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探讨名词借用为动量词要符合什么要求,借用名词的动量词前面的数词所指以及分析借用名词的动量词和数词所构成的数量结构,来研究现代汉语中名词借用为动量词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量词在现代汉语的分类中,被单独列为一类,属实词,具有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同等的语法地位.并被普遍地运用。但是,汉语专用量词并不多,大量的是借用量词。相比较而言,英语量词远没有汉语量词丰富和发达。此外,很多汉语量词在英语中找不到具体的对应形式,或者一个汉语基词常常有若干个英语对应形式。这些都给汉语量词英译增加难度。汉语虽词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名县词(或物量词)和动量词。名县词又分成个体、集合、部分、容器、度量密、临时和不定量词等七种;动量词分专用、借用(或临时)、同形动量词三种。此外,还有近代陆续…  相似文献   

3.
从实现机制和及物类型看汉语的“借用动量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汉语中的借用动量词及相关语言现象。首先对借用动量词的名实对应进行了考辨,指出借用动量词未必实现了量词的功能和身份,所谓名词借用为动量词其实是一种复现同指事件的表达策略;然后从动词的自反性类型着眼,厘清了语素离析和工具转喻两种实现机制的纠葛,并且结合事件的及物性特征分析了工具格名词表达动量的语义条件;最后探讨了借用动量短语和一般动量短语在语义指称、句法功能等方面的差异,进而论证借用动量短语可能具有的核心论元地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汉语动量词研究呈现出的特点是探讨了宾语与动量词语的次序问题,研究了动量词的借用及相关结构的重叠问题,同时尝试进行动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对动量词和宾语的次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实用化的成果不多,有些问题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5.
汉语量词是我国汉语中十分活跃而又极普通的一种词类。在汉语中量词是作为实词的组成成分之一存在于词类体系中。一般情况下,汉语量词有两种:计算实体事物的是物量词;计算动作行为的是动量词。动量词指“次、趟、回、顿、阵”这些词。表示时间段落和某些表示器具的名词常被用来表示动量(玩了一天、住了一年、咬了一口、砍了一刀)。然而在传统英语语法中,没有独立的量词词类,那些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及少量表示动作的词都划在名词之列。虽然英语中量词没有像汉语量词一样成为独立的词类,但并不妨碍量词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英语中的客观存在(包括动量词)。  相似文献   

6.
具有丰富的量词是汉语语法特点之一。动量词是汉语量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动量词中有一类特殊的形式,常以“V—V”的形式出现,一般把这种数词“一”之后由动词重叠构成的“V”称为同影动量词,一些语法学家也把它叫做自主动量词。这类动量词在汉语实际运用申出现的频率极高,观察分析它的流变过程对汉语教学和汉语语法规律的研究,以及汉语...  相似文献   

7.
"数词+量词+中心语"是汉语中常见的数量短语结构, "一(半、几、两)+量词+中心语"结构因其数词仅限于"一(半、几、两)"而有其特殊性,其语义特点表现为:名量词(一般名量词、不定量词、临时名量词)、动量词(一般动量词、借用动量词)、时量词对数词的选择性;中心语或者动词与动量结构对数词的选择性.本文将从语义方面分析"一(半、几、两)+量词+中心语"结构的语法特点,以期对这类结构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量词是汉语的特点之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汉语动量词的产生使得汉语量词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系统。《元曲选》是研究近代汉语元明时期语言的重要语料,其动量词已经比较丰富,是一个小类完备、个体丰富的系统,这说明在近代汉语元明时期动量词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为现代汉语动量词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9.
量词是汉语词类中特殊的一类,量词中名量词和动量词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唐代是动量词发展一个重要的阶段,在此之前,动量词只是名量词的附庸;自此时起,动量词开始真正兴起,无论从动量词使用的个数以及次数都比以往有了大的提高。可以说,它是动量词的一个兴起阶段,本文通过对唐代作品中动量词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唐代动量词的发展态势,总结其特点,看动量词的发展状况,这对现代汉语量词的学习以及教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量词是汉语独有的一类词,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无论是名量词还是动量词都可以重叠,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重叠的偏误类型有:错序;缺失;误选;多余等。如何避免这类偏误的发生,文章提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量词重叠的类型、语法意义、语法功能以及数量短语重叠的用法等。这些措施,都能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量词重叠式、减少偏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动量词是汉语量词重要的一类,"回""次""趟""遭"这四个词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动量词,重点分析这四个常用动量的起源和演变,观察其使用情况,考察其从古代到现代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具有丰富的量词是汉语的特点之一,动量词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动量词的研究,对汉语教学、汉语语法规律的研究,以及汉语习得运用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动量词从先秦发展到今天,其间经历了很多变化。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来探究动量词的语法功能,分析它的语法构成,从整体上把握汉语动量词语法功能的变化情况,总结汉语动量词语法功能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的计算单位的词。可分两类:一是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一是动量词、表示动作的单位。量词有专用的,也有借用名词或动词的。物量词借用的包括两类:有借用名词的,如“一顶帽子”、“一脸汗”、“一手字”;有借用动词的,如“一捆柴”、“一张嘴”、“一发炮弹”。动量词借用的也包括两类:借用动作工具的如“打一拳”、“看一眼”、“抽一鞭子”;借用表示时段名词的,“玩了一天”、“坐了一会儿”、“没停一分钟”。现代汉语的量词特别丰富,而且富于形象性,这就使现代汉语增添了形象化的表达手段。量词的表达功能,大致可以分以下几种。 (一)量词富于形象性有呈现对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量词研究在汉语研究申具有特殊意义,动量词研究又是量词研究中有待深化和细化的薄弱环节。现有研究大体可分为动量词的界定及次类划分研究、动量词的语法语义及认知研究、专书动量词研究三大块。从这些成果可以看出,当前动量词研究存在着缺乏系统性、细致性、实用性,缺乏规模性语料库支撑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具有丰富的量词是汉语的特点之一,动量词是汉语量词重要的一类,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使用了大量的动量词,本文主要对《水浒传》中常用的动量词进行比较,分析其语义特征及语法性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现代汉语及多语言动量词的句法特征考察及细化描写发现,动量短语的语序和名量短语的语序及所属语言的语序类型有关。另外对动量词及动量短语的重叠问题也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多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尤其是现代汉语和其它有量词语言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动量词是计量动作次数或延续时间的量词,是量词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前代,元代动量词出现了新的特点,更接近现代汉语了。按适用范围大小,动量词可分为通用、次通用和非通用三类。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中,量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准确地使用量词是信息传递的必要前提,量词的超常使用对于提高语言表现力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试图就量词(主要是物量词)与其修辞作用作一粗浅的探究,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 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常用在数词或指示代词后面组成数量词。表物量的数量词常在名词前边,表动量量数量词常在动词的后面,本文要说的是物量词。物量词有下列构成特点。 1.在古汉语中,有时用与之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9.
在英汉对比中发现,两种语言中名量词出现的频率都远远高于动量词出现的频率,英语中集体量词明显多于个体量词,而汉语中的情况正好相反,个体量词的使用频率远高于集体量词的使用频率。英语中量词的使用频率低于汉语量词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20.
在英汉对比中发现,两种语言中名量词出现的频率都远远高于动量词出现的频率,英语中集体量词明显多于个体量词,而汉语中的情况正好相反,个体量词的使用频率远高于集体量词的使用频率。英语中量词的使用频率低于汉语量词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