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动员赛和体重的误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通过长时间随运动队的调查发现,在和理竞技运动员寒前实际降体重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它们包括不合理地设置重目标和不适当地运用某些降重方法方法,本在查阅献的基础上对这些误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对运动员赛前科学便理地降体重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赛前训练节奏对男子柔道运动员控降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柔道运动员赛前训练中对控降体重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赛前训练起控制作用的个人得意技、力量练习、耐力跑和实战练习进行训练节奏的合理调控,使4项主要训练手段在赛前不同训练时期达到最高峰,保证赛前降体重安全、准时,提高竞技状态。此项研究对柔道运动员赛前训练的贡献主要为:1)首次提出柔道运动员赛前波浪式降体重模式,1周内体重可以有波动,赛前不苛求运动员每日降体重;2)突破柔道运动员赛前降体重的常规,通过赛前训练节奏的调控,配合节食、控水等措施,达到运动员安全降重。  相似文献   

3.
女子拳击运动员赛前控、降体重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参加2003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的114名运动员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进行了赛前控、降体重的调查。赛前两周控、降体重的运动员占全部调查对象的43.86%,平均降体重5.57%。结果显示:运动员赛前两周降体重对运动成绩是有直接影响的,降体重多的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远远低于降体重少的及没降体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研究摔跤运动员安全控降体重的方法,本文对我省摔跤运动员在赛前安全控降体重的安排和做法,以及运动员的赛前状况和比赛成绩进行了整理、归纳与分析,阐述摔跤运动员能否科学合理地控降体重,对其运动成绩、身体素质和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古典跤属于按体重分级别双人交手对抗项目。赛前科学降控体重是比赛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山西省古典式优秀摔跤运动员进行降体重监控的研究,以人体成分、生化指标来监控降重过程,给教练员提供科学调控赛前训练负荷,合理运用营养补剂,促进运动员机能恢复提供客观依据,以减小降体重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曹康育 《山西体育科技》2002,22(4):15-15,17
本文针对摔跤运动员赛前降体重的问题,阐述了摔跤运动员赛前减体重应合理的、科学的按计划进行,通过测定体脂百分数,来预测降重,根据热量代谢负平衡的原理,制定合理的训练与饮食计划,参照皮脂百分比下降情况,评定降重效果。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辽宁省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赛前采取快速降体重和慢速降体重的身体成分与主观感觉进行监测,比较两种不同降体重方法对运动员身体成分和主观感觉的影响,以期为摔跤运动员在赛前科学降体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举重运动员赛前体重控制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琦望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6):725-726,724
举重比赛是按运动员体重级别进行的,如何科学有效的控制运动员赛前体重,同时,又不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发挥,是举重界一直关心的问题。因此,提出合理的赛前快速减体重的方法为运动员的成绩能更稳定的发挥,教练员在赛前及时了解,掌握运动员降体重后对体能的影响提出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桑那浴”是用湿热蒸汽浴身,具有多方面用途,被称为“养生健美之宝”。桑那浴用于参赛前运动员降体重测定的报告,目前国内尚不多见。国内运动员赛前体重超标准,通常用药物速尿方法降体重和大运动量出汗加上控制饮食的降重方法。这些方法常常给运动员身体机能带来副作用,而且不易掌握。如何选择既简便易行、又能客观反映降体重的测定效果,则是教练员和参赛运动员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近三年来对我省拳击、摔跤、柔道等项目的参赛运动员赛前降体重记录分析,初步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举重竞赛是按体重的大小来分级别进行比赛,因此降体重是比赛中的关键环节,不合理的降体重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伤害,使运动能力下降,对比赛成绩的发挥有很大的影响,提出合理的赛前快速减体重和比赛期间营养补充的方法,为运动员的成绩能更稳定地发挥,教练员在赛前及时了解、掌握运动员降体重后对体能的影响和比赛期间的营养补充,提出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减体重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总结了国内、外运动员减体重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运动员理想体重的确立、减体重的生理生化理论与方法、减体重的适宜幅度及其对运动员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运动员在减体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减体重的原则和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1届全运会武术散打八强比赛中男运动员的摔法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摔法技术的使用数量随体重级别的增长而下降;87.5kg以上级运动员抗摔能力最差,50kg级运动员抗摔能力最强;各级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摔法失误情况,尤其以67.5kg级运动员最为严重;比赛中运动员普遍采用发力点多的靠身类摔法技术,而只有一个发力点的借势掀底类摔法技术运用很少。建议:训练中大级别运动员要加强抗摔能力训练,各级别运动员都要提高摔法训练质量,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减少失误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谈访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辽宁省古典式摔跤队42名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易发部位、常见损伤及损伤原因等方面探讨运动员运动损伤对训练水平的影响,并提出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建议,为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更好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散打队运动员减体重期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了解上海市散打队在赛前减体重期间的膳食营养状况,以指导运动员在减体重期间合理膳食及科学减体重提供依据,对上海市散打队15名队员在减体重期间的膳食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降体重期间,运动员普遍存在膳食总热量摄入偏低,糖和蛋白质摄入不足,脂肪摄入过多,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膳食制度不合理,三餐热能分配及加餐不合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罗智  龙国强 《体育学刊》2006,13(6):111-114
从指标模型、权重模型与均值模型三维勾画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形态模型。结果表明,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各形态指标可分为肌肉质量因子和体型因子两类;权重模型显示出髂宽、髂宽指数和克托莱指数最能反映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专项形态特征,体现出“倒三角”的体型与发达的肌肉质量符合举重运动员的形态要求。同时,均值模型显示,不同重量级别之间,体型因子各指标的差异不如肌肉质量因子明显。另外,随着重量级别的提高,优秀举重运动员专项形态适合运动员举起更重的杠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高校2010年度校运动会上,各个项目前八名男子运动员与在校二级高水平运动员体成分进行比较,旨在找出某些规律性特征,从而为运动员科学选材、有效控制体重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国家男子藤球队队员为研究载体,选取16项专项运动机能指标,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分析探讨高水平藤球运动员专项运动机能特征。结果表明:影响藤球运动员专项运动机能的主成分为核心力量因子、灵敏与速度因子、耐力与速度因子、弹跳因子、柔韧因子,权重比值约为3选:3:2:1:1;降维分析前后,统计学意义上具有差异性的指标分别有五项、七项,表明数据内涵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辩证的看待问题,才能更好的服务于运动训练;根据共线性理论,发现某专项素质中的优势,能够有效搭建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省市运动员参加伤残保险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我国运动员参保的只有32.2%。经济发达地区和部分体育大省运动员参保比例相对较高。一线运动员参保较多,占76.1%,二、三线运动员参保的分别为40.7%、21.5%;在参保的险种上,经济发达地区和体育大省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运动员没有区别,都局限于医疗保险、伤残互助险、意外伤害险、劳动保险和商业自主保险等有限的险种上。  相似文献   

19.
影响中外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扣球高度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扣球高度是反映排球运动员弹跳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以2004年奥运会获得前六名的72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优秀女排运动员扣球高度的年龄、体重、身高、克托莱指数诸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寻求各因素对扣球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