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提高水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需要建立一批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山东农业大学在水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探索出了校内依托省部级科研平台,校外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研究类、设计类、施工类和管理类等实践基地。依托实践基地,该领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学校应在资金争取、校企共建、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继续加强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处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改革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对于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实现社会优质教育资源互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处的大环境,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创新实践基地的有效模式和培养机制,研究成果可为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校外实践基地是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采取实地走访和电话调研的方法分析了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优化结构和布局、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等建议,以期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可行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首先,分析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重理论,轻实践"与"岗前培训"两类导致研究生创新能力与激情缺失的培养模式问题。其次,提出基于校企共建的高校重点实验室与工科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以校内导师与实践基地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为主的交通运输类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并提出其实施方案。最后,以山东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为例,说明该培养模式的实施环境与实施条件,为类似专业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完善、高效利用及导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对于专业学位类研究生的快速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本论文总结了作者团队近几年在建设校地创新协作联盟的过程中,促进研究生实践基地求实化,探索以项目为驱动,结合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一些做法、成效等,力图实现专硕高效快速培养。  相似文献   

6.
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对于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及“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本研究以“宁波大学—天台县”实践模式为例,通过企业搭建培养基地,高校提供创新人才与技术,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探索“校—县—企合作”模式下研究生培养机制。最终,该模式初步实现了高校、县域政府、企业与研究生培养的多赢目标,为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与就业能力提升以及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培养单位为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与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场所,是产学结合的重要载体。本文以苏州大学飞思卡尔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例,介绍了该中心的管理、产学研联合培养的举措以及反哺社会的典型案例,希望能促进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现状,从导师师资队伍建设、课题的选择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四个方面初步探讨了比较合理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以求对现行培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特点,提出了通过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及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措施,确保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实践基地是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场所。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在协同创新原则指导下探索电气类全日制专业硕士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问题,从创新基地建设模式、规范基地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实践基地的建设创新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强化了硕导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为提高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重点是锻炼现场工作能力,解决工程实践中的高精尖问题.结合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要求,充分利用具有良好合作基础的企事业单位,共建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构建实践教育平台,夯实联合培养过程,是地质工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所取得的认识可为同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测绘工程领域被定为"教育部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领域"之一。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院以此改革试点为契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构建了有特色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采取"请进来带回去"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问题,完善了"双导师制"。结果证明,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企业和研究生的三方共赢,解决了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差别培养问题,保证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跟踪调查基础上,针对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校外导师聘任与使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实践环节是水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校内实践基地是对校外实践基地不足的有力补充。文章阐述了建设校内实践基地的必要性、硬件构建和运行效果,并给出下一步建设的建议。文章可为水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宋鸽  王建 《教育教学论坛》2020,(16):277-279
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校内科研平台与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充分依靠“科研育人”抓手,坚持以实践基地合作科研项目引领为导向,推进行业与企业专家进学校和专业导师进企业“双进融合”,探索双导师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健全保障体系与评价机制,实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与实际科研问题解决能力的全面提升,着力培养既有“卓越精神”、又有“工匠精神”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联合培养全日制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背景,深刻剖析了联合培养全日制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意义,对全面建设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机制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培养单位的病床数满足不了研究生临床能力训练的需要这一问题,作者提出了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培养基地的方法,并初步探讨了建立基地的基本条件、基地教学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同济大学环境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校外企业专家及基地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从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两种模式的区分认识、课程设置与导师培养、专业实践与基地建设和论文选题与就业四个方面分析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构建了联合培养基地利益相关者结构关系,明确了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提出了构建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机制,包括利益相关者协同联动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强化利益相关者诉求的激励机制,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校内导师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意愿不强且实践指导能力不足,校外导师数量少、遴选标准差异大且难以管理等问题,扬州大学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外导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探索,通过对内加强引导和转变,对外运用差别化的标准分类遴选,并以实践基地为纽带,实现了对校外导师的有效管理,保证并提高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