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尹立东 《上海集邮》2005,(12):33-35
建国初期,邮政总局规定国际业务邮戳的地名可保留洋。新疆沿用原中华邮政的汉英戳,如迪化戳下格为“TIHWA”(图1),有的还加注了少数民族语“URUMTSI”(图2)。  相似文献   

2.
读《1993中华全国集邮展览获奖邮集赏析》下册谢伟景先生的《新疆邮政史(1880-1940)》,萌发了兴趣,也来谈一件“洪宪”的新疆实寄封。 这是一件由新疆寄山西的挂号封,贴北京一版帆船“限新省贴用”偏“限”字邮票3分横双连及l0分单枚,符合当时的邮资(与各省互寄平信6分,挂号费10分)。销票戳为英汉腰框式,地名“古城子”(即奇台县),时间为宣布取消帝制的前一天:“(洪宪)元年三月廿一”(封背所写“二月十八日”是同一天的阴历),中转戳也为英  相似文献   

3.
50年前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新疆迪化市(现乌鲁木齐市)邮电局刻制纪念邮戳一种(见图),戳径40毫米。此纪念戳与北京及其它城市当年的纪念邮戳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北京戳年月日数字为小写,有局所代号,五角星显得小一些。而新疆迪化戳的年月日与数字上下并列,并多了一个“时”字。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件1910年由湖南长沙兵备处寄北京陆军部挂号回执大型官封(如图),贴蟠龙邮票4分及1角各1枚,合计14分,符合两个单位重量挂号回执信函的邮资要求。蟠龙票上销"R"字挂号戳,另盖长沙南门分局中文挂号戳,信封背面销"北京庚戌七月初三"干支戳。信封上没有寄出日戳,可从背面寄信人手书"宣统二年六月二十六日"推测,邮程约7天。  相似文献   

5.
购买邮票证明单是邮政营业窗口应用户需要,作为报销证明而开具的一种邮政凭据,属于邮政单式。在“文革“时期的“红海洋”中,各地方邮政部门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气候,自行设计,印刷了“购买邮票证明单”。以本人收集的品种来看,大致可分为语录型(图1),广东广州,销戳1969年3月6日);指示型(图2,江苏南通,销戳1969年7月14日);题词型(图3,北京,销戳1969年1月23日);祝寿型(图4,浙江杭州、销戳  相似文献   

6.
建国之初,邮政日戳包括火车邮局戳依然沿用“三栏式”点线圆戳,直到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颁布“邮业字第52号通知”,决定自1957年1月1日起启用“腰框式”邮政日戳(含火车邮局戳)。“腰框式”邮政日戳由五部分组成,而规范款式的火车邮局戳占其四个部分,其布局如下: (图1) 一、上半环内刻有戳名(也称邮路区间),戳名一般是由邮路始终两站各取一字而命之,再加“火车”二字组成戳名。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峨眉山邮票发行60周年,峨眉山市邮政 局于2004年11月16日启用6枚风景日戳,戳名分 别为报国寺(戳号1)、雷音寺(戳号2)、洪椿坪(戳号 3)、洗象池(戳号4)、卧云庵(戳号5)、金顶(戳号6),  相似文献   

8.
上海浦东新区金桥邮政支局(邮政编码201206)于2001年1月10日换用欠资戳,旧戳用至前一日,新旧两戳规格相同,都是40×25双圈椭圆形,唯新戳"分"字刻在戳上,旧戳金额数字及单位都须手写,而图示尾日盖用的旧戳下环文字已模糊难辨。  相似文献   

9.
信息直通车     
《集邮博览》2003,(1):35-35
国家邮政局于2002年8月20日发行《中国古代科学家(四)》邮票一套4枚,其一即为宋代科学家苏颂。8月20日,厦门市同安区邮政分局刻制多枚相关纪念截,宣传戳。福建厦门市邮政局刻制“中国古代科学家(四)”纪念邮戳,由卢音先生设计。戳径28mm,圆形。同日,济南市邮政  相似文献   

10.
1888年3月22日(光绪十四年二月初十),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台湾创办现代邮政。1885年底大清海关邮政开始发售小龙邮票,后来为刘铭传加盖了“台湾邮票”。可是刘铭传“有意改良印刷粗劣的邮票,因而经由英国领事馆的中介,向伦敦制订了一种新式邮票(见《邮展选粹》第492页)。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国时期的北京与南京政府,曾于1921年、1936年和1947年,先后发行了三套关于中国邮政开办的纪念邮票。纪念的历史事件,均指1896年3月20日(清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初七日)光绪皇帝在总理衙门“议办邮政”的奏折上朱批“依议”的这件事。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0月9日是第33届世界邮政日,各地纷纷刻制纪念邮戳和宣传戳呈一组绚烂的邮花。上海刻用带宣传戳的试机邮资机戳,加盖在邮件空白处,颇具特色的是:左部宣传戳为上弧下横形文字“庆祝第33届世界邮政日/邮政一帮您拓展新天地”;日戳与邮资戳之间有三竖  相似文献   

13.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8,(3):70-71
每一枚戳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年春节在二月中旬,所以第3期的编辑工作在年前就基本告一段落了,在整理这一期戳趣园的稿子时,发现不少有时效性的戳还是岁末年初的,不过,邮戳记录事件,什么时候都不晚。先给大家奉上一套“大戳”,这是2月16日,也就是正月初一推出的“山东邮政戊戌年春节拜年纪念邮戳”(图1),一套20枚,“大戳”之称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14.
1921年起中华邮政开办航空邮政。1931年12月13日沪迪航线首次试航,22日下午到迪化(今乌鲁木齐)。该机于1932年1月8日返航,13日抵达上海。此后又进行了一次试航。1932年12月15日正式开通沪迪航线,搭载邮件。定期于每周二从上海、迪化对飞。1933年12月15日盛世才以迪化不宁为由停飞了这条航线。在此后的几年中,  相似文献   

15.
秋实 《集邮博览》2003,(1):30-30
邮政副戳是邮政部门对邮件业务处理时加盖的特殊戳记。邮政副戳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有的垂手可得,有的稀少难觅。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由此引发海湾危机;1991年1月17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  相似文献   

16.
1896年3月20日(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初七),清朝皇帝光绪批准建立国家邮政。从这一天起海关试办邮政在名义上改为大清国家邮政。自1897年起,随着清代货币改革,邮费计算也从银两制改以银元计。当时规定:中国境内第一邮资(即"各局就地投送界内)起重为1分;第二邮资(即"各局互寄")起重为2 分。到1903年,邮资改为第一邮资为1/2分,第二邮资为1分。  相似文献   

17.
据笔者所知,邮政总局曾规定从1989年1月1日起,邮政快件纳费一律由贴邮资签条改为贴邮票。但同年2月16日,福建福州3支局却使用邮政收寄机盖邮资戳(见图)。  相似文献   

18.
(一)航空邮递戳(2)飞艇飞机试航指示戳1920年5月7日,北京至天津间开办试航,天津邮政局刻用了“中华邮政飞艇寄递”圆形试航邮戳。图⒀为“午前”、图⒁为“午后”,该戳外圈为钟点图形,可转动使用;另外还刻用了中英文对照排列的“中华邮政由飞艇寄天津至北京”矩形全文字飞机(“由飞艇寄”实际还是由飞机寄递,戳中英文也是飞机,系海德利·佩奇飞机)(图⒂)。  相似文献   

19.
1967年1月1日和2月10日,原湘潭县韶山冲邮电支局启用一种邮资已付戳,戳上刻有毛泽东旧居图案,共计20枚,编号(1)-(20)(见附图)。这是我国历史上一套特殊的邮政日戳。现将它的启用始末、使用情况介绍如下,以便让它在我国邮戳史上有个正确的地位,让邮人了解这段特殊的邮政史。  相似文献   

20.
云南最早的邮局:蒙自大清邮政总局旧址云南邮政最重要的历史遗存,当属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府蒙自县的大清邮政总局旧址。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初七日(1896年3月20日)清政府批准创办国家邮政,蒙自设寄信局,它是我国最早的24个邮政机构之一。1897年2月22日,蒙自寄信局改为“大清蒙自邮政总局”,是云南省的第一个邮政局。总局旧址位于蒙自南湖南路1号,面向南湖,东北侧是海关路。红色围墙的拱门两侧,分别挂着“蒙自海关旧址”、“蒙自大清邮政总局旧址”(图1)和“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教室旧址”3块木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