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对学科的兴趣开始出现分化,而且日趋明显,有调查表明,95%的中学生能明确表示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与"最不喜欢的一门课"。中学生最喜欢数学的占32.5%,最不喜欢外语的占29.5%。当然,这个结果不是绝对的,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会有所不同。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难度比其它学科更大一些。影响学生学科兴趣有诸多因素,有的受家长影响;有的受同学影响等等,而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是否对该门学科产生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深入推广,英语教学又一次迎来了春天.作为英语教师应当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努力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注意力和兴趣,为培养和健全学生必备的英语素质而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对学科的兴趣开始出现分化,大多数学生能明确表示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与"最不喜欢的一门课".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青岛路中学是一所普通初中,学生的厌学情绪甚浓,学生的入学成绩是南京市鼓楼区南片中最差的。可是,当有人问他们:“喜欢学地理吗?”他们很多人都回答:“喜欢。”记得有人曾在数千名学生中做过调查,视地理为“最喜欢学科”的学生仅占总数的1.7%,视为“最不喜欢学科”的却占34.8%。我们也曾对两个班(其中一个班全由留级生组成)近100名学生做过调查,“最喜欢地理”的占75%和80%。近五  相似文献   

4.
姜丽霞 《考试周刊》2012,(74):110-111
现如今,农村中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是一种普遍现象。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使其喜欢上这门课呢?本文分析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激发学生英语兴趣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对2000名在校中学生进行的“你最喜欢的学科”的问卷抽样调查中,“数学”的被喜欢概率仅为5.2%。多数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是:枯燥、繁琐,提起数学想到的就是漫无边际的计算和厚厚的数学试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数学教育的失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喜爱,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就现实情况而言,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学好英语,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本文根据中学生兴趣的特征和英语学科的特点,结合笔者本人的教育实践,总结并提出了激发和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一门课,首先应该使学生喜欢这门课,在中学生的头脑中,生动形象的东西仍占激起其大脑兴奋的主导地位,这种心理特点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兴趣的培养。历史课枯燥乏味的东西比较多,如果不调动他们的兴趣,历史课上起来,就会让人感到困乏,也就谈不上学好这门课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8.
赵越 《陕西教育》2011,(9):61-61
英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涉及诸多因素,特别是学习者自身的因素是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因素。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重视因材施教等常规教学原则.在我校三个年级14个班的860余名学生中“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一项调查研究中可以得出喜爱英语的程度:男生中“非常喜欢”占23%,“讨厌”占“15%;女生中”非常喜欢“占”32%,  相似文献   

9.
奚瑞治 《考试周刊》2011,(66):112-113
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喜欢英语这门学科.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展”,就必须激发起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写作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写作理论知识,掌握写作规律,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然而,在写作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学生对该课并不大感兴趣。我曾对学生作过一次“民意测验”,要求学生如实地给自己的写作兴趣划分层次。结果,一个47人的教学班中,喜欢写作课的只有6人,占总数13%,大部分同学都是“不喜欢”、“没兴趣”。学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教学方法呆板,“填鸭式的满堂  相似文献   

11.
调查表明,中学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学生会喜欢上这门课;相反,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把学科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基于这个认识,笔者在实践中反思,试图找出符合学生一般认知规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语言这东西。看似容易但真正学起来却是难上加难”.英语课的学习有的时候让广大教师非常困惑。好多中学生厌烦英语.不喜欢学习英语.这就要求教师要给于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懂得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英语作为一门国际上通用的外语.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的纽带。当学生懂得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后.首要要做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英语的驱动力.在课堂上,教师要用幽默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一、勤学记得是1986年秋,我当时教五六两个年级8个班的自然课。一位班主任在班上组织“你最喜欢上什么课”、“最不喜欢上什么课”的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最不喜欢上的课居然是我这个副校长上的自然课。  相似文献   

14.
英语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而语言是用来交际的,教英语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这门语言,成功地与他人进行交际。中国学生学英语有一定的困难,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同时更缺乏英语交际的氛围,但我们有学习英语最好的老师——兴趣。教学经验告诉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改善师生的关系,由过去教与学的旧关系转变为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老师的感觉由惧怕转变为喜欢,由喜欢英语老师到喜欢英语这门课。通过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马恐鸣 《考试周刊》2012,(14):32-32
语文是一门语言的学科.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是朗读。古人非常重视朗读的作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读”不是一种单一、机械的行为.教师引导得法.便可令学生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待读出趣味,便会怡然自得,醉在其中。有了这种读的兴趣,还愁学生不喜欢这门课吗?  相似文献   

16.
我们平时经常听到学生在私下里议论他们最喜欢与最不喜欢的学科,其实这是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所在。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具体地说是学生有选择的、愉快的、力求接受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学习起来便会主动积极,兴致勃勃,废寝忘食,几乎会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到有兴趣的内容和活动上,丝毫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此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众多学科中学生最不喜欢的科目之一,也是学生认为实用性最差的科目之一,许多学生上思想政治课有着“无可奈何”的感觉。笔者对128个高二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结果表明,77%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最大的问题在于“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83%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是“说教课”,“枯燥”“抽象”;  相似文献   

18.
英语是中学生的一门主科.早已引起学生的重视。但不少学生觉得这门学科单调枯燥,学起来吃力.甚至有不少学生放弃了它。究其原因,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接触面小.说练机会少,以及它与中文的部分反差等诸多因素,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常存在“厌、怕、弃”的不健康的心理。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研究一下英语的教学方法。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激发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以下是我个人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厌学语文的中学生占43%,而喜欢语文的只占8%。就城市中学生请家教来看,数学、英语几乎占了家教学科的90%,而作为高考必考的首科,三大学科之一,语文家教几乎为零。问题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音乐课,是在众多学科中学生最期待、最喜欢上的课之一,因为音乐课可以让学生在听觉上得到充分的放松,也不需要像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科目一样,学习起来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只需要在音乐的节奏中大胆地去表现自己的歌喉、记忆力等。这对多数学生来说都是很容易就能掌握的,只有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