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换位思考法”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教育人们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么,生活中便少了许多责骂、埋怨和勾心斗角。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是“让孩子设想自己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某一历史人物,以此‘角色’来想象、推断事物发展的可能轨迹的一种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换位思考法”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教育人们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样,生活中便少了许多责骂、埋怨和勾心斗角。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以此“角色”来想象、推断事物发展的可能轨迹,也是一种很有益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换位思考法"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教育人们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其实,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效果也很不错.  相似文献   

4.
"换位思考"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启迪人们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相似文献   

5.
"换位思考法"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教育人们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样,生活中便少了许多责骂、埋怨和勾心斗角。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以此"角色"来想象、推断事物发展的可能轨迹,也是一种很有益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转变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的学习方法,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从而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就尝试运用了一些新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管理学中有一种思维方式叫做“换位思维”,笔者将这一思维方式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收到了意料之外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是教师的普遍感受。同时,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转变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的学习方法,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从而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我试着把"换位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引入语文阅读教学,并意外地发现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因为它可以把学生领进一个远比文章内涵更丰富、更广阔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正>"换位思考法"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教育人们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袁静老师首先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并定义为这是"让孩子设想自己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某一历史人物,以此‘角色’来想象、推断事物发展的可能轨迹的一种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9.
陶忠华 《云南教育》2002,(13):24-25
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关于阅读”中明确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学中,我们只有用活教科书,抓住教学的切入点适时有效地指点,才能正确处理“牵”与“导”的关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如何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呢?1.抓住课题作切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多数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有的课文题目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  相似文献   

10.
语文的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它是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积极主动地吸纳各种外来知识的过程。通过语文的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美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阅读对于人们的影响以及阅读对一个人心灵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记忆力,目前已越来越为广大语文教师所重视。因为,记忆是学习的生理基础和必要条件,人类对于知识的积累全靠记忆。在“语文”庞大的知识体系中,有许多知识是非记住不可的。记忆力是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基础,是智力活动的仓库。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阅读教学具有情感性、形象性丰富的长处,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切实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呢?一、质疑问难,鼓励创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是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阅读文章,在阅读中产生疑问,而疑问又促进其进一步思考、探索、解决疑问。这就是一个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反复循环的思维过程。而且提的问题质量越高,问题解决得越好,人的思维越具有创造性。比如教《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中写到西沙群岛的海中“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  相似文献   

13.
钱胜军 《学语文》2007,(1):11-12
语文教学的目的有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即文化要素和能力要素。所谓能力要素就是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其核心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张志公先生曾说:“阅读不仅仅是学习和继承前人或他人知识.它还影响到人类社会现实的和未来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阅读曾经是人们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在新世纪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中.阅读教学.特别是现代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显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文本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借助同课异构研究,旨在探讨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本文对同一篇课文的两种不同教法进行比较,并从文本阅读,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方面进行简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思考:以文本细读促领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散文阅读需动静结合.  相似文献   

15.
文本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借助同课异构研究,旨在探讨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本文对同一篇课文的两种不同教法进行比较,并从文本阅读,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方面进行简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思考:以文本细读促领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散文阅读需动静结合.  相似文献   

16.
早在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指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从倡导“开展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感训练”起,至今已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在新旧世纪交替的今天,随着我们对语文教学的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人们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必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它的培养是何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正在渐渐地进步和发展,新的知识和信息正在大量地被人们接收,但是无论人们怎么变化和或得了多少新的知识,母语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也是不能少的,语文是人们认识和学习母语的重要一环,高中语文对世界有自己看法的高中生更重要。因此,高中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和丰富学生的思想。语文阅读对语文的学习十分重要,只有很好地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这就需要学校开展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8.
雷天亮 《教育艺术》2007,(7):80-80,79
"换位思考法"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教育人们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相似文献   

19.
早在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指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从倡导“开展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感训练”起,至今已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在新旧世纪交替的今天,随着我们对语文教学的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人们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必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它的培养是何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教育创新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将改变传统的教育思维,从"理念、行为、方法"等角度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开放式阅读形式创新阅读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换位思考方式增强师生之间的互通性,由此建立起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进而推动我国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实现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