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外几种网络评议软件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均平  张蕊 《情报科学》2006,24(7):961-966
文章分析了与传统同行评议相比网络同行评议的优点,并对国外现有的几种网络同行评议软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分析了国内网络同行评议开展的现状,提出了国内应加强对网络同行评议软件及系统的开发与建设,从而推进网络同行评议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微观计量LPM模型在同行评议专家选择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俭  景衍斌  陈锐  赵京兴 《科学学研究》2008,26(6):1243-1247
 同行评议制度目前广泛运用于科研项目的审查、立项、监督及成果评价等领域。同行评议方法已成为贯穿科研项目管理全过程的一种方法。国内目前对同行评议的研究较多,但大都是定性和一般描述性研究,缺乏精确定量分析。本文利用线性概率模型对同行评议制度进行研究,这在国内同行评议研究中尚属首次。这种研究在方法上具有创新性,并且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同时提出新的结论和新的研究同行评议的方法,这对于指导科研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种定量评价仅是一个开端,后续将利用蒙特卡罗实验随机生成数据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旨在为国内学术期刊改进同行评议及国内同行评议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Richard-PaSCal-W ang[2017]同行评议模式分类模型精简版框架为分析工具,使用多维可视化方法,梳理欧美期刊13种同行评议模式,分析同行评议模式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结论]欧美期刊同行评议模式呈现出参与度、透明度、自由度“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出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可检验规范最佳实践,为国内科技期刊的同行评议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国际高水平期刊同行评议的案例分析,总结其经验和特点,以此为借鉴,针对国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中的问题,形成最佳实践。【结果】 围绕同行评议的三方主体——审稿人、编辑、作者,详细阐述各自的最佳实践。审稿人、编辑、作者这三方主体在同行评议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因此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同,每一方主体在评议前、评议过程中及评议完成后都需要遵从一定的规则、完成一定的工作,以维护学术诚信,保证同行评议的科学、客观、公正。【结论】 同行评议可检验规范最佳实践建立在对国际高水平期刊同行评议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具有详尽性、通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有利于改善国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学术研究成果同行评议不同模式,探讨在开放获取发展过程中如何促进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和学术成果的快速传播。【方法】对国外同行评议的几种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这些同行评议模式的特点、流程、管理方法等,并对基于网络的开放的同行评议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果】开放的同行评议模式加强作者和评议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推进学术研究成果的快速出版。【结论】随着开放获取的出现和发展,开放的同行评议模式将成为学术研究成果评议方法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梳理国内外开放型同行评议相关模式、技术和存在的问题,为开放型同行评议在国内学术出版界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中检索相关研究文献,对文献进行分析,并对应用开放型同行评议的出版商和期刊进行研究,最后对所得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与评述。【结果】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要,开放型同行评议呈现出多种应用模式。相关学者对评审数据存储、评审数据关联、评审流程支持、评审流程保护、评审专家激励等方面的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开放型同行评议模式及相关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结论】开放型同行评议在国内更好的发展还有待于构建可持续的培养体系、实施适合国内期刊的评议模式、积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创建相关主题期刊。  相似文献   

7.
张玲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1):1122-1126
【目的】 研究同行评议网络平台构建方法,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新模式。【方法】 参考国际上新近出现的Peerage of Science、 Publons、 The Winnower等平台模式,提出基于开放式网络平台系统的构建方法,并总结其特点、工作流程及运营方式。【结果】 开放式网络平台系统由独立于期刊社的第三方组织搭建。借助新平台,同行评议工作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选择,从面向单个期刊社变为面向科研整体,从封闭式评议变为开放式评议。【结论】 基于开放式网络平台系统的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新模式可有效缩短论文发表周期,提高同行评议效率,是同行评议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聚焦开放同行评议中“内容公开”这个方面,提出实施同行评议内容公开的具体建议及优化策略,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开放同行评议出版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文献梳理、数据库检索、网络查询方法掌握国际开放同行评议期刊现状,并通过案例法对已经实施同行评议内容公开的几种典型期刊进行案例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方法了解磁共振学科领域学者对同行评议内容公开的态度和见解,以及对各种措施的认可程度和倾向性。【结果】基于调研分析结果,归纳对比同行评议内容公开不同实施细节上的优势、劣势;针对同行评议内容公开的科技期刊出版实践,分别从公开要素、呈现方式和内容选择性以及解决“审稿人压力大”和“稿件处理周期延迟”问题这4个具体方面,梳理总结出一系列可供借鉴的实施方案并提出若干条具体的策略建议。【结论】我国科技期刊开放同行评议无论是体量还是创新模式都落后于国外大型出版集团。我国相关领域期刊推行同行评议内容公开具备领域内学者意愿基础,是有必要并完全可行的。基于所提出的同行评议内容公开实施策略建议,我国科技期刊可积极地、逐步地探索开放同行评议的创新实践,促进我国期刊学术出版中的同行评议向着更加开放、透明、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互联网的科技论文网络给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及时发表科研成果和创新思想的平台,是学术交流的重要渠道。如何提升网络论文的质量和高水平论文的质量辨识度将直接影响网络论文平台的可持续发展,这迫切需要我们构建一个既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特性又能提升论文质量的开放评审模式。分析网络论文的开放评审机制,进而构建多元评审主体的评审模式,并对同行评议专家和公众评议参与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科学文章同行评议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检索Pub Med英文发表的有关同行评议的文献,对同行评议相关主题词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37篇文献,其中29篇为评论性文献、6篇综述、1篇随机对照研究及1篇研究性报告。文献中频率最高的主题词为同行评议伦理(共18篇,49%);其次为同行评议方法 12篇(32%);文章质量评判标准和同行评议过程各占8篇(22%)和6篇(16%)。同行评议的主题及其构成较广泛,作者对同行评议主题内涵及其要求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其撰写质量更好的论文,提高稿件录用率,并可加强国内同行评议过程中的作者及审稿者的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影响开放式同行评议实践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掘开放式同行评议的关键影响因素。【方法】以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中开放式同行评议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爬取相关数据。采用变量分类赋值的方式,对影响开放式同行评议的相关定性因素进行量化分析。采用多重对应分析图展示开放式同行评议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不同类别的内在关联;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揭示相关影响因素对开放评议类型的影响程度。【结果】开放评议类型与评议专家身份的公开类别具有极密切的关联,评议专家身份对开放评议类型有显著正向影响,且重要性程度值非常高。【结论】评议专家身份是否公开成为开放式同行评议实践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透明性同行评议是当前开放评议行之有效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2.
ORCID是国际科学界为解决姓名歧义而创立的科研人员与贡献者唯一识别码。ORCID注册平台同时也是收集科研人员信息的开放性平台。专家信息是科技期刊构建同行评议专家数据库的基础。目前科技期刊同行评议专家数据的收集存在主观随意性。通过ORCID平台,科技期刊可以高效、全面的收集专家信息,为专家数据库的构建提供信息保障,将实现科技期刊同行评议专家库构建的规范化和数字化。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期刊开放式同行评议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同行评议是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其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探索开放式同行评议模式以期为中国科技期刊实现有效的开放式同行评议提供参考。[方法]在分析同行评议的定义及现有模式基础上,探讨了科技期刊开放式同行评议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果]提出了三类开放式同行评议模式,即完全开放式同行评议、有限开放式同行评议和部分开放式同行评议。[结论]不同的开放式评议模式具有不同的适宜性,可以很好的实现科技论文评审的透明性和公正性,需要在鼓励专家学者参与、审稿形式标准化、审稿平台建设、编辑能力培养上继续改进。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期刊公开同行评议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学术期刊公开同行评议的主要形式及其发展现状和趋势,为今后网络公评系统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参考现有的代表性公开同行评议期刊评审流程,提出建立网络公开同行评议的标准流程需考虑的质控指标。【结果】建立网络公开同行评议的标准流程需要考虑:论文提交后的快速审查标准、审稿人的选择或自荐标准、审稿意见书的标准、审稿时限的标准及论文接收的标准等。【结论】网络公开同行评议需建立能更大范围推广的标准流程,为学术期刊审稿模式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Web3.0快速发展背景下,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改进与发展的新平台、新模式。【方法】 以Peerage of ScienceFrontier为案例,针对最新的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同行评议模式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该同行评议模式的改进、特点、流程、工作方式等。【结果】在社交网络平台下,同行评议从静态变为动态,从"一对一"变成"一对多",从封闭式评议变成开放式评价。【结论】基于社交网络的同行评议模式是同行评议发展的最新趋势,可为我国的同行评议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高风险社会背景下,探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同行评议韧性治理四维路径,为同行评议治理提升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剖析现行同行评议社会韧性、结构韧性、制度韧性、功能韧性等风险挑战,以区块链出版平台Pluto Network为例,探求全程化、网络化、整体性韧性治理效能升级路径。【结果】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韧性治理适用于同行评议治理领域,可在评议前强化赏罚分明的评议信誉共识,评议中提供相辅相成的信息验证支持并实行明暗相参的辩证评议制度,评议后规正各得其所的后续资源配置。【结论】Pluto Network平台的同行评议韧性治理为我国带来启示,包括引入评议信誉预警彰显社会韧性、注重评议数据支撑补齐结构韧性、探索多元评议机制升级制度韧性、延长评议价值链条拓展功能韧性。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奖自设立以来,受到整个科学界的瞩目,特别是其在自然科学领域设立的三个奖项,更是成为人类科技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诺贝尔奖各评审委员会一直采用同行评议制度,这种同行评议制度建立在高质量的评议人、严格的评审制度基础之上.但由于其高度的保密性,若干年来诺贝尔奖同行评议制度的运行机制一直并不为人所知.着重介绍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同行评议制度,并对比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制度,揭示其对我国同行评议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视角对同行评议与行政决策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在对同行评议存在利弊的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通过对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代表的基础类项目和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为代表的应用类项目的申报、评审程序分析,认为科研项目评审是同行评议与行政决策的互动过程,同行评议是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行政决策是有效实施和完善同行评议的保障.最后,作者提出了有关完善同行评议与行政决策互动机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知识共享对促进知识向生产力快速转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期刊的开放取阅是促进知识共享向生产力快速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一个取得成功发展的同行评议的开放期刊和一个同样取得成功的传统期刊的发展数据和引用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从个倒研究方面探讨了目前蓬勃发展的同行评议的开放期刊的发展及其影响.并且通过对国内开放取阅的现状分析,尝试提出对建设我国科技研究的同行评议的开放期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科学规范的评议机制是保证学术论文评价公平性和公正性的必要保证,同行评议是对科学研 究活动及其成果进行科学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的同行评议是基于中心化的评议机制,导致学术论文评价出 现作弊现象。【方法/过程】在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对现有的评议信息生态系统进行系统分析,设计了去中 心化学术论文评议信息生态系统。【结果/结论】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去中心化的评议信息生态系统能有效的解决目 前通用的评议信息生态系统信息失衡问题,有效改进学术论文评议的时效性、合规性、安全性、公正性和有效性等 问题,为评议信息生态系统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