
陶行知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他又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这就告诉我们对孩子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什么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身边,总会遇到一些儿童在某方面表现出“问题行为”,如果“问题行为”未能得到有效的矫正,就可能导致这些儿童的心理发展偏异,个性出现缺陷,成为所谓的“问题儿童”。《我牵挂的孩子们》是一组探讨矫正儿童“问题行为”的系列教育笔记,它向我们展示了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教育的对策方法。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体味到,对孩子的爱、理解和责任心,永远都是一个幼教工作者最可贵的品质,也是我们教育好孩子最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3.
<正>我常常问自己,什么是教师的"初心"呢?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的初心就是当初选择幼教职业时情不自禁绽放的笑脸吧。我爱孩子,我愿意为幼教奉献自己的青春,这就是我的初心!一、用爱心去守护天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德最朴素的表现就是对孩子充满爱心。天使能够飞翔的前提,是我们用爱来守护。刚开学不久,我注意到大班有一个叫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种教育都应该是渗透着爱的教育,在充满爱的氛围里,学生们才能快乐地学习,因此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已经刻不容缓,教育工作者应担当这一重要使命,不要让孩子的心变成爱的荒漠.  相似文献   

15.
“爱”的教育是对孩子心性及行为认知的一种引导,要让孩子感受到爱,拥有一颗爱心。针对当前幼儿园“爱”的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从几个方面对幼儿园提高“爱”的教育实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要注重环境创设,让学生时时刻刻观摩“立德”;开展主题游戏,时时刻刻进行“启智”;开展亲子活动,让学生时时刻刻体会“陪伴”。  相似文献   

16.
很多父母为孩子进入小学后表现出的不适应现象而苦恼,有人请教专家,有人在家积极对孩子进行小学各项教育的“强调补课”,而更多的家长则表现出了迷茫和困惑。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7.
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古语道:"一笑泯千仇."爱能征服一切,爱能战胜一切,爱能感动、感化、消融一切.爱,是美丽之源、幸福之源,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变得更加和谐、美丽、精彩.爱能发掘孩子的潜能潜力,开发孩子的高智商,培养孩子的好情商. 一、对孩子要进行爱心教育 爱心教育是一切教育永恒的主题.爱心是水,滋润着孩子的心田;爱心是金钥匙,能够打开孩子心灵的窗户.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爱的宝藏,每个孩子心底都是一个爱的海洋,爱心是人类的永恒需要.今天,我们教育人,培养人,目的就是发展人、完善人,"怀感恩博爱心,做高尚健全人".所以,爱心教育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教育应从小对孩子进行"爱"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其懂得"爱"的高尚情操,从小对孩子的心灵进行爱心意识的浇灌,从点点滴滴的小事积累起,让孩子在心中种下"爱"的种子。本文从多个方面来阐述幼儿爱心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高社敏 《新疆教育》2013,(13):39-39
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爱是需要学习的。人类的爱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亲情之爱、师生之爱、敬重之爱等等。那么,当前幼儿园的爱心教育现状如何?我们该怎样实施“爱心教育”呢?  相似文献   

20.
陆娟娟 《考试周刊》2014,(11):185-186
<正>爱是人类一种伟大而高尚的情感,是人类借以维持自身发展和繁衍的基本力量。爱他人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家庭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有了爱他人的情感,才能为培养高级情感——爱人民、爱祖国奠定基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人们价值观念的更新,给幼儿教育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消极影响。不少孩子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私任性、攻击性行为、不尊重长辈、不关心他人、没有同情心等行为。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抱怨自己对孩子疼爱有加,而孩子却自私自利,不懂得关心父母、关爱他人。一位儿童教育家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已,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其实孩子并不是生来就缺少爱心,而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不注意教育方式等,把孩子的爱心在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