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留守儿童的背后是一个打工外出的家庭,是一根思念相隔的电话线,留守,到底有多少的酸甜苦辣,也只有留守与打工的人才有真正的体会。 当我第一次看到“留守儿童”这个称谓时,我首先想到的是班里那群父母在外打工的学生,想到他们的各种心理,想到他们的各种生活现状。然后想到的就是我自己,因为我已“留守”了20多年,我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那批“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打工,他们当中很多人将子女留在家里,于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子女出现了。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子女”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环境发生了变化,他们的生活、教育状况如何?如何更好地加强对“留守子女”的教育管理呢?去年六月至十二月,我县就“留守子女”的数量、生活状况、教育状况进行了专项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实地了解、召开座谈会、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每年春节过后,各地民工纷纷离家别子踏上外出打工的征程,他们带走的是新一年的希望和憧憬,留下的却是故土家园和一家老小,于是“留守儿童”伴随着民工潮应运而生,并且在农村中小学越来越普遍。笔曾在一个学校做了一个不完全统计,在这个拥有近两千名学生的学校,父母外出打工的达七八百人之多(包括单亲外出打工的在内)。由于这些留守学生从小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及市场经济的建立,青壮年农民和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耐不住农业生产暂时所处的困境,纷纷外出。不仅有大批“南下”的“打工仔”和“打工妹”,而且还有远离故土的“打工翁”及“打工婆”。 对于回乡初高中毕业生来说,他们虽然没有冲过“独木桥”,到高一级学校读书。但是他们中间有90%以上不甘忍受农村枯燥的文化生活和简单的体力劳动。他们凭着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要选择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去施展自己的才能和实现远大的理想。他坚信“好男儿志在四方”,不但要“南下“,有的还决要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寻去建设故乡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可是道德观念却越来越淡薄。在城市,楼房越建越高,可邻里之间却是老死不相往来;在农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但欺骗和拐卖老乡的也越来越多。不久前。网上曾流传一个帖子,叫作“国内十大著名荒唐禁令”,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出打工已成为时尚。以广西藤县大黎镇农村为例,这里有85%以上的家长都外出打工了。有自己做生意当老板的,更多的是替人打工。由此,盘活了农村经济,农民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然而,也衍生了诸多问题,特别是其子女的生活、教育问题,给社会和教育部门,特别是当地学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我们应看到,西部农村地区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等原因,一部分农民的生活仍很困难。靠天吃饭的单一粮食种植产业已远远不能维持农村家庭的正常开支。于是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孩子就被留在家里。人们习惯上称这些学生为“留守学生”。逐年增多的农村“留守学生”,给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任雪 《今日中学生》2008,(11):47-47
一提到“留守学生”,大家都知道他们缺少爱,所以要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但是我总羡慕那些留守学生,因为他们非常自由,没有父母管束干涉他们的生活,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也常常幻想着父母长年外出打工,这样,我就可以有自己的空间,也能自由。妈妈说:“不久,我们真的要外出打工,你以后要听外婆的话。”  相似文献   

9.
谈璞 《成才之路》2009,(35):3-3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迈进,许多人纷纷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是学生家长,而他们的子女却成了当今教育的难题——留守儿童。本文就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今年12岁的王强(化名)已经读初中二年级了,在他不到三岁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9年来,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像王强这样的学生在江西省弋阳县还有很多,当地人把这些学生称之为“留守学生”。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远离父母,他们的教育和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久前,本刊特约通讯员进行了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