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新媒体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作为传统的媒体——报纸,如何吸引读者,怎样让读者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新闻呢?编辑必须认真研究读者的阅读需求,掌握读者的阅读心理,并从服务读者的角度去选择稿件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辞海》中对其这样解释:“标题,新闻工作术语,报刊上新闻和文章的题目,通常指新闻的题目,用来概括、评价新闻的内容,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一个好的标题,不仅可以拨动读者的心弦,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同时,也反映出一名编辑的水平和责任心。可见,标题对新闻的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闻标题”是什么?《辞海》说:“新闻标题是报刊上新闻和文章的题目。制作标题,是新闻编辑的主要工作程序之一。报刊编辑部用标题来概括、评介新闻的内容,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  相似文献   

4.
正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法治类新闻成为许多媒体和读者最关注的热点和卖点。笔者担任《昭通日报·法治特刊》版编辑四年来多,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注重法治新闻标题制作的巧、鲜、美,让《法治特刊》成为读者特别喜爱的新闻版块。巧妙中不会弄巧成拙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吸引读者关注的关键,只有标题做得巧夺天工,才能让新闻有美感,让读者有深入阅读全文的愿望。但是,现实却是,一些媒体的法治新闻为了吸引眼球,标题做得很暴力和血腥,弄巧成拙,读者很是反感。所以,巧妙地制作好法治新闻的标题,是考验一个编辑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试金  相似文献   

5.
毛德胜 《编辑之友》2015,(10):76-78
即时性的网络浅阅读成为当下读者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网络新闻编辑须提升信息整合能力,以顺应读者的浅阅读习惯.编辑可从信息精准化、信息冲击力、多元素报道合力和信息二次“精加工”等方面努力,满足浅阅读时代读者对信息的准、精、美等要求.  相似文献   

6.
《读书有方》围绕阅读精神、阅读方法、阅读情趣、阅读推广的见解和倡议对于不同读者均有裨益,是家长更好营造家庭阅读氛围、编辑提升专业技能、教师开展广开视野、研究者汲取多学科学术营养的重要参考书.《读书有方》展现出的著者的学术涵养和阅读情怀也值得读者认真体味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作者以《读者时代》《读者传奇》《让〈读者〉御风而行》为教学案例,分析了三代书的演进历程,以关联比较的形式,启发编辑出版专业学生了解图文书内在的阅读机理,从而掌握图文书的编辑方法。  相似文献   

8.
2010年,《连云港日报》改版推出《文化·闲情》,版面定位中提出要“记录文化生活、引导闲适情趣”,要在阅读消遣中让读者感受到一定的审美和精神愉悦。要实现这样的版面定位,前提就是让读者拿起报纸,可以轻松地读下去,艰深晦涩、枯燥无味的文章只会让读者退避三舍。由此,“让阅读变得更轻松”,也成为《文化·闲情》版最重要的编辑方针之一。  相似文献   

9.
新闻漫画:报纸上独树一帜的新闻视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大江 《记者摇篮》2008,(12):109-110
每当人们打开报纸阅读时,版面上的新闻漫画总能以其独特的新闻视觉,抓住读者的眼球,让读者难以忘怀。在读图时代的今天,新闻漫画因其独特的新闻视觉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而备受读者的欢迎,成为报刊编辑必选的新闻体裁之一,在报纸等传媒上已得到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记者》2014,(2):85
袁舒婕在2014年1月14日出版的《中国新闻出版报》上刊文,介绍了《纽约时报》网站的改版。改版取消了原来将一个故事分成多个部分的传统方式,而让读者不用点击即可阅读一个完整故事。这有利于读者阅读页面顶部广告和花费更多时间阅读嵌入长篇文章内的广告。此外,《纽约时报》网站还尽量让读者能够轻松移动到下一条新闻。在每条新闻的右侧有一个箭头,可以帮助读者移动到下一条新闻。《纽约时报》网站重新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首次推出了原生广告,一些广告标题看似新闻,实际是广告,但每一条这类广告都会标注"某某公司付费并发表"。网站重新设计的本质是如何组织内容,如何呈献给读者,如何使其赢利。网  相似文献   

11.
仲玉玺 《青年记者》2007,(11):50-51
每当人们打开报纸阅读时,版面上的新闻漫画总能以其独特的新闻视觉,抓住读者的眼球,让读者难以忘怀。在读图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新闻漫画因其独特的新闻视觉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而备受读者的欢迎,成为报刊编辑必选的新闻体裁之一,在报纸传媒上已得到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智能客户端的阅读影响了传统的阅读体验,作为新闻编辑适应当前社会移动阅读模式转变角色是大势所趋,如何让新闻更好的适应移动阅读模式,增强新闻传播广度和深度,打破传统的阅读角色限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由全国新闻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组编辑,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新闻生涯》一书,即将与读者见面。《我的新闻生涯》是一本内容丰富,具有多方面、多层次阅读意义的书,全书共分三册,作者都是近年来评定的高级记者、高级编辑。即  相似文献   

14.
涂明 《新闻前哨》2014,(6):68-69
精制标题 擦亮新闻眼睛 时事新闻要吸引读者,首先要靠标题打动读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调查表明.在被阅读的新闻里.有94%的被调查者是先看到精彩的标题,然后再阅读新闻。时事编辑必须进行标题再制作,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5.
王阳 《今传媒》2009,(6):61-62
现在是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人们阅读新闻,对新闻的标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使新闻标题让读者眼前一亮,留下深刻印象,这是新闻编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结合自己的新闻实践和观察,选取《陕西农村报》等报纸的优秀标题,就这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杨祖逵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7):138-140
《图书馆之恋》记录作者从识字阅读开始与图书馆结下的深厚情缘,让图书馆人深刻体会读者对图书馆的那份深情。“阅读”作为图书馆存在并得以生生不息发展的原动力,现在乃至将来仍然是图书馆赖以传承和变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图书馆之恋》可以让我们从读者的角度更客观、理性地认识和理解图书馆,从而更好地面对读者,思考阅读在图书馆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书讯     
由全国新闻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组编辑、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新闻生涯》一书,即将与读者见面。《我的新闻生涯》是一本内容丰富,具有多方面、多层次阅读意义的书,全书共分三册,作者都是近年来评定的高级记者、高级编辑。即  相似文献   

18.
苏华 《新闻三昧》2008,(9):34-36
由事实到新闻,由记者到编辑,最终到读者,在新闻生成、传播中,标题首当其冲担当了吸引和激发人们阅读兴趣的角色。基于此,新闻标题的重要从来有目共睹。“自人类的新闻事业诞生以来,人们便把吸引力当作评判新闻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尺,而新闻标题又是增强新闻吸引力的第一要件。”(《百年新闻标题经典》,何纯,徐新平)  相似文献   

19.
美国汤姆森基金会编写的《新闻写作基础》教材一书中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你也可能遭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精彩的标题."[美]布雷恩·S·布鲁克斯、詹姆斯·L·平森、杰克·Z·西索斯著的《编辑的艺术》一书中写道:"好标题能吸引读者对新闻的注意,如果没有这些标题,新闻则可能被忽视.如果标题未能很好地推销内容或吸引读者的注意,当日的最佳新闻也可能会影响甚微或全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的新闻标题,一入眼就能勾起读者阅读的欲望,使其产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儿,或是极度震撼读者心灵,让读者不用阅读下文就对新闻事实过目不忘。这类新闻标题,我们称之为有气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