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出发,对中国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及其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本文希望能够对原诗及不同英译文进行分析、对比,并且试探性地把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作为衡量翻译质量的手段,从而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翻译分析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系统功能语言学以及其中的及物性理论为分析中国古代诗歌翻译提供了一个较为客观的理论分析框架。该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学框架出发,对杜甫诗《登高》及其不同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试图通过语言分析对译文进行评价,并且探索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以及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系统功能语言学以及其中的及物性理论为分析中国古代诗歌翻译提供了一个较为客观的理论分析框架。该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学框架出发,对杜甫诗《登高》及其不同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试图通过语言分析对译文进行评价,并且探索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以及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前,乐府诗英译文的分析主要局限在文学批评和文学翻译方面,而从韩礼德的功能语法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还不多见。文章试图对乐府佳作《长歌行》及其两种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探讨译文翻译的得失,并检验功能语言学在诗歌翻译和鉴赏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韩礼德功能语言学理论着重阐述经验功能及物系统六种过程类型在翻译中的运用,并对弗罗斯特的名篇《未选之路》和其译文进行了及物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功能语言学在翻译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经验功能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三大纯理功能之一,而及物性系统是经验功能中最主要的系统之一.本文将通过对《将进酒》及其英译文的及物性系统描述,来展现两种不同语篇的特点,并找出其译文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运用及物性分析对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代表作《望岳》及其两则英译文进行了对比和鉴赏,以此尝试着以一种较为客观的视角分析古诗英译,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古诗英译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从语篇分析功能出发,运用本功能的主位——述位系统、信息结构系统和衔接系统,对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及其英译文进行尝试性分析,旨在说明语言语篇功能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语篇功能分析法对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一诗及英译文进行分析,说明翻译过程中考虑语篇功能的重要性。用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框架来描述诗歌及其译文,这样可以检验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从经验纯理功能的角度探讨古诗英译问题,这在我国还不多见。经验纯理功能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纯理功能(Metafunction)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英译文意义的表达进行经验纯理功能分析,对这两篇英译文做出评估,并通过比较得出绝句的语篇特点及纯理功能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为指导,对"天净沙·秋思"的几种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并对比,找出译文与原文在小句过程描述方面的异同,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各个译本的特点,指出用及物性系统来作为翻译的一个评判标准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12.
吴霜 《海外英语》2011,(14):218-219
该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依据,从经验功能的及物性理论对朱自清《背影》的两篇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引入功能对等的概念,分析散文英译的得失,并探讨功能语法在翻译批评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对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4种英译文作语篇功能分析。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语言学分析帮助我们揭示一些诗学分析方法容易忽略的汉诗英译问题;二是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通过对比柳宗元的<江雪>与其若干英译文所实现的语言功能,探讨了由于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译文在传达原文文本三大纯理功能方面的缺失,证明了三大纯理功能在诗歌翻译及评价中的作用,以期为诗歌翻译及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郭琳惠 《海外英语》2013,(21):257-259
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概念功能主要通过及物性系统来体现,而及物性系统包含六种不同的过程。该文主要从及物性对等角度对唐诗《回乡偶书》及其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作者还提出了自己对于该诗的英译本,以期更好地检验概念功能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从文献上来看,用系统功能语法进行语篇分析和文体分析的研究已非常普遍,但应用于宋词英译方面则并不常见。本文拟从韩礼德的三大元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入手,探讨宋词《渔家傲》的英译文。希望本文的分析能给翻译研究带来一些启示,同时也希望借本文的讨论来进一步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宋词英译文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7.
系统功能语法是语言学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本文在介绍系统功能语法内容的基础上,将此语法用于中国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英译文当中,并从主位结构、衔接等方面.分析了各种版本的译文.本文尝试运用系统功能语法中主叙位理论和衔接理论分析此诗歌英译版本,旨在探索这种方法对于英译诗歌的表意作用.并以期其理论用于翻译中,对翻译理论作一定的语言学理论补充.  相似文献   

18.
运用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中唐时期的诗人张继名诗《枫桥夜泊》5种英译文进行经验功能分析,进一步验证功能语言学理论对分析英译作品的可行性以及对古诗翻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衔接、逻辑——语义关系、主位结构三个角度对著名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和它的两种英译文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诗歌及其英译文进行分析是较为客观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可以为语篇的对比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20.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不仅对研究语言系统和语篇分析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角度与方法。本文从"选择就是意义"这一基本原则出发,运用Halliday相关的经验纯理功能理论对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及三篇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尝试以更加客观的角度讨论功能对等的翻译。结果显示,译文对于原诗的过程类型的取舍,使得原诗的交际功能无法在目标语中完全体现,完全对等的诗歌翻译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