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从五个方面即客家山歌的产生;客家山歌的种类;客家山歌的主题;客家山歌的内容;客家山歌的语言,阐述了纯美、朴素的客家山歌与中原古风一脉相承,并忠实记录了客家人的劳动、生活与理想。  相似文献   

2.
四川的客家山歌是在20世纪90年代来以来,随着洛带镇客家旅游的发展而被创造的现代客家山歌,是当地建构客家族群文化的一部分。以洛带镇客家山歌的创作和发展为例,分析四川客家山歌与传统客家山歌的异同,探讨在发展话语的主导下,客家人如何利用文化差异来建构其身份,想象世界及其自身的位置,通过生产地方性以达到实现地方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川南山歌"为清代中期客家人迁入四川威远石坪后,将其独特的客家山歌与当地文化融合而成。这里主要从"川南山歌"的形成过程、歌词形态、歌唱形式等方面挖掘其蕴含的客家文化,并通过它与惠州客家山歌的对比,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客家是中华民族一支独特的民系,作为客家民系重要文化遗产的客家山歌引人注目、具有代表性。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虽多样化,但客家山歌仍处于濒危状态,客家山歌的振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更是一个战略发展研究课题。注重客家山歌与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间的联系,将客家山歌纳入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强化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关联性,确定保护重点,加强项目保护,加强政策研究,建立保障机制,将客家山歌进行综合性研究、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浅谈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山歌是客家优秀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山歌文化日益呈现边缘化的趋势,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赋予客家山歌新的生命力,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模式主要有家族的传唱传承、民间艺人的演唱传承、专家学者的研究传承,可通过建立全民参与的保护机制,对客家山歌加以创新保护、对客家山歌文化载体的保护、鼓励山歌走向市场等途径,对客家山歌文化实行保护和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梅县松口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与演唱特点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县松口客家山歌,是中国著名民歌客家山歌中的典型代表,已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原腔的松口客家山歌旋律委婉、抒情、高亢,唱腔多种多样,在嫩软的松口话演唱下,更显其艺术特色。其对梅县松口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与演唱特点进行分析,探索梅县松口客家山歌的唱腔特点及演唱特色,就其总结传承松口客家山歌的演唱艺术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靖安客家山歌是江西最具地方性的民族民间山歌代表之一,这种流派的山歌综合了中国黄河流域汉族民歌的传统音调和当地少数民族的独特唱腔,通过代代相传、演化,形成了如今独树一帜的靖安客家山歌.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客家山歌风格变化的差异很大,呈现多样化特征。从产生的地域和文化背景来看,客家山歌具有北方民歌遒劲刚健的风格;从客家人生存环境看,客家山歌表现出婉约柔曼的南方民歌风格特征。客家山歌多样化的风格特征,与它所受的文学、语言、环境以及客家人的心理格局、情感表达方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广东客家山歌的概况和艺术特征。艺术特征有客家山歌语言特征和音乐特征。特别是客家山歌中衬字、衬词和装饰音的巧妙运用,使客家山歌旋律优美、音韵绕绕。  相似文献   

10.
广州的越秀山多年来活跃着客家山歌的表演活动,形成了广州的一大人文景观。客家山歌本是产生于乡村的民歌艺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进入大都市,存在于都市中的客家山歌既保持了传统的自娱性和民众性特质,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他娱性、时尚性特征以及新时代的特点。它的存在一方面促进了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身处异地的客家人的文化归属和故乡情结。  相似文献   

11.
南宋时期,客家民系形成于以汀州为中心的客家大本营地区。宋代汀州的陆路通道多,但多不通达。由赣入闽必须翻越武夷山的众多隘口;通往福州之路沿闽江边而行;通往漳州之道至南宋才被利用;通往梅州之道则"败不复修"。汀州的道路对闽西客家社会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南宋时期,客家民系形成于以汀州为中心的客家大本营地区。宋代汀州的陆路通道多,但多不通达。由赣入闽必须翻越武夷山的众多隘口;通往福州之路沿闽江边而行;通往漳州之道至南宋才被利用;通往梅州之道则败不复修。汀州的道路对闽西客家社会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客家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有着旅游开发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试从客家民俗与旅游的关系、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内容与评价以及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民间故事与法律同属人类精神生活,只是不同侧面,但关系密切;客家民间故事是民间法研究的重要对象,对客家民间故事的研究有助于当代法律建设。  相似文献   

15.
古代汀州是客家族群的重要发源地。汀州地区的文教发展对客家族群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宋代,汀州的文教处于大发展时期。宋代汀州教育机构设置完备,以地方官学为主,州有郡学,每县均办有县学,还设有贡院和五处贡士庄,此外还有三处书院和二所私人讲学读书处,反映出在经济落后的条件下,地方官员对当地教育的重视。汀州在福建属于最晚开发的地区,地理环境山峻水急,国家权力无法完全控制汀州社会,因而把教化当作重要的辅助手段。汀州完备的教育机构对汀州社会风气的改变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打支山歌过横排》的音乐特点 ,以及它对赣南音乐文化所起的作用。并对“哎呀嘞”进行了详细的诠释 ,提倡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对赣南客家山歌音乐的传承  相似文献   

17.
"紫金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紫金山歌"留有楚音的遗韵;"紫金山歌"载有山民的心韵;"紫金山歌"创有独特的腔韵。挖掘与整理"紫金山歌",保护与培养"紫金山歌"的传承人已是迫在眉睫。要使"紫金山歌"在传统遭遇现代的今天得以传承和发展,应该依托政府与相关专业研究单位,依托教育与本土的大、中、小学校,依托社会传媒与文艺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客家婚姻形式、婚恋特色,客家情歌反映的客家婚姻习俗、爱情观等方面对客家婚恋习俗文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现代都市社会的一个典型复杂的文化表征,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通过对十几年来国内研究者对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研究成果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旨在对进一步推进其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客家民间文学是客家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研究。客家民间文学内涵丰富多彩,它一经诞生就与客家劳动人民结下不解之缘。通过研究可以知道客家民间文学是如何存在和发展的,又是如何指导与支配客家人的生存与生活方式的,从而深刻领会客家民间文学与客家人文精神的密切关系和对它研究所具有的较强社会功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