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劳动合同法》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分析论证了我国当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二00八年九月十八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而二00八年一月一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结合《条例》和《劳动法》的上述规定,可以概括为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或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  相似文献   

3.
流动人员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个人择业自主权和单位用人自主权的逐步落实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是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组部、人事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二条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指:(一)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二)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高校建立编制外聘用人员档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编制外聘用人员的结构、档案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旨在促进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的构建,维护编制外聘用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高校人事档案工作,为高校的改革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陈燕鹤 《大观周刊》2012,(47):87-87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旨在对当事人双方的利益进行平衡,同时将重点放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劳动合同法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和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制度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此之中,劳动合同解除权是《劳动合同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解除权的行使对双方的切身利益都能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是极易引起矛盾和纠纷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该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用工一个月,就必须签订书面合同.用人单位临时性用工也应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各种社会保险,享受有关的福利待遇.编外人员"临时工"的称谓已被"合同制职工"所代替,《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1].档案部门作为信息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情报服务部门,也应该紧跟社会发展需要,对档案工作做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应加强对合同档案的管理.因为根据新法的规定可以看出,合同档案管理的好坏不仅将直接影响到劳动力使用成本,进而影响到经济与社会效益;而且它的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对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崔启顺 《兰台内外》2023,(24):50-52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就业观念转变等,人口资源要素流动加快,迫切需要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本文对比分析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2021年)相对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1996年)在结构和内容上的新变化、新特点,并就进一步抓好新规定的贯彻落实,提出相关意见建议,为流动人员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促进人才要素顺畅流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法》有利于调整利益格局。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降低,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从劳动力市场中去寻找。目前我国劳动力正从无限供给走向有限剩余,这为实施《劳动合同法》提供了  相似文献   

9.
鲍丹 《山西档案》2004,(1):33-33
人民网太原 2月 2 4日电记者鲍丹报道 :山西省今年将加大企业工会组建力度 ,凡与用人单位确立了劳动关系或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由工会进行实名登记 ,并作为会员发展对象。山西省省工会要求 ,每个企业都必须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实名档案 ,省工会将据此对全省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同时 ,工会会员变动工作单位时 ,也应及时转接会员关系。工会有权监督企业依照《工伤保险条例》 ,把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使进城务工人员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据了解 ,今年山西省将重点关注新建企业、重大项目工程、社区、农村的工会组织建设 ,最…  相似文献   

10.
李辉 《新闻世界》2011,(9):291-292
《劳动合同法》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宗旨,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企业在实施该法的三年多时间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劳动合同法》未能得到正确全面的贯彻落实;少数法律条款无法有效执行;短期内部分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少数企业的侵权行为更加隐蔽等。  相似文献   

11.
袁勇 《档案管理》2013,(1):28-29
现有规范性文件对人事档案的转移期限规定不一致.根据《劳动合同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事争议案件的司法解释,有效的入事档案转移期限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确定,即工作关系解除或终止之日起15日内.  相似文献   

12.
从《劳动合同法》的视角看档案的维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雄 《档案学研究》2008,22(2):26-28
本文从<劳动合同法>的角度,就<劳动合同法>与档案在职工维权中的功能作用、<劳动合同法>立法的背景、目的,结合具体案例就劳动双方发生纠纷时,劳动者如何利用个人档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加快完善职工档案管理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用人单位职工档案的管理,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动用人单位职工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建设,青岛开发区档案局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依据《劳动法》、《档案法》及省、市职工档案管理有关规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职工档案管理的通知》。  相似文献   

14.
邓绍兴 《档案》2008,(1):52-54
所谓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样式。我国的千部人事档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已有着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千部档案管理模式萌生于民主革命时期,建国后逐步建立与完备,即在各级政府机构和其他公有企事业单位的组织、人事、劳动(劳资)部门下建立人事档案机构(处、科、室、信息中心等)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在职与离退休人员的档案,为组织、人事劳动部门服务。工人档案稍晚一些,它是按照千部档案的标准形式建立的。这种单一和内向的管理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对企业、事业职工(员工)档案的管理要求过高过严,但效果较差。近年来,人员流动大潮的兴起,企业改制的推行,忽视了职工档案的管理,出现了材料收集不全,转递不及时,自带档案,用人单位不看档案,制度废弛,以及虚假档案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新闻由头】国家劳动保障部选择上海作为其在全国推广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宣传的第一站。上海市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有关人士昨日提醒劳动者,要警惕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前,对企业老员工的大规模减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日益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据统计,中国农民工的数量,已超过了传统上由城镇居民构成的产业工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已占企业员工总数的近60%。目前全国流动外来务工人员总数已经超过一亿,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必然会带来非农产业对这类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进而表现为对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财、物的再配置和重新组合,尤其是人才的合理流动,对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巨大促进作用。随之带来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问题也亟待解决,以期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1.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的混乱。为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1996年中组部、人事部联合颁布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是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称谓。主要指“80后”、“90后”农民工。通过此次在福州地区开展的对新生代农民工及其权益的调查,充分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需要和权益受侵害的现状。通过向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普及《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增强其维权意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切实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  相似文献   

19.
搞好高校劳动和社保档案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高校劳动和社保档案建设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世界》2008,(4):6-8
《劳动合同法》实施已有三个多月了,围绕着这部法律实施前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劝令员工辞职风波将它推上了风口浪尖,来自劳动者方面的担忧显现出来,企业主也多有抱怨;更多的人则对劳动合同法寄予希望,期盼着劳动合同法真正“硬”起来,扭转“劳弱资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