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应聘欺骗行为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聘欺骗是在招聘方与应聘方信息不对称及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产生的,尽管这一机会主义行为不道德,但从经济学角度看,应聘欺骗行为对应聘方来说可能是最优策略.本文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应聘欺骗行为在经济学上的合理性,并提出如何应对应聘欺骗行为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市场营销不仅仅是一种企业职能,还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一种看待问题的方式.本文从市场营销经典理论--4P'S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招聘活动,并据此对招聘、应聘活动中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具体通过招聘方和应聘方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中的行为进行对比分析,为招聘方得到最适合的人才提供指导,同时为应聘方能找到最合适的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特许经营中目标分歧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星剑  仉巍  郭晓宇  陈颖 《预测》2004,23(3):20-22,35
本文探讨了特许经营的本质,分析了目标分歧的主要表现形式,并着重对特许经营中的目标分歧进行了经济学解释。分析结果表明,因为特许双方利润最大化价格决策的不同,双方必然会存在目标分歧。特许方的“利他”行为可以协调目标分歧。  相似文献   

4.
ARP欺骗是一种利用ARP协议的漏洞对局域网内主机的通信实施攻击的欺骗行为,这里对AR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安全漏洞进行了论述.通过分析ARP欺骗的方式,并提出一个整体方案来抵御这种欺骗.  相似文献   

5.
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行为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创新生态系统来说,价值共创行为协调机制是保障其稳定运行关键所在。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行为协调机制演化模型,并分析了其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行为演化结果能否向全面协调方向发展,主要受到价值共创超额收益分配比例、协调合作的成本、选择欺骗策略收益以及单独采取合作策略收益及奖惩力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将超额收益分配与合作成本分摊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一步减少合作成本,增加单独合作收益与合作超额收益,降低欺骗策略收益,加强惩罚力度,这都能够促进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胡传鹏 《百科知识》2014,(17):30-31
正古今中外,伦理学家都反复教导人们: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说谎!"骗子"一词所包含的道德贬义之深,似乎令人们不敢越雷池半步。然而,欺骗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仍然非常普遍。人们不仅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撒谎,还会出于维护他人的利益而隐瞒事实。在对欺骗行为进行研究时,大部分研究者均将出于自利目的的说谎行为作为谎言的标准,忽略了一些为了他人利益而进行的欺骗。这些研究往往得到的结论就是:人们普遍认为说谎是不道德的,骗子都是道德败坏的人。  相似文献   

7.
武器装备采办管理的信息不对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内容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 ,用来说明在不完全信息市场上 ,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市场运行效率问题。在不对称信息对策研究中 ,通常将对策中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 ,而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 ,不对称信息的所有模型都可以在委托人—代理人的框架下进行。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是人都是有理性的 ,在各种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可能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选择对委托人不利的行为 …  相似文献   

8.
萧琛,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49年生。1978-1985年在北京大学经济学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87-1989年获世界银行奖学金,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系攻读博士课程,曾应聘任世界银行顾问;1991年回母校任教,1992-2004年初担任国际经济系主任;讲授《公共部门经济学》和《市场企业和产业组织》等课程。曾参译《国外经济学论文选》和《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对局域网经常发生的ARP欺骗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并且通过网关等例子加以解释,讨论了ARP欺骗行为的判定。提出了对ARP欺骗的解决方案,以达到全面防御维护局域网络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欺骗行为都很普遍。例如,松鼠在储存橡子时,会为橡子设置一个假的储藏点,以欺骗其他有所图谋的动物,一些鱼也会假装对其实并不中意的雌性感兴趣,来欺骗其他竞争对手……而人类尤其善于利用这一招——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力和利益,许多人把欺骗当作常用"招数",就是夫妻之间也不例外,一项研究表明,三分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量的“地址欺骗技术”的运用使得大部分网管都十分头疼,许多“不法之徒”用盗用地址的行为来逃避追踪、隐藏自己的身份。地址的盗用行为侵害了网络正常用户的权益,并且给网络安全、网络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地址盗用的问题,找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是当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2.
用户在通过局域网上网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网络频繁的掉线或是由于本机的原因影响到其他用户上不了网的现象,这是由于ARP的欺骗攻击造成的。在严重情况下,受ARP欺骗攻击会导致用户信息的泄露、隐私会被窃取或发生干扰上网行为事件。由于ARP自身安全存在着脆弱性,所以造成了这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通过分析ARP的欺骗攻击原理做出应对的防范措施和对策,确保局域网上网得以通畅。  相似文献   

13.
对一个理性秘密共享方案进行分析,发现此方案有两个问题:如果参与者进行欺骗,那么欺骗者能够以23的概率欺骗成功;秘密恢复阶段,参与者不能验证对方出示的子密钥是否正确,可能存在欺骗行为。对此,我们对方案进行了改进,新的方案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ARP欺骗相关知识及其研究现状,针对ARP协议自身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在有状态模式下基于第三方确认的ARP算法。  相似文献   

15.
闾浩 《科教文汇》2007,(4X):30-30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就业格局已发生重大变革,双向选择成为就业的主旋律,在毕业生应聘过程中,面试是求职者全面展示自身素质、能力、品质的最好时机。因此,做好面试前的准备、掌握面试技巧,发挥出色,能对应聘过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的国资管理体制建立后,国企经理市场化遴选进程加快的事实,运用博弈论的范式和方法,构建了一个关于国企经理遴选的模型,试图对国企经理遴选机制的建立和优化问题,作出理论分析和解释:一是仅凭应聘成绩不能准确传递关于应聘对象人力资本能力的信号,二是通过合理安排选择时间,以及限定人力资本的应聘选择,则有可能改进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7.
第三方物流的经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理论是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实践中存在着巨大的尚待挖掘的潜能。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每一企业都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控制库存、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第三方物流以其独立化、专业化的特征改变了传统的物流模式,并为企业加强JIT管理、提高竞争力创造了条件。这种新的物流模式在经济学上也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过度自信的相关研究及应用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健柏  杨涛  朱学红 《预测》2007,26(3):1-7
自2002年诺贝尔奖授予行为经济学代表人物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史密斯(Vernonl Smith)教授后,行为经济学理论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们的关注,传统经济学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行为经济学的灵感主要源自心理学,而在心理学领域有关个人判断的研究成果中,最强的结论就是人们是过度自信的。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过度自信理论基础及证据,并深入剖析了过度自信的特点,然后结合过度自信在经济领域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基于过度自信的行为经济理论进一步拓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新空间经济学:21世纪经济学研究的主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朝明 《中国软科学》2002,2(3):104-108
本文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考察空间经济学的演变轨迹,从研究 起点看,从经济研究的效率导向原则必然引伸出资源配置的空间结构选择,这正是空间经济学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研究目标看,从区位导向的空间经济学必然转变为以利益导向新空间经济学,从而大大拓宽了空间经济学的内源结构及其所延伸的范畴;从实践过程看,由新空间经济学在探索中确立的标准范畴和组织形式必然转化为各国政府或国际组织所遵循的政策模式或行为规则,从而使空间经济学的标准理论在区域政策以及其管理方面找到了最为适宜的应用土壤。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信息内容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内容产业的发展是我国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企业能否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根据现代产业经济学的产业发展规律和机理,结合我国信息内容产业发展的问题和现状,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从政府行为、产业链发展和企业行为等多角度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