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课程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教学实验法,探索体育课程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途径和方法。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课程对维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效应。不同的课程形式、教材内容和组织教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作用是不同的。学校层面上要改革现有的体育课程形式,建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教材、教法、组织的选用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在发展体能,掌握体育技能的身体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学生体能、技能这一体育教学特点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是中学生全面发展、早日成才的重要基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理念。本文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学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以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邹立庚 《体育教学》2008,(11):29-29
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成绩评定是该课程的教育理念的体现方式之一。对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考核和成绩评定,要以其参与情况、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情况、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运用程度、社会适应能力状况和学习态度、个体发展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应当充分体现既结合实际,又全面育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和社会发展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具有非常好的优势,本文从对体育与健康课与团体心理辅导分析入手,谈谈在运用团体心理辅导于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过程实践的点滴体会,旨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课程的组织形式也变得多样化。为实现体育课程的多元化教育功能,该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进行分析,从课程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找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改进的方向,即课程设置合理化、教学方法科学化、评价体系多样化。在今后的发展中,学校应更加重视体育教育,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打破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对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理性思考,构建符合社会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心理健康将全面落实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出发,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就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教材、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信心等问题,谈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见解和探索,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程改革是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以阳光教育理念为指导,应用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模式,反映职业教育特色,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建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身体锻炼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是体现现代健康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的配有音乐的健身操锻炼能够全面而明显地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文章从其健身、健心的特性出发,对音乐应用在体育健身课中对高校学生身心各方面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包括体育、健康教育(含心理健康、卫生保健)等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在实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的健康教育过程中,运用什么样的语言,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是值得探讨的。对此,就健康教育形式、语言的通俗性与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四个"课程的基本理念",笔者将之总结为八个字,那就是:"趣学、乐学、善学、助学",高中田径教学也应该积极遵循这四个方面,才能做到让田径运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长远发展。笔者结合新课标四个理念,以田径教学为例,进行具体论述。一、趣学:培养学生健康的意志和体魄在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中,提到了教师应该坚守"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意志和体魄为目标。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这个时候又承受着较重的学习负担,对此,  相似文献   

11.
解决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丹 《体育世界》2007,(10):87-88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体育的单纯功能发展到体育与健康的定位,因而对体育课程的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模式,教学评价与考核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及其实施,进行思考,以期促进体育教学。提出解决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体育的单纯功能发展到体育与健康的定位,因而对体育课程的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模式,教学评价与考核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及其实施,进行思考,以期促进体育教学。提出解决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天津市高校的公共体育网球课程进行研究,探索适合青少年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课程目标;构建以"健康第一"为教学理念、融合网球文化与体育文明、更加富有操作性、适合当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实施标准;建立一套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公共体育网球课程的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14.
赵生荣 《精武》2014,(36):203-203
健康是每个人所追求的恒久理念。体育课程即是以"促进健康"为宗旨,通过传授相关的健康知识与积极开展体育锻炼以达到促进学生健康的目的。"以人为本"是一种对教师尊重、对学生尊重的教育观念。"以人为本"教育观念可促进学校体系的改革,提高学校的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在高校体育课程中,也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为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韩雪峰 《体育教学》2011,(11):63-64
一、指导思想 本次课的教学突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实际出发,将趣味、娱乐、竞争、实践寓于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技术的同时达到身体的全面发展,并能自我调节控制身心的负荷充分发挥自我锻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体育教学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问题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向体育学科提出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这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概念而确立的体育课程新价值与新目标,也是对我们过去提出的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归纳与发展。这个新价值与新目标的提出既反映了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体现了学校体育工作者主动承担重任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它已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当前进行课标实验中的一个难题。难就难在:两者如何结合?其深层的问题是体育教学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到底是…  相似文献   

17.
分层教学的主要宗旨是促进全体学生的最大能力发展,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通过尊重学生的个性身心发展水平,使受教育者在身心素质与能力上获得全面与最大程度的发展,从而贯彻并实现教育的终极理念。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探讨分层教学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实际运用,以便能够更好地揭示分层教学的内在规律,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分层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针对体残病弱学生开设的体育保健课强化的是"教"的统一要求——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课程内容、统一的评价方法等等,并没有让每一个体残病弱学生公平地获得适合其身心特点与需要的体育知识和自我体育锻炼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并结合3年的体育保健课教学实践,对高校体育保健课程实施个性化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个性化体育保健课程可以较好适应体残病弱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布置课外体育作业等形式,使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在行为认知、行为习惯和主观标准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以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主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探讨高校体育教学和健康课程改革的新思路。以达到“健康第一,体育育人”的思想。全面推动素质教育,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传授健康知识,体育技能知识,实现增强体质、改善心理、健全人格的目标。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自主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通过体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寓思想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生存教育和与人融洽相处的教育于体育课程教学之中,使学生参与体育、融入体育、热爱体育、享受体育乃至终身体育。成为有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目标部分,把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这就要求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体育教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重视"健康"教学理念。在教给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理念、健康学练、健康交往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最终让他们享受健康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