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诗难读,更难教。诗歌教学是有层次有境界的。由于诗歌在语学科中的特殊地位,因此,语教学的艺术境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诗歌教学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遵循诗歌特性开展诗歌教学—中小学诗歌教学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小学语课程中的诗歌教学,仍存在着非诗的教学弊端。问题主要在于没能从诗歌的特性出发,来开展诗歌教学。古人的宝贵经验和现代许多教师的成功实践表明,诵读和鉴赏是“诗教”的两大门径。高中阶段以鉴赏为主,主要方法是比较感悟与意象赏析。  相似文献   

3.
从"不学诗,无以言",到唐宋元明清,中国的诗教传统绵延相传,如今我们却只能看到,在"诗的国度",诗歌写作教学几至于乏人问津的境地。究其原因——课业负担重,考纲不要求,考试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一言以蔽之:功利之心所使然。"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基于此,我尝试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引入写诗的环节,以期唤醒沉睡在学生心底的诗心。我将诗歌写作指导设计为三个训练步骤,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引领学生渐入诗境。第一步,踏上诗歌殿堂的台阶——改写古诗词。古典诗词短小精练,意蕴丰富,千百年来叩响过无数善感的心灵。若能从诗歌的灵魂——"感情"出发,就把握住了诗歌写  相似文献   

4.
从"不学诗,无以言",到唐宋元明清,中国的诗教传统绵延相传,如今我们却只能看到,在"诗的国度",诗歌写作教学几至于乏人问津的境地。究其原因——课业负担重,考纲不要求,考试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一言以蔽之:功利之心所使然。"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基于此,我尝试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引入写诗的环节,以期唤醒沉睡在学生心底的诗心。我将诗歌写作指导设计为三个训练步骤,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引领学生渐入诗境。第一步,踏上诗歌殿堂的台阶——改写古诗词。古典诗词短小精练,意蕴丰富,千百年来叩响过无数善感的心灵。若能从诗歌的灵魂——"感情"出发,就把握住了诗歌写  相似文献   

5.
诗歌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读诗,还要教会学生用诗。诗歌是瑰宝,更有其实用价值。赏诗只能体会别人的心情,用诗却能表达自己。我在诗歌教学中经常布置小论文和大作文,让学生在写作中消化并学会使用。  相似文献   

6.
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作为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诗教传统。自信“不学诗无以言”的大教育家孔子开启了以“兴观群怨”为价值取向的诗教源头,并使诗教与礼教融为一体。通过诗歌教学来感发意志、陶冶情操、内修德性,完整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同时“诗歌教学对怡养学生美感、拓展其形象思维、优化其语言能力,都发挥了重要和长久的教育价值”,可见诗歌教学是引领学生叩开文学殿堂的一把钥匙,要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就应当重视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7.
诗性写作教学不是单一的诗歌写作教学。诗性写作教学的文本应该是富有诗意美感的文本(如诗歌、散文等);诗性写作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是富有激情的,教学语寿是诗性化的语寿;诗性写作教学要求学生作形象、生动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随后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无论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性,在当时都达到了颠峰,即使到了科技与明相对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读之吟之,诵之歌之,依然口舌生津,回味无穷:另外古典诗词的语言有一种内在的韵律美,一首诗就是一个优美的旋律,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熟读了将会终身不忘,并能在今后的写作和交流中信手拈来,学以致用。笔在多年的语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能力,教师应善于把握吟育、激情、引导三个环节,以下是本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出台之后,古代诗歌成了多元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入高中教材的古代诗歌是经典作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明的精粹。强化古代诗歌教学。对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意义。可如何进行古代诗歌教学,仁见仁智见智。笔认为,诗评应当成为高中诗歌教学的一个因子。  相似文献   

10.
诵读和适当练习写作诗歌,是学习语、提高语素养的有效途径,可以使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更富于采。因此,本刊特开辟诗歌园地,包括古今中外的“诗歌赏读”、刊登学生诗作的“青春诗苑”、介绍知识或诗歌创作故事及指导诗歌写作的“诗苑杂谈”等,欢迎读朋友撰稿。  相似文献   

11.
本提出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是中学语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古典诗歌的鉴赏要把握好四个基本环节,即了解诗的成因,理解诗的语言。体会诗的意境。品鉴诗的趣味。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英语教材M6 U2阅读文本A Few Simple Forms of English Poems介绍了5种简单形式的英语诗歌的特点,并举例说明每一种诗歌的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归纳诗歌的写作目的,通过诗歌鉴赏分析英文简体诗的特点,教会学生英文简体诗的写作方法,并且让学生尝试创作英文简体诗。  相似文献   

13.
李白杨 《四川教育》2005,(10):33-33
一年级小学生在学习拼音后即开始接触诗歌,而《静夜思》又是安排在小学新教材第一册的第一组课中.怎样将这一全新的体带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喜欢诗歌进而喜欢语?我根据诗歌琅琅上口、易于传诵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诗歌中认识生字,并感受诗歌的情趣.  相似文献   

14.
进入高中阶段,随着诗歌鉴赏难度的提高,许多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越来越淡而渐渐疏远诗歌.因此,古诗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亲近诗歌:唤起学生对诗人境遇的同情,对诗人倾吐的理解,消除对诗歌成因的神秘感;帮助学生弄清古诗的句法特点,识记常见意象的含义,消除不通诗家话语的恐慌感;引导学生设想自己与诗作内容相关的见闻经历,补充作者省略的内容,消除对诗歌题材的陌生感;指导学生构建表达技巧的知识网络,逐个归纳古诗写作技艺,消除鉴赏写作特色不知从何入手的的迷茫感.  相似文献   

15.
刘颖 《考试周刊》2012,(13):45-45
诗歌作为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类生活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现着各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语文教学应重视发扬诗教传统,所谓"诗教",本指《诗经》"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后来泛指诗歌的教育功能和方法,但诗歌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为了把我国悠久的诗教传统继承和发展下去,为了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提高,在诗歌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实践对诗歌的教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描绘塞外雪景的壮诗、美诗,向来为人称伟赞奇。教读本文恰可扣住一"奇"字展开,引导学生感悟、品析诗歌意境之奇绝,揣摩写作手法之奇妙,领悟作者情怀之奇伟,以领悟诗歌的独特魅力和作者的浩然情怀。  相似文献   

17.
童诗语言优美,情真意切。儿童都喜欢诗,喜欢读诗,对于刚刚接触诗歌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读诗、品诗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教师可从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构建诗歌意境;让学生在真实和想象中同诗歌进行对话;在"放手"与"牵手"间,让学生在诗歌中徜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诗教传统悠久的国家,发展中学生诗歌创作能力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文学素养,陶冶性情,发展智力。因此,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诗歌对学生人生的重要意义,优化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为他们的美好人生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19.
诗歌教学中,"做活诗人,做活时空,做活诗声,做活诗情,做活诗脉,做活诗言"就会做活诗歌教学。诗歌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诗情画意,"情"就是诗情,"景"就是画意.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因此对诗歌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的技巧、方法做一些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潘霞 《新课程研究》2009,(4):173-174
我国有悠久的诗教传统,教师可以把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作为切入口,改变中职生文化素养不高的现状。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言传身教,让学生爱上美妙的诗歌;因材施教,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诗作;轻吟低咏,和学生感受音韵之美;浅酌细品和学生同享人性之美。教师引导他们接受诗歌的熏陶,从诗歌中汲取足够的养分,性灵回归诗意。从而达到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