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算法设计与分析"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门课程需要使用计算思维进行工程实践,但是学生的计算思维还不够强;课程本身工程实践性较强,需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学需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试考核和课外活动四个教学环节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认证为例,探讨具有石油石化行业特色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的主要特征,构建"测井工程—测井解释—钻井工程—地面工程—数据传输通道—地面测控系统"六位一体的复杂工程问题体系,并将复杂工程问题与非技术因素的各要素布局到相应的教学环节中,以课程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平台,以课程竞赛和产学研合作为两翼,坚持四年培养不间断,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贯穿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以期使学生达到基本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知识、意识、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3.
针对"液压传动"课程的特点与教学实际,着眼于培养学生工程思维的习惯,提出将工程思维融入的"液压传动"课堂教学;分析了工程思维的特征以及工程思维融入液压传动课堂教学必要性与现状,从注重用多维信息激发学习兴趣、注重液压原理的透彻讲解、将工程问题渗透于教学过程等方面,探索了工程思维融入液压传动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形成适合课程特点的有效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目标是探究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教育网络工程方向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教育技术学专业现行培养方案与实际就业情况,得出教育技术学专业主流就业方向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和高校信息中心,需要具备网络技术能力;通过分析,得出教育技术学的技术组成主要应包括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前两者已在教育技术学中得到体现,而网络技术在教育技术学培养体系中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通过分析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过程,得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是沿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主线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包括数字媒体技术和网络工程技术;通过分析教育技术学开展网络技术方面课程的现状,得出部分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已开设网络技术方面的课程,但课程开设不足,特别是网络硬件方面。基于以上原因,教育技术学应将教育网络工程纳入培养体系,作为新的发展点和专业方向。本文最后给出建立教育网络工程课程体系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医学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涉及多学科而又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的新兴学科,其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但理论性强、难懂且不易掌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协作能力、创造性思维培养、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方面探索教学改革方案,以帮助学生在牢牢掌握科学、数学和工程基础知识的同时,契合未来工程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计算思维是当前国际计算机界和教育界较为关注的、涉及计算机本质科学和课程核心价值的重要概念。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及技术的飞速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上都呈现出不稳定性,课程的核心价值有待进一步明确。计算思维概念被明确提出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成功引入,为确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提供了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全面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促进小学科学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学习的提升提供比较直接而又丰富多彩的环境和教学工具。"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信息技术也以它的形象性、高效性和直观性等优势广泛地被应用到小学科学课堂的日常教学中。这形成了对传统教学的巨大冲击和挑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小学科学  相似文献   

8.
在新工程教育的背景下,创新工程教育的内容以及方式与手段都将是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内容。该论文基于面向能源与动力工程类专业的工程材料教学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构建能源与动力机械、材料和系统科学的跨学科"学科串"的学习方式、以"可持续材料与能源体系"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强化学生解决能源与动力系统未知与复杂问题的思维,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图谱的工程教育前沿成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科学计量学中的作者共被引方法及可视化技术,对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10个期刊进行了科学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研究存在3个主流学术群体,其研究主题主要分别围绕"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教育"、"工程心理健康教育、工程社会实践教育、工程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工程课程理论"、"电气力学、晶格动力学、固体物理、电工学"等方面。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8):195-198
分析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现状,其无法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重新设计课程实验,以设计二型系统瞬态响应实验为例,说明新实验方案能够使学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表达工程领域问题,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新方案在实际中得到应用,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新工科建设对于提升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材料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学习特点,深入分析了专业选修课教学在新工科背景下面临的主要挑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提出教学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与教学方法的实施技巧,调动信息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设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提高学生利用专业选修课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Engineering education has traditionally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skills and knowledge. Nowadays, the need for educating engineers in non-technical skills, such as reflective thinking, is being recognised internationally.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socio-cultural impacts of technology be studied together with the technology itself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awareness modules into advanced technical courses, providing a venue for students to exercise their reflective thinking skills in the context of technologies that are of interest to them. The paper pres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essays of senior year engineering students on the socio-cultural impacts of computer vision technologies. It provides insights on the themes that are of interest to the students and on the student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relating to their reflective thinking abilities. Similar modules would apply well to other advanced courses in th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to help contextualise technology and enhance the reflective abilities of engineering graduates.  相似文献   

13.
工程思维和设计思维是新工科建设活动中的基本思维.通过对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专业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等新工科建设活动中设计特征分析,提出在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中应重视工程思维和设计思维的融合,即"工程设计思维",体现新工科课程体系的创新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在新工科课程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对学习者工程设计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工程管理类专业一般包括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在当前信息时代的观念与技术的冲击下,工程管理类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日益迫切。高校作为BIM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基地,应积极探索BIM技术融入专业教学的模式。本文基于工程管理类专业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法规4大平台课程体系,探索单独开设BIM课程,多课程融合和毕业设计等模式进行工程管理类专业BIM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为高校BIM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异步电动机重合闸过程,提出解决合闸过程中冲击电流过大的方法,以此为模本设计异步电动机重合闸实验,开发工程技术性的新类型电机实验。该实验的实现过程从实际的电机工程应用技术出发,按工程需要模块化地揉合相关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性综合思维能力,有益于培养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强、动手能力高的应用型优秀电气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土建人才在工作中适应力尚较弱,缺乏自我更新能力,显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足。土建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为创新性思维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高职院校土建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措施有: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结合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将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目标渗入课程教学;提高土建人才的双语能力;提高土建人才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地质工程专业领域所面向的工程地质问题日益复杂,文章以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探讨新形势下地质工程专业岩矿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及其相关对策。通过学情分析,基于OBE教育理念,强化未来需求导向,结合本校专业建设特色,首先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强调“地质过程—力学机理—工程技术”三位一体的学术理念。在此基础上,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和教学质量监督等多方面对岩矿类课程组进行了针对性的探索性改革,力图培养学生的地质素养、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同时可为其他院校岩矿类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贯彻"直面市场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的指导思想,在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智能仪表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和实践环节中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系统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参加社会实践,感受职场深浅.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化加工技术的发展,工程训练作为大学生实践教学的中心环节,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也需要不断地升级和完善。从项目驱动角度出发,结合激光内雕加工方式的特点,对现有激光加工工程训练模式进行改进,将教学组织过程类比为项目实施过程,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和操作加工设备,而且能够根据项目中的问题,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增强大学生对工程训练的理解,提高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同时也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政入课堂是有效方法,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理工类课程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该文以工程光学类课程为例,对理工课程的思政教育方法进行探索与实践,对思政脉络、教学手段等进行介绍,并总结课程实施的经验与体会,可为其他理工类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