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搜集48例膝关节多排螺旋CT(MSCT)3D及MPR后处理技术检查效果与X线平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MSCT 3D及MPR技术对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我院MSCT使用以来膝关节疾病患者MSCT检查48例的资料,使用东芝4排螺旋CT机行薄层高分辨连续扫描,并行MPR处理后传至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技术图像后处理,通过对有诊断价值的的影像表现同X线平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于骨性关节面增生硬化、关节骨折、脱位及显示关节游离体等平片与MSCT对定性差别不大,而MSCT通过后处理技术无疑使图像信息更加直观而可靠,对增生骨化、股骨髁前后缘骨质改变、关节面下假囊肿形成等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别,是MSCT的优势;对关节腔、关节囊及滑膜囊积液,关节旁软组织改变MPR较平片对比亦具有明显优势,但客观的说3D亦不甚理想,MRR是理想的补充.结论MSCT对显示膝关节疾病的征象明显优于平片,使图像更加直观细致,图像信息更加丰富,并能显示一些平片无法显示的征象,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关节疾患,其病理改变以滑膜高度增生及含铁血黄素沉着为主要特点。X线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极易误诊。现报告三例,以供参考。例一:男47岁、患者3年前因左膝腘窝部囊性肿物行手术切除,术后2年病变复发,于原手术部位又长出一肿物、日渐增大、时感疼痛,行路困难。既往无外伤史。检体:左膝关节软组织肿胀,腘窝部可触及一肿物,约5×4Cm左右,质柔软,表面光滑,边缘清楚,不活动,轻度压痛,皮肤颜色正常,有轻度静脉曲张,关节屈曲受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MRI表现特点.方法 对30例体育运动后出现膝关节损伤症状的患者进行1.5T磁共振扫描,部分患者行膝关节镜检查,并对所得的MR图像与关节镜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中,骨挫伤者18例,MRI表现为股骨髁、胫骨髁、髌骨于T2W1序列上见斑片样高信号影;半月板损伤者25例,其中Ⅰ-Ⅱ度损伤18例,Ⅲ度损伤7例;膝关节韧带损伤者20例;关节软骨面毛糙、变薄者5例;膝关节腔及周围滑膜囊内见积液征象者20例.结论 高场磁共振成像能准确地对运动性膝关节损伤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编扎髌前筋膜加Cable钢缆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3年收治的72例各种有移位髌骨骨折用可吸收线编扎髌前筋膜加Cable钢缆内固定,随访后按骨折复位,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和行走功能等方面进行评定.结果:采用可吸收线编扎髌前筋膜加Cable钢缆治疗的各种移位髌骨骨折,具有骨折复位良好,骨折愈合快,膝关节活动功能好的优点.结论:可吸收线编扎髌前筋膜加Cable钢缆治疗髌骨骨折,操作方便,固定牢固,术后不用外固定,术后可及早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防止关节粘连,促进功能恢复,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颈交界区囊性神经鞘瘤的早期诊断.方法:对5例起源于C1-2神经最初误诊为脑干肿瘤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外科治疗做了详细的描述.结果:这5例囊性神经鞘瘤的患者,全部经外科手术全切病变,MR检查T1,T2像:均呈现长T1,长T2信号.结论:颅颈交界区囊性神经鞘瘤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早期治疗及其预后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颈交界区囊性神经鞘瘤的早期诊断.方法:对5例起源于C1~2神经最初误诊为脑干肿瘤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外科治疗做了详细的描述.结果:这5例囊性神经鞘瘤的患者,全部经外科手术全切病变,MR检查T1,T2像:均呈现长T1,长T2信号.结论:颅颈交界区囊性神经鞘瘤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早期治疗及其预后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28例滑膜肉瘤病例的临床及X线表现。认为发生在关节附近的不活动软组织肿物,无论是否有症状,均应考虑到有滑膜内瘤的可能,及时进一步检查,以免早期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此病X线表现无特征性,但关节附近分叶状固定性软组织肿块并对骨质产生侵蚀性或压迫性破坏结合血生化检验已具有诊断价值。淋巴及血行转移较早也较常见。故早期确诊才能及时治疗,增加患者存活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肺底积液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肺底积液的X线征象.结果:肺底积液的主要X线表现是假膈征、双膈征、心淹征、肺纹理截断征及变换体位液体弥散征象.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肺底积液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神经上皮囊肿是来源于神经上皮的中枢神经系统囊肿,主要包括脉络丛囊肿、室管膜囊肿[1]。具有症状的神经上皮囊肿文献中多为个例报道[2-4],近年来由于神经影像学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其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提高。2004年12月-2008年11月,我院收治神经上皮囊肿患者7例,回顾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2~40岁,平均19.1岁。均经手术及部分病理证实。病程11 d~10年,平均2.3年。头痛、头晕6例,恶心、呕吐5例,癫痫2例,视物模糊、视力下降3例,视神经乳头水肿2例,单侧肢体无力2例,查体发现囊肿者1例,1例2年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复发再次入院。1.2实验室检查7例患者均行CT和(或)MR I检查。6例头颅CT示侧脑室不对称,为病变侧脑室局限性扩张,扩张部位与脑脊液密度相似,钙化脉络丛受压移位,经腰池注射对比剂后囊腔无染色。7例头颅MR I示侧脑室内类圆形囊性肿物,边界清楚,位于侧脑室三角区5例,颞角、额角各1例,病变同侧脑室局限性扩张;可见囊壁,边缘光滑无结节,周围无脑水肿;在T1W I和T2W I上多表现为与脑脊液信号相似或较脑脊液信号稍高,注射对比剂后囊性肿...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的功能康复.方法:通过对36例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患者进行增加肌力锻炼,应用CMP进行被动功能锻炼等方式训练,以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结果:36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生活质量提高.结论: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后的康复训练对患者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腰椎后缘软骨结节(LPMN)影像表现,评价X线、CT、MRI检查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7例典型LPMN X线、CT、MRI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各种检查方法在显示病变特征上的差异。结果:LPMN在X线、CT、MRI上都具有特征性表现。LPMN在腰椎侧位片显示为椎体后上或后下角有弧状或切迹状骨质缺损区,后缘可见形态不一的游离骨块。X线检查对LPMN诊断符合率仅为54.2%。LPMN的CT表现更具特征性,即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缺损,密度与椎间盘相同,周围多有不规则硬化,骨质缺损后可见条形或弧形骨块突入椎管,CT检查对LPMN诊断符合率为100%。LPMN的MRI表现为病变椎体后上缘或后下缘终板局限性浅弧形骨质缺损,缺损区内充满椎间盘组织,椎间盘后纤维环明显后突,GRE×T2WI在显示其特征上优于其它序列。MRI检查对LPMN诊断符合率为89.7%。结论:CT检查对LPMN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优于X线和MRI。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100例胸腔积液,在超声引导下定位、穿刺抽液分析,取代了以往依靠X线诊断。其中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82例,癌性胸腔积液7例,肝硬化胸腔积液4例,慢性肾病胸腔积液4例,脓胸2例,腹腔间皮瘤胸腔积液1例。超声可反复多方位的检查,观察到病变的部位、性质。详细论述了大量积液,包裹性积液,粘连型积液,癌性积液的主要声像图特点,初步分析出良性,恶性。粗略估计胸水量多少,引导临床选择穿刺点,进针方向及进针深度。肯定了超声诊断胸腔积液的准确性。避免了临床穿刺的盲目性,从而提高了穿刺抽液的成功率。本组100例132次抽液成功率100%。此项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无并发症,无放射性,便于床边检查,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欢迎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总结近10余年来我科关节镜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发生原因、具体应对原则、预防措施.方法对1998-2007年间216例膝关节在施行关节镜检查及治疗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者进行总结.结论关节镜检查或镜下手术时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主要由于术者对关节镜操作技术不熟练、医护配合不好、术中关节内结构显露不清,手术目的不明确造成.只要注意改进上述环节,即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髌骨软骨软化症是引起膝关节疼痛常见病之一,此病在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中多见,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包括软骨肿胀、碎裂、脱落,最后股骨髁的对应部位也发生同样病变,发展为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髌骨软化症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影响非常大,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分为传统疗法和康复治疗两大类,治愈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5.
35例乳腺癌的钼靶X线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乳腺癌临床及X线特征,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方法:35例乳腺癌均行钼靶X线摄影,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对其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乳腺癌X线显示肿块21例,占60%;钙化(单纯钙化或伴随钙化)19例,占5413%;局限性密度增高7例,占20%;结构紊乱3例,占8.6%。其中2例漏诊,1例误诊。结论:大多数乳腺癌X线可做出明确诊断,不典型者需密切结合临床资料或其它影像检查或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16.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 Lotic Myeiopathy简称:C.S.M)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X线检查不仅可以发现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并可对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现将我院从1992年2月以来资料较为完整的73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文献对临床及X线诊断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报告讨论。 1 临床资料 本组73例均系临床疑诊颈椎病而进行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钼靶X线与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以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钼靶X线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钼靶X线诊断准确率为80.55%(29/36),MRI诊断准确率为88.88%(32/36);综合两者影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4.44%(34/36),明显优于单一钼靶X线摄影或MRI检查(P<0.05)。结论:钼靶X线摄影操作简单,对微小钙化敏感,为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MRI检查能显示乳腺内病变的细微结构,两者结合能显著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临床骶髂关节疾病的CT表现。方法 :对照骶髂关节骨骼及尸体标本分析研究临床 5 0例不同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骶髂关节CT平扫片。结果 :不同的骶髂关节病变的CT扫描有不同的表现。结论 :CT能较清楚显示骶髂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结构 ,对临床骶髂关节疾病的区别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CT扫描是目前诊断骶髂关节病变最理想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31例结肠癌,就其X线改变分为五型:即增殖型、溃疡型、浸润型、混合型、梗阻型笔者结合文献分析了各型X线征象及其X线改变,并讨论了早期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31例结肠癌,就其X线改变分为五型:即增殖型、溃疡型、浸润型、混合型、梗阻型。笔者结合文献分析了各型X线征象及其X线改变。并讨论了早期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