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最近,顾长卫导演的电影《最爱》和香港导演刘伟强的力作《不再让你孤单》进行票房PK,顾长卫说:“一部电影就是讲一个故事,最后得看究竞谁的故事讲得更好了!”作为复杂文化作品的电影尚且如此,较之显得简单的新闻作品更应该为读者讲述完整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顾长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曾担任多部电影的摄影师.与其他第五代导演宏大的历史革命叙事题材相比,顾长卫则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小人物的人生际遇.在其带有现实主义色彩倾向的电影《立春》中,可以通过顾长卫叙事性的镜头语言来体会大时代下小人物的世界,解读在北方小县城里一群艺术青年在艺术梦想与残酷现实的矛盾中痛苦挣扎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继2005年《孔雀》的成功之后,顾长卫推出了新作《立春》。 两部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依然是与老搭档李樯合作,同样讲述既定时代背景下,北方小城市中一些小人物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朱晓娜 《出版广角》2018,(15):82-84
顾长卫的每一部电影都使用了方言,生动的语言贯穿于影片中,这是顾长卫有意识地选择不同地域的方言与电影主题呼应.方言是顾长卫电影的一种独特表现方式,具有鲜明的顾式电影特色,塑造了人物性格并强化了电影的现实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5.
阿勇 《兰台内外》2009,(4):58-59
从《牵手》到《金婚》,蒋雯丽在一部部影视作品中传神地演绎出普通女人所面临的压力,被众多影迷称为“中国第一少妇”。然而,近两年,每隔一段时间,就曝出蒋雯丽与丈夫顾长卫离婚的流言。2009年3月初,一家媒体曝光了顾长卫深夜与一女子约会的照片。一时间,关于蒋雯丽婚姻遭遇红灯的传闻,再度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6.
由小说《陆犯焉识》改编而成的电影《归来》,通过转变文学作品中的叙述结构、叙述方式,重塑主要人物形象,实现了影像对文学文本的置换和再造,媒介的转换使电影文本具有了不同于文学文本的意义世界.电影淡化了文学文本中政治与人生碰撞下知识分子苦难命运的主题,凸显了影视作品所擅长的恒久而温情的爱情话题.本文试图通过解读《陆犯焉识》的电影改编,厘清电影媒介与文字的区别,分析媒介转换所带来的文化意义的嬗变.  相似文献   

7.
辛毅 《视听界》2012,(4):116-117
随着电影产业的日趋成熟,电影美术概念设计被广泛地运用。电影美术概念设计是随着数字时代到来而出现的新的创作理念,概念设计是针对设计所产生的诸多感性思维的归纳与精炼。《指环王》的电影美术设计是电影美术概念设计的典型代表。和《指环王》同类别的《黑客帝国》、《星球大战》、((2001漫游太空》、《银河系漫游指南》、《无极》、《潘神的迷宫》等魔幻类科幻类以及其他题材的影片,都运用到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电影未来发展重要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8.
2006年初,网络热炒《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简称《馒头》)的网络短片,《馒头》的创作原料主要来自于电影《无极》的画面,作者胡戈先生巧妙地把《无极》中的一些镜头与《中国法治报道》的节目片段进行了剪辑,将电影《黑客帝国》主题曲、歌曲《都是月亮惹的祸》等用作背景音乐,还夹杂了杂技作品,讲述了一个与《无极》基本无关的新故事,充满了无厘头的搞笑成分和讽刺因素.  相似文献   

9.
论文选取《摘金奇缘》《别告诉她》《花木兰》等一系列亚裔电影为例,在分析影片情节为前提的基础上,展现东西方间的文化价值差异.着重探究"亚洲崛起"的背景下,西式思维创作出的亚裔影片所存在的现有问题、对应的方法策略和亚裔电影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李静宇 《新闻世界》2014,(6):245-247
本文以中国电影《茉莉花开》与美国电影《时时刻刻》这两部表现了女性主义内容的电影为例,首先总结二者在电影主角、电影象征符号运用方面的相同点,其次对两部电影在叙事结构、影像语言、理论基础方面的不同点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结合女性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了电影中表现出来的中西方女性主义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视听界》2011,(2):15-15
事由:电影版《武林外传》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将爱》的电影版续集又在众人的期盼中上映了,两部电影都沿用了电视剧的原班人马,还未上映就已让许多观众惦记了好久。即将面世的还有电影版《奋斗》,据说《潜伏》、《士兵突击》的电影套拍项目也在推进中。  相似文献   

12.
《卧虎藏龙》、《英雄》、《投名状》、《武士》、《十面埋伏》、《夜宴》、《三枪拍案惊奇》、《赤壁》……细数近几年有影响力的这些电影,他们都有一批相同的演员,演员很特殊,不是人,是马,确切地说是孙文瑞的马。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大片产出不断,累计票房增长迅猛.在大片盛行的同时,也不乏有《冈仁波齐》《喜马拉雅天梯》等"黑马"出现,这样一批小众电影在被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成功逆袭,口碑、票房双丰收.广受好评的小众文艺电影《冈仁波齐》,它的类型明确、故事情节引发观众共鸣、"遇见"观众式宣发策略,这些成功因素对小众电影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日本暴力片     
《中国新闻周刊》2004,(8):71-71
《花火》北野武的电影中,暴力与血腥场面繁多,而且常常突如其来,令人不寒而栗。《花火》中有许多特有的静悄悄的暴力场景,但其中最成功的东西还是北野武的温柔和诗意。影片获得当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大逃杀》一部描写中学生杀人游戏的电影,被誉为日本暴力电影宗师深作欣二的代表作。它所涉及的暴力  相似文献   

15.
胡淼 《视听》2022,(3):99-101
从动画电影《花木兰》(1998)到真人版电影《Mulan》(2020),中国的木兰故事一直是美国迪士尼公司拓宽全球市场的重要题材.动画电影《花木兰》曾引起热烈的反响,但真人版电影《Mulan》在我国上映后却备受诟病.分析两部影片的文本可知,二者在主要情节与叙事内核方面并无实质性差别,皆是借中国故事和中国元素传播西方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黑人影片     
《中国新闻周刊》2004,(7):69-69
《托派克:复活》已故说唱界传奇人物的生平纪录片。影片采用了一种电影音乐与电影同步发行的新方式,电影为唱片宣传,唱片为电影鼓劲。托派克在他去世7年之后,成为歌影双栖偶像。《保镖》薄纱落在刀刃上的镜头与惠特尼·休斯顿翻唱的《我会一直爱你》随着这部影片一起成为经典。惠特尼·休斯顿扮演了一位黑人女歌星,这也是大多数歌手触电的首选方式:他们基本上是在演自己。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百年沧桑的风雨历程。一说起电影.人们就会想到《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庐山恋》、《人到中年》等脍炙人口的电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老电影在人们的脑海中渐渐淡去,印迹也渐渐模糊……  相似文献   

18.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34):86-86
《中国人本色》《摇摇欲坠的哭墙》《上学记》《徐志摩的元配夫人张幼仪》《电影+2005》  相似文献   

19.
10月18日,著名导演谢晋在故乡上虞魂归故土。尽管此前十多年他已经淡出了媒体的视野,但他的遽然谢世,媒体的“内存”也随之突然被激活,一轮又一轮的报道、评说,让他备尽哀荣;而曾经伴随着谢晋电影走过青涩岁月的现今的中年人,记忆中的复活则是被他的电影连缀而成的。《红色娘子军》《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秋瑾》《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最后的贵族》《鸦片战争》等等。这些承接着一个时代记忆的电影,也使谢晋成为人们心中的“蒙太奇”。  相似文献   

20.
张丹妮 《今传媒》2016,(11):93-94
《山楂树之恋》是张艺谋于2010年根据艾米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一部电影.电影上映后在国内取得1.6亿票房.甚至有人称其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对这部电影进行了解析,主要剖析了《山楂树之恋》的人物符号、台词符号以及色彩符号,对这部电影要表达的思想进行不同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