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曹辛华教授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诗词学研究。在词学文献研究、唐宋诗词研究、现当代词学、民国词史研究等方面有了不少创获,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曾教授于科研主要创新之处有:  相似文献   

2.
明代是中国词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词韵、词谱之家专书,自明代始;明人编集的词选甚多,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毛晋《宋六十名家词》尤堪称词学构建的大工程;明工词学批评在词史观、体性论、主情说三个方面均有创辟。  相似文献   

3.
邓建 《天中学刊》2012,27(6):11-13
刘尊明和王兆鹏合作的新著《唐宋词的定量分析》将定量分析引入词学研究,来印证已有结论、纠正认知偏差、揭示研究路向,构建起定量分析的研究范型,使悠久的唐宋词坛与词史呈现出计量化、数字化的新风貌,为词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路数,拓展了词学研究的视野和空间。此外,该书虽以定量分析为特色,但其研究行为实际上已经大大超出了单纯的定量分析,书中处处可见作者深入的理论思考与审美探求。  相似文献   

4.
在如今学术界对“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已不再像上个世纪那样热衷的背景下,读到刘尊明和甘松两位先生合作撰写的新著《唐宋词与唐宋文化》(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以下简称“刘著”),既获益匪浅,也感触良多。早在十几年前,刘尊明先生就开始尝试词学研究的“文化观照”,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不仅在唐宋词文化学研究方法的探索上依然执著无悔,而且还带领弟子一起在唐宋词与唐宋文化相互关系的研究上做出了拓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5.
<正> 1994年10月18日至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和湖北大学中文系在湖北襄樊市联合召开《中国二十世纪词学研究走势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李国选、余毅恒二同志,两人因故均未能参加.这里发表的是(?)寄出并在大会进行交流的一份书面发言稿.词学,是以词的各种形态、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其内容包括.词的音律,词的体式,词的格律(包括结构、句式、声韵),词的应用,词的起源、演变、发展和流派(即词史),词籍的整理(包括辑佚、校勘 考订等),词的创作理论,作家和作品的评论,作品的注解.等等.近百年来,词学研究虽有起伏、曲折,有时还受到阻碍、排斥.但是,由于词学研究者的努力,已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出版了较多对词学研究极有贡献的专著,如唐(?)(?)的《全宋词》.任二北的《敦煌曲校录》、《敦煌曲初探》,夏承焘的《唐宋词人年谱》、《姜石词编年笺校》,龙榆生的《唐宋名家词选》、《唐宋词格律》,邓广铭的《辛稼轩词编年笺注》、《辛稼轩年谱》、《辛稼轩传》,李一珉所校《花间集》,王仲闻的《李清照集校注》.曾昭岷的《温韦冯词新校》,王兆鹏的《张元干年谱》,刘永济的《词论》,陈迩冬的《苏轼词选》,邱琼荪的《燕乐探  相似文献   

6.
薛泉 《海南教育》2013,(12):62-63
<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唐宋人选唐宋词》,对词学研究无疑是一重大贡献,也是词学界一大幸事。此书包括《云谣集杂曲子》、《花间集》、《尊前集》、《金奁集》、《梅苑》、《乐府雅词》、《草堂诗馀》、《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兴以来绝妙词选》、《阳春白雪》、《绝妙好词》10种,编纂体例仿效《唐人选唐人诗十种》。这10种词选"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在中国词学史上,创造了诸多‘第  相似文献   

7.
《成都师专学报》2008,(2):F0002-F0002
《唐宋蜀词人论丛》,张帆教授著,巴蜀书社2006年出版。本书是从巴蜀地域角度切入,研究唐宋西蜀(或生于蜀或与蜀地有关)词人的词学专著。  相似文献   

8.
李明华 《天中学刊》2010,25(3):76-78
刘尊明和甘松两位先生的<唐宋词与唐宋文化>尝试运用"文化学"的理论方法来考察唐宋词与唐宋文化的关系,在对唐宋词进行文化学研究的过程中,注意将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历时态描述与共时态观照相交错,既有理论阐释、审美观照,又有实证研究、定量分析,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颇具方法论的启示意义.该著作建构了一套历时态与共时态相交错、通过划分不同文化层次来考察唐宋词与唐宋文化相互关系的研究模式,较好地处理了文学与文化的双向互动关系,在唐宋词研究方法的运用上堪称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9.
谢应芳词的艺术特点表现在三方面:一、在语言上具有平实及散文化特点,不同于唐宋词语言的典雅和力避散文化;二、表现出表达方式的议论化与叙事化倾向,不同于唐宋词多用描述性语言;三、整体上显得自然、平实,表现出非艳丽的风格,不同于唐宋词的艳丽风格。其词整体上表现出非艳丽的风格是因为在内容上以言志为主,不同于唐宋词以抒情为主。  相似文献   

10.
受“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影响,表现男女之情的词作也成为词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对于超出这一范围的其它题材的词作,历来的研究者大多重视不够,因此,相关的研究也相对冷清。咏史怀古词是唐宋词中非常重要的一类,20世纪以来对这类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关注的重点尚停留在部分名家、名篇及一些个案问题上,在面的拓展和点的深入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学者们通力合作,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