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元 《围棋天地》2006,(6):86-88
围棋中的“算”,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着法运算(包括死活运算),男一种是价值计算(即一着棋有多少目数)。无论是想把围棋下得好一点,还是想使已知的围棋更有趣一些,“算”,都是值得和需要的。  相似文献   

2.
据可靠文字记载,围棋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广泛流行,而围棋从发明到现在,至少也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三千年中,在围棋的身边发生了太多有趣的故事,为了探寻这些故事的究竟,“假眼”和“让子”两位日本小朋友坐上时空机器,首先来到了中国的汉朝……  相似文献   

3.
谈到日本棋类活动,人们首先会想到围棋,的确,围棋在日本乃至世界上都可以说名声显赫,随着“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滚滚烽烟,武宫正树、小林光一赵治勋、山城弘等一流围棋高手,逐渐被我国人民所熟悉,有趣的是,近年来,中国象棋正悄悄走进日本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鄢宇 《围棋天地》2006,(12):75-75
今年《围棋天地》第5、第7和第9期上,先后发表了江志鑫先生和陈祖源先生关于围棋起源尤其是“黑先白先”的争论文章,形成了《天地》创刊以来少见的争鸣,十分有趣。对此我有些个人愚见,也想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5.
扭十字     
王元 《围棋天地》2006,(24):81-83
《围棋天地》的编辑部,就在“天地间”的旁边,所以,我能随时到天地间一逛,而这一逛,不时能启发“大地讲义”的感觉。这不,前些天,又看到了棋友下出的有趣棋形——  相似文献   

6.
中外交流     
4月,受中国围棋协会征召,我连续参加了两个中外围棋交流赛,即由中国围棋协会、欧洲围棋联盟共同主办的中欧围棋擂台赛和由中国围棋协会、美国围棋协会共同主办的中美围棋对抗赛。在线上进行这样的大赛,颇为新鲜有趣。  相似文献   

7.
新锐的世界     
李星 《围棋天地》2013,(13):80-81
白8拆二是近期流行的定式,变化有趣是它的特点。至黑13新锐们在布局伊始就勇于创新,大胆“妄为”的构思令人赞叹,围棋的未来会因新锐们的奇思妙想而丰富多彩起来。  相似文献   

8.
感觉与计算(下)王铭琬九段:问一个唐突的问题,你为什么下围棋呢?怎么样,回答不出来吧。我曾经思考过我为什么下围棋。答案就是因为围棋太有趣了。那么围棋为什么这么有趣呢?  相似文献   

9.
《围棋天地》2014,(3):M0001-M0002
最近围棋TV网的M姓男主播在网友间的人气颇高.他那天生谐星的外表加上特有的冷幽默.以及自创的“M氏语录”.常常能让一场紧张激烈的大赛直播变得诙谐有趣。  相似文献   

10.
名与实     
《围棋天地》2014,(18):17-17
百度百科“围棋”条目开篇就说,“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维基百科的“围棋”条目则日,“围棋是一种策略性棋类”,而继续点进去,则会发现“棋”、“棋类”和“棋类游戏”被列为同意项。总之,围棋是游戏无疑。  相似文献   

11.
由阜新市体育总会、北方围棋教师学校、阜新市围棋协会联合举办的“北方围棋教师杯”全国业余围棋“棋圣战”,5月3日晚在辽宁阜新北方围棋教师学校收枰。  相似文献   

12.
老骥伏枥     
四十多年前,张毓复还是陕西陇县煤矿的技术员.矿上新分配来了一个小伙子梁经旭,小梁随身带了一副九路围棋,不过也就仅仅知道“两眼活棋”的规则。老张和小梁就试着下棋.几盘过后觉得还挺有趣.只是棋盘太小了.很不过瘾。后来张毓复到西安出差.买回一副十九路的玻璃围棋.两个人才开始在大棋盘上厮杀。一开始,矿上只有他们俩人会下.后来竟然逐渐普及发展了三四十个围棋爱好者.最后连矿上的党委书记也成了他们的棋友。  相似文献   

13.
朱雀玄武     
《围棋天地》2014,(13):15-15
6月18日,SSW首届康婷杯围棋TV极速对抗赛开赛,首场比赛,朱雀队(南队)的芈昱廷九段/柯洁四段执白156手中盘击败玄武队(北队)的时越九段/连笑七段.旗开得胜。极速对抗赛是由围棋TV主办的新赛事.为南北两队各6人联棋形式的超快棋团体对抗比赛.引入了“复活赛”等有趣的元素.冠军奖金15万元人民币.亚军5万元。  相似文献   

14.
没有文字,黑子、白子不分“高低贵贱”,可随意往棋盘的空点上放,构成了围棋“易学”的基本条件。现在,五、六岁的小孩学围棋已很普通,小学、幼儿园上“围棋课”的也屡见不鲜,但在围棋升温的同时,这个“大潮”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孩子们该怎样学围棋?不会下围棋的家长怎样指导孩子下围棋?下面根据我多年的少儿围棋教学经验向一些年轻的家长们提出几点建议,也许有助于带孩子学好围棋。  相似文献   

15.
一、围棋的起源和传播围棋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瑰宝。关于围棋的起源有如下说法 :其一“尧舜说” ,此说尚未可信。其二“春秋以前说” ,由于围棋最早见于春秋文献《左传》中“弈”的记载 ,认为迟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围棋。一般认为 ,围棋诞生于西周。公元前7世纪前后 ,作为游戏的围棋出现了。春秋晚期 ,孔子第一次指出了围棋有益于人的修养和智力。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位知名的围棋手弈秋。汉魏之际 ,出现了最早的围棋专著。东汉班固的《弈旨》是目前流传下来最古老的一部围棋专著。围棋的最后定型是在南北朝 ,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围…  相似文献   

16.
黄燕京 《围棋天地》2013,(15):20-20
《天地》2013年第13期编者“银发爱好者”一文,颇具前瞻性,作为一个年届七句的“资深”棋迷,读了很温馨,作为一个省的围棋协会主席很感认同。文中提出“老年人围棋推广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围棋关怀老人,也是围棋自身发展的需要”,我非常赞赏。  相似文献   

17.
校园友谊赛     
王磊明 《围棋天地》2010,(13):117-117
6月1日,云南省开远市东城小学举行首届星弈杯围棋友谊赛,共有76名小棋手参加比赛。 东城小学是开远市第一批开展“围棋进校园”活动的学校之一,参加围棋活动的学生有110人。为了检验“围棋进校园”活动开展一年来的教学成果,营造校园内围棋氛围,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学习围棋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乐趣     
查丕栋 《围棋天地》2008,(21):91-92
诙谐、幽默,是一种艺术风格,或多或少地体现在艺术领域的各个门类中。笔者阅读古代咏棋诗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虽然咏棋诗在浩如烟海的诗歌群体中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但是其中的所谓“戏作”,相对来说,却特别多,堪称第一。这些嬉戏之作,以轻松愉快的诙谐幽默的笔调,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棋迷象形,讲述着他们十分有趣的围棋故事,使我们得以享受围棋所固有的乐趣。而这也正是围棋的魅力所在。笔者很想和读者诸君一起欣赏这类诗中的一首,看看快乐围棋的说法是否真有道理。该诗为清康熙朝诗坛大家赵执信所作,全诗如下:  相似文献   

19.
究竟哪对围棋夫妇是世界上最强的?这种问题恐怕也 只能出现在围棋界。首先,世界上的围棋夫妇前后有20多 对,数量不小;其次,不管是一对一,还是下联棋,两对或者 数对夫妇之间总能决一高低。如果换了其他项目,可能想 比都比不了。 围棋夫妇固然不少,但真正实力接近且水平都很高的 却并不多见。原因很简单,成为高手特别是成为女子高手 已是大不易,夫妻俩都是高手那还不是凤毛麟角么? 因而,由常昊、张璇夫妇与江铸久、芮乃伟夫妇来争夺 2000年“联众杯围棋伉俪友谊赛”的冠军,不能不说别有一 番意义和情趣。最有趣的是,这个…  相似文献   

20.
木易 《围棋天地》2014,(23):89-89
作为蜚声棋坛的中国首位“围棋博士”,写出第一篇梳理围棋文化的博士论文《弈境——围棋与中国文艺精神》,完成首个国家立项的围棋项目“中国围棋思想史研究”的何云波教授,又在一个新领域开创了先河——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围棋文化演讲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