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得知,怎么这个词在频率最高的前8000个词词表中列在第115号,在生活口语中前4000个高频词词表中列在第35号。可见它在汉语里特别是在口语中使用频率之高。《汉语水平考试大纲》的“常用词汇表”也把它列为甲级词。本文从现  相似文献   

2.
公文主题词标注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更加规范 ,便于公文的立卷归档 ,适应计算机主题检索及公文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党政机关公文必须标注主题词。而公文主题词的标引工作是整个公文处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本文就公文主题词的涵义与特征、主题词标注依据及《主题词表》体系结构、标注程序及标注主题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日同形词的形成过程和形式异同,然后找出《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1033个甲级词中658个汉日同形词,从形意、色彩、词性等方面对汉日同形词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以日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词汇时,同形同义词习得无难度,同形近义词和同形异义词应作为习得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中《生物》乙种本(图3)、高中《生物》甲种本(图4)与现行高中《生物》必修本(图5)的对比,可看出以下一些问题: 1.现行课本已改正了原甲、乙两种版本对细胞壁位置的标注(即图中2的标注)。笔者认为,对此标注还应作进一步的理解。这就是,图中“2”所指的包括相邻两细胞的两层  相似文献   

5.
从《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得知,怎么这个词在频率最高的前8000个词词表中列在第115号,在生活口语中前4000个高频词词表中列在第35号。可见它在汉语里特别是在口语中使用频率之高。《汉语水平考试大纲》的“常用词汇表”也把它列为甲级词。本文从现代汉语角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形式、语义和语用几个方面对怎么的用法作出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十部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词性标注现状展开分析考察,分析了现行教材进行词性标注的特点和做法,指出教材在词性标注方面存在的问题,如词性标注存在错误、词性标注的依据不明确等问题,讨论了特殊类别词汇的词性标注问题,如离合词、兼类词、属性词等如何标注词性以及词语和语言构式是否需要标注词性.最后提出了建立词性标注体系、优选标注语言符号等词性标注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词类标注在汉英词典编纂中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其中兼类处理尤甚。《新世纪汉英大词典》被誉为第四代汉英词典的开山之作,但至今缺乏对其词类标注进行系统研究。从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视角,基于自建的"《新世纪》(第二版)词类标注数据库"和语料库使用模式调查,对其兼类词表征策略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该词典在词类标注方面成绩与问题并存:总体而言,兼类词数量显著增加,微观结构更趋合理,但仍未能全面反映现代汉语中概括词的兼类现状;具有对称语义关系的词条在词类标注中尚存一定问题。《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在词类标注上的困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现代汉语等分析语词类研究困境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AutoCAD尺寸标注方面也有强大的功能,利用AutoCAD的尺寸标注命令,可以方便快速地标注图纸中各种方向、形式的尺寸,将它应用到《机械制图》教学中,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尺寸标注的分析理解,在正确理解尺寸注法的基本规则;正确、完整、清晰地标注组合体尺寸等教学难点问题中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海波 《现代语文》2010,(7):117-118
本文在对《老屋窗口》一文进行手工分词和词性标注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手工分词和词性标注存在的问题,为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分词与词性标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机械制图》教材中用形体分析法标注组合体尺寸的局限,通过探索和实践,提出标注组合体尺寸的另一方法——坐标法,解决了各类组合体视图、剖视图尺寸标注的完整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词相似度计算在文本分类等自然语言处理众多任务中有广泛应用,为了提高准确率并将其应用于文本分类任务中,提出基于知网与同义词林以及基于nGram训练大规模语料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词义演化技术检测词义变化确定两种方法的权重,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对比人工定义词语相似度。通过实验将该方法与基于知网和同义词林的方法进行对比,根据随时间改变而词义有无变化选取15对词语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后者比前者提高了28%。由此可以看出,基于语料与语义词典的方法明显比单纯基于语义词典的方法好,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2.
炼字论纲     
古人非常重视“炼字”,但大多囿于具体用例的点评。在目前流行的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教材和论著中,在谈到词语的运用时,又大多限于“词语的选择”,惜乎缺少对于炼字的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本文借用传统修辞学中“炼字”这一概念,指代一般的修辞学论著中常说的“词语的锤炼”,即对词语的精心运用。其中的“词语”包含现代意义上的“词”和“熟语”,有时还包括某些临时组合,但具有特定含义的短语;其中的“锤炼”,则包含对词语的选择、修饰、加工、改造和创新。围绕这五个方面,文章论述了“炼字”的内容、途径、方式、目的、作用等,由此尝试建立较为全面的“炼字”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3.
对文本分类技术进行研究,首先介绍文档频数特征词评价方法;然后提出一种词分布均衡度评价的特征词选取方法,最后分析基于词分布均衡度评价的支持向量机文本分类算法,并实验证明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词义引申在词义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古至今人们对“词义引申”这一概念及现象的研究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主要立足于清代,以时间为线索对“词义引申”的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的发展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5.
释"熏"     
“熏”字为止从“柬”下从“火”的会意字,“熏”字的字形义为火烧树干状。《说》根据“熏’’字已有讹变的篆书去分析字形,认为“熏”字“从中,从黑”,不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汉语拼音形式字母词语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用“汉语拼音字母词”来称说这一类词最为合适。丈章分析和探讨了汉语拼音字母词在汉语词汇中的定性问题,认为它们是汉语词汇中字母词的一部分,分析和探讨了关于这类字母词的定义界说问题.提出了对汉语拼音字母词的规范使用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表达层面看"word",最小的英语单词(the minimal word)就会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一方面,作为语法单位,在词的层面上,自由语素因为不能再被划分为最小的语义单位,所以把它叫做英语中的最小单词。另一方面,在词的层面以下,最小单词就可以是一个音节,具有两个莫拉重量的通常满足CVV或CVC的词,如key/ki:/,和tip/tip/等。  相似文献   

18.
词的问题一直呼吁汉语语言学家要关注汉语的特点,从汉语自身特点出发解决有关“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In 2 studies, we compared the effectiveness of 4 different methods for acquiring initial reading vocabulary. Training emphasized similarity of word beginnings (onset plus vowel), similarity of word endings (rimes), phoneme segmentation and blending, or simple repetition of whole words. These 4 training regimes were compared with a control group given only regular classroom instruction. Beginning nonreaders acquired the trained words fastest in the onset and rime conditions, and most slowly in the whole word condition. Retention was excellent after 1 week and after 4 to 6 months, with no differences due to method of acquisition when only children who met the learning criterion were considered. Generalization to reading new words and nonwords was 40% to 50% on the first encounter for all children who acquired the entire word set during learning. In Experiment 2, the same pattern of results was obtained for delayed readers in Grade 2.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盘问"一词中"盘"与"问"的语素义及"盘问"一词的成词过程,得出"盘问"一词的构词方式应属于"动+动"状中式复合词的结论,纠正了前人将其归入"名+动"偏正式双音节动词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