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策划缘起 缘起一:每学期研修班学员的系列培训已成为我室的一项主要常规教研活动。在2008学年第一学期的工作计划里,笔者安排了一次以研习名师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名师领办”制的学员研讨活动,组织学员在观摩分析名师课堂教学中理解与质疑,修矫与丰盈自已的课堂教学理念并提高自身的教学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2.
周洪芬 《河北教育》2005,(17):29-29
和着暖暖的春风结束了短短5日北京之行,在与名师零距离的接触中,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名师的风范。无论是才华横溢的王菘舟,激情课堂的王文丽,还是简约朴实的李卫东,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再一次审视我和我的课堂,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  相似文献   

3.
刘琦 《师道》2013,(7):36-37
全国有名教育专家湖南省中小学优质课堂教学研讨会曾在长沙举行,本人有幸前去近距离感受名师魅力,领略名师数学教学风姿。会议聚集了全国数学名师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最耀眼的“星星”:黄爱华、柏继明、吴正宪、徐斌,这些老师不但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课堂教学示范,而且他们的报告对于我来说.又是另一种层次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美丽”的课堂在哪里?在名师们的课堂教学里。神定气闲,信口教来。名师的课永远那么自然,那么和谐!滴水不漏,前承后应,名师的课永远那么高明,那么玄妙!是何方神圣.给了名师们如此出神入化的“法术”,把整个课堂教学操作得如此熟捻神灵?全仗——对课堂教学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如此日积月累。精益求精,厚积薄发,自然有如神助,带给听课者亮丽鲜明的教学形象。心悦诚服的心理效应。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5.
2009年11月25日,经西宁市教科所推荐,我参加了“首届全国中学物理名师教学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是继“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录像课比赛”后,我再次和来自全国的中学物理教学专家、特级教师以及各省市名师们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这次比赛中的观摩交流以及专家对参赛课的点评,我对课改以来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有了更高更新的认识。以下就此谈几点感受,希望和各位中学物理教师有所交流。  相似文献   

6.
走近名师     
近日,我有幸赴合肥参加了“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艺术观摩”活动,有机会走近名师,欣赏名师,学习名师,感受名师的风范。  相似文献   

7.
韩毓音 《现代教学》2006,(12):37-38
上海市英语学科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何亚男老师认为,一位教师要成为名师,他的课堂教学能力必须很强。名师的成长基地在课堂。本期呈现的就是何、亚男英语名师基地在2006年9月27日的学员活动中的一节由普通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执教的英语课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讨论。相信这样的形式能让我们更多地关注教学本身,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上学期,我被推荐参加四川省小学语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接受任务后,市教科所和学校领导都高度重视。组织了一大批名师和语教学专家帮助钻研教材、设计教案,然后又是一次次的试讲。每一次试讲后,各位专家和名师们都会对课堂进行“会诊”,大到每个教学环节,小到我的每个眼神、动作。开始,我还能找到感觉,后来试讲的次数多了,听的意见多了,一到讲台上。专家和名师们的提醒就会条件反射到大脑中:“某老师说这里要注意……”;“某专家让在那儿要……”。结果越注意就越找不到感觉。最后对自己都产生怀疑了:“我怎么不会上课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有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特别是教研课、竞赛课在教学设计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名师是怎么上这节课的?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落入"俗套",而从借鉴名师课堂的实际效果来看,往往都是事与愿违。一、为什么名师的课堂无法复制或者难以复制首先我觉得是教师的风格以及能力达不到名师的要求。名师之所以成为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小学青年教师。今年春《新作》杂志在成才举办了“中国名师‘新课标’作课堂教学示范研讨会”。由于条件的限制,我未能赴会,心中倍感失落。  相似文献   

11.
马莉 《成才之路》2011,(14):43-4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没有一节课是风平浪静的,随时随地有可能发生预料不到的事情。每当这个时候,教师就会因此而使得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卡壳”状态。面临这种境地,我也会感到束手无策。下面我就几节名师观摩课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  相似文献   

12.
谭乃固 《广西教育》2006,(7A):56-56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它不可能完全按预定的程序进行,其中常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在理想的课堂活动中学生的智慧、灵性能得到充分彰显,这样的教学过程比预定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在2006“绿城之春”名师新理念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名师们精美的课堂教学展示,使与会的教师代表不由得发出衷心的赞叹。  相似文献   

13.
自己也是"追星族"的一员,但是,我追的"星"不是影视明星,而是于永正、孙双金、王崧舟、孙建锋等名师.自己也曾有幸聆听过他们的课堂教学,总能被他们那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妙的教学设计,纯熟的教学艺术,还有那真诚的师爱所深深折服!当然,每次听完课、取完经之后,我也总会"学"上"一招半式",将名师的教案照搬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很想自己也"过把瘾",然而每次总是事与愿违,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预设相去甚远.为什么呢?我的教学设计与名师们是一样的,甚至连名师们的过渡语、评价语都一字不差地用上了,怎么会这样呢?到底应该学名师的什么呢?又应该如何去学习呢?  相似文献   

14.
三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小语四大青年名师教学展示”活动。四位名师生动的课堂教学,让我充分领略了语文教学的魅力,如同饮一杯甘甜、清醇的香茶,耐人品味。特别是他们那种朴实无华、回归本真,又各具风格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2日,由江西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主办的一年一度的"滕王阁之秋"全国小学数学"教师在反思中成长"专题研讨暨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江西南昌隆重举行。为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秀模式,借鉴名师的课堂教学策略,感受名师的成长历程,活动以"在反思中成长"为主题,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600人到...  相似文献   

16.
名师们的课堂教学常常因其精巧独特的设计、热烈融洽的气氛和扎实显著的效果而受到一线教师的追捧与膜拜。他们在感叹名师课堂"气象万千,浑然天成"的同时,也在一心一意地进行着"描红":照搬完整的教学设计,套用精彩的教学语言,然而教学效果却与名师们大相径庭。有些教师也常抱怨:我用的是名师的设计和语言,为什么就达不到名师课堂的效果呢?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学习名师只知其形,不知其义,一味"描红",差之千里。"描红"是学习名师的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秀模式,开拓小学作文教学新思路,借鉴名师的课堂教学策略,11月18-19日,江西教育出版社《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主办的2010滕王阁之秋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南昌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教师代表观摩了名师的作课演示及专题讲座。名师团队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陈金才、赵志祥、盛新凤、宋运来、李莉及江西宜春市名师京洪组成。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24日,我参加了在银川举行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支教援教万里行(宁夏)小学语文精品课堂展示教学研讨会”。名师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精彩的课堂展示,让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尤其是贾志敏老师那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的确值得我学习、反思。现就贾老师教授的第一课时,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9.
近日到福州昕了华应龙、黄爱华等名师的课,让我感触很深,收获颇丰。简明的开头、简单的教具、看似随意的追问,无不体现出名师对教材的用心解读和那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由此.我不由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做什么?  相似文献   

20.
笔者经常在各种学术活动中,目睹国内名师的课堂教学风采,聆听国内名师的专题学术讲座,对于名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高超的教育艺术、渊博的学识等景仰之致.2008年11月底,笔者参加了省内的一次“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小学优质课堂教学研讨会”,又有了一次与专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其中,有的专家的课我是第一次听,有的专家的课和讲座则是多次反复听过的.总的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