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题目]一根2.4米长的铁丝,从一端起每隔5厘米作一个记号,从另一端起每隔4厘米作一个记号。沿记号处剪开后,长度为1厘米的铁丝有多少段?  相似文献   

2.
李庆社 《初中生》2006,(5):18-19
在世界名的水都威尼斯,有个马尔克广场.广场的一端有一座宽82米的雄伟教堂,教堂的前面是一片开阔地.这片开阔地经常吸引着四方游人到这里做一个奇特的游戏:把眼睛蒙上,从广场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教堂走去,看谁能到达教堂的正前面.  相似文献   

3.
试验准备:一条结实的长绳1.2~1.5米,一只网球(或一块石头)。实验过程:1、把绳子的一端环绕并拴在球上,或者用一个小网兜把球兜住,把绳子的一端系在网兜上(如图1)。  相似文献   

4.
[实验一] 取一条长约1米的细链条,一头固定在刻度尺杠杆的一端,另一头用细线接连在杠杆的同一端,如图1所示。杠杆的另一端用细线挂一个砝码,调节挂砝码的细线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平衡。 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把挂链条的细线烧断,此时,有一部分链条自由下落,这一瞬间,杠杆失去平衡,挂链条的一端突然上升,直到链条下落静止后,杠杆才重新恢复平衡。 当细线烧断后的一瞬间,挂链条的一端突然上升,应为链条总重量变轻。说明下落的那部分链条发生失重现象。[实验二] 取一根长60cm左右、直径2~2.5cm的硬塑料管,上下端口子用橡皮塞…  相似文献   

5.
1997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初二年级)有下面一道赛题:甲、乙两同学同时从跑道一端前往另一端,甲在全部时间的一半内跑,另一半内走;乙在全部路程的一半内跑,另一半内走。如果他们跑和走的速度分别相等,则先到达终点的是:A.甲B.乙;C.同时到达;D.无法判定.本赛题的一般解法是推理比较,具体解法如下:解析令全部路程为s米,他们跑的速度为。v1米/秒,走的速度为v2米/秒,则:对甲而言,S=v1·T甲/2+v2·t甲/2=(v1+v2)·t甲/2,所以t甲=2s/v1+v2对乙而言t乙=s/2÷v1+s/2÷v2所以…  相似文献   

6.
如果让你在篮球场上,从一端沿边线走到另一端(24米),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但是,当用手帕蒙上你的眼睛以后;就不能沿着边线一直往前走了,不信你们下课以后亲自去球场上试试,蒙上眼睛以后,你走的路线是不是一直线.但是实验结果表明.没有一个同学能笔直地走到另一端.不是偏左,就是偏右.为什么会产生偏左或偏右的现象呢?因为我们两只脚的力气不一样大,迈的步子也不一样大.蒙上眼睛以后,不能用眼睛观察方向,并随时调整脚步,所以,走路时就会偏向脚步小的那边,于是就不会沿直线前进了.你走的路线是直的吗@莫光兴  相似文献   

7.
1.松鼠爸爸采食回家啦,松鼠妈妈在家门口用一根长15米的绳子往上拉盛食物的篮子,绳子的一端伸到地面后,另一端还有3米的余量。小朋友,你知道松鼠的家距离地面有多高吗?  相似文献   

8.
托里拆利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在物理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设计了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证明了真空的存在,并第一个准确地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一、实验器材长约一米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玻璃管、水银、水银槽、刻度尺等.二、操作步骤在玻璃管中灌满水银,将管口用手指堵住,并将玻璃管倒立于水银槽中后放开堵管口的手指,使玻璃管竖直在水银槽中,待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不再下降时,用刻度尺测出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cm.简记为“灌~堵~倒~插~放~竖~测”三、注意事项1.实验所用的玻璃管必须洗净并干燥…  相似文献   

9.
[题目]一根2.4米长的铁丝,从一端起每隔5厘米作一个记号,从另一端起每隔4厘米作一个记号。沿记号处剪开后,长度为1厘米的铁丝有多少段? [分析与解]这根铁丝的长度为2.4米,即240厘米。从一  相似文献   

10.
数学求证:(1+tg1~0)(1+tg2~0)(1+tg3~0)……(1+tg43~0)(1+tg44~0)=2~(22).(邓松青供稿)物理如图所示,在长 l=1米的绳的一端拴一个质量 M=3.99千克的木块,另一端悬挂在离地面高 h=5.9米的 O 点,若绳  相似文献   

11.
竹小车制作及游戏 适宜年龄:小班 制作方法: 1.取1米长的竹子,将竹子一端从中心剖开约10厘米.  相似文献   

12.
游戏两则     
钓瓶比赛准备几只空瓶和几根1米长的木棒,在每根木棒的一端系一根2米长的绳子,绳的下端系一铁钩。离站人1.5米左右的地方把瓶子并  相似文献   

13.
上一讲的两个练习有一些难度,下面给出答案.第4页左下 1.以A为一端的线段,有4条; 以B为一端的线段,有3条; 以C为一端的线段,有2条; 以D为一端的线段,有1条.共 4 3 2 1—10(条). 2.(1)这样的点在C点左,右两侧,距C点1个单位长; (2)这样的点在B点左侧,B与C之间,距B1.8 个单位长.  相似文献   

14.
2005年高考理综(浙江卷)第24题如下:如图1,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二轻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物理学中把.物体.上的力,叫做压力.2.物体做压强.压强的大小跟的大小有关,还跟的大小有关.压强的单位是专用名称叫做简称.3.液体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4.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著名的实验就是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而设计的.常用的测量大气压的仪器有和.5如图1所示的容器里盛着水,水在A、B、C三点所产生的压强加帕,pB=帕,pc=帕.6著名的意大利科学家的学生用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气压等于帕.7在长约1米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  相似文献   

16.
2010年高考海南卷第5题:如图1,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b,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与b之间光滑,a和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 ).  相似文献   

17.
人类很早就知道空气的存在,但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却比较晚.大气压强的大小,是1644年由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的一个著名实验测定出来的.并发明了气压计,表明大气压可用水银柱的高度来量度.为纪念这一科学成果,将他做的实验命名为托里拆利实验.托里拆利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过程为;用一根长约1米的一端开口的玻璃管,玻璃管中灌满水银,用手指封住开口端,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水银粮中.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就等于大气压强的大小.为什么玻璃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有以下几点原因:一、由于玻璃管原来装满水银,倒插入水很…  相似文献   

18.
如图所示,由一般中号或大号试管、双孔塞、胶头尖嘴滴管和弯钩玻璃管组成。弯钩玻璃管:长约17厘米,内直径约为3.5毫米,被弯的一端约有一厘米长,弯曲的部位要靠近一些。玻璃管的另一端穿过双孔塞,用橡  相似文献   

19.
“海狼”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长99.4米,宽12.9米,水上航行时吃水10.9米,水上排水量7460吨,水下排水量9150吨,水下最大航速35节(1节=1.852千米/小时),最大潜水深度600米,其动力装置为1座核反应堆和2台功率约为52000马力的蒸汽轮机。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物理试题第5题. 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b,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与b之间光滑,a和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