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在我们新闻界,至今仍有一些同志不重视社会新闻,认为社会新闻是“市井琐闻”,“鸡零拘碎”,不能登大雅之堂。社会上少数人甚至持有一种误解和偏见,认为社会新闻就是反映奇闻怪事和报道社会阴暗面,给社会主义抹黑。出现这些不同看法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对什么是社会新闻还不甚了解,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报纸的社会新闻与资本主义报纸的社会新闻性质根本不同还不大了解。二是近年来随着社会新闻的日益繁荣,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一些报纸没有把握好社会新闻的导向,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社会新闻。一些街头小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增强报纸的销量,刊登一些桃色事件、凶杀纵火、怪诞秘闻,在读者中产生不良影响。 总结《西安晚报》多年来的新闻实践,我们认为要把握好社会新闻的导向,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体出现了一股“特稿潮流”。在纸质新闻媒介方面,表现为报纸“杂志化”,新闻特稿化(或称新闻故事化)。很多报纸设有特稿部,有特稿专版或专栏,大量刊登类似新闻特稿的报道(称呼不尽相同,如特稿,大特写,本报专稿等)。一些新锐的经济类报纸也标榜以“讲故事”的特稿形式报道新闻。  相似文献   

3.
和办报的同行谈起会议新闻,几乎没有一个不叫苦的。多年来,我们报社的同志也一直为充斥版面的会议新闻而苦恼。会议新闻减不下来,一个原因是外部的。很多部门,包括有些领导机关,把报纸是否刊登他们召开的会议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新闻摄影在地方报纸上同过去相比,有了迅速的发展。许多报纸版面对新闻图片的处理,不仅数量明显增加,而且质量也有提高。一些照片从新闻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注重创新,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新闻摄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当前,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服务于党的总任务,给我们新闻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在认真搞好文字报道的同时,充分  相似文献   

5.
夜访中央台     
这一期我们刊登的一组照片和一篇访问,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的同志凌晨在编播《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时的几个片断。新闻和报纸摘要广播,是中央台每天22次新闻节目中听众最多,最受欢迎的一个节目。参加这个工作的同志,为了准时播出,每夜都在争分夺秒地工作。  相似文献   

6.
请注重新闻     
几次听到有人戏言当今的一些报纸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工人报和企业报“跟注水猪肉差不了多少”,心头总是那么沉甸甸,半天都缓不过劲来。因为那样的评价尽管见仁见智,内涵丰富,但主要还是批评我们的报纸上不是新闻的“水”太多了。而真正的“肉”新闻太少了!搞新闻工作的同志应该都知道,报纸是新闻纸(Newspaper)。因此,新闻是报纸的主体,传播新闻的主要形式、也是报纸最常用的新闻体裁——消息,理所当然地应当覆盖报纸的版面。但看我们眼前的不少报纸,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报社的“机关化办报模式”已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我走访过几家由社会团体和行业系统主办的报纸,发现相当部分报纸的主管领导忽视了新闻规律,经常凭主观臆断办报。有一家行业周报,上级领导召开一次行业会议,便给报社下指令、定规格,连篇累牍刊登会议发言稿和经验性报道,文章冗长,信息量少,业务性强,可读性差。有些报纸连本行业领导干部的一般性活动,也不厌其  相似文献   

8.
近来,笔者读了一些报纸刊登的现场新闻作品,发现大部分是事件性新闻。由此我感到,现场新闻的报道领域应当尽量拓宽些。现场新闻,顾名思义,应以写现场为主,在题材上并没有限制。一些事件性的社会新闻可以采用现场描写的手法,在非事件新闻这个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如大学生毕业后在生产第一线发挥作用这个题材,《经济日报》就刊登了一篇令人拍案叫好的现场新闻:《新来的大学生——北京京信大厦工地12日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涌现的改革潮流中,不少报纸从改革新闻入手,开始了报纸工作的改革。为什么新闻的改革成了报纸改革中突出的一环呢?这是由于新闻是报纸最根本最主要的宣传形式,报纸所以成为报纸,就因为有大量的新闻。由于十年内乱的影响,很多常识性问题都发生了混乱,而报纸要重视新闻多登新闻这个常识性的问题,也变得模糊起来。一些人不自觉地慢慢地把新闻放到次  相似文献   

10.
夏衍同志不仅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文艺大师,也是一位贡献巨大的新闻工作大师。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受着我们新闻界后辈的敬爱。从抗战开始的1937年起,到1949年中,有12年时间,他主要从事新闻工作。那时报纸是主要的舆论工具。夏衍同志作为一个老党员,受命通过报纸,扩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救亡日报》是夏公主持的第一张报纸。于1937年8月间在上海出版。它广泛刊登爱国民主人士的抗战言论,全力宣扬抗日救亡斗争,是当年上海最突出的抗  相似文献   

11.
一、社会新闻的起源与发展社会新闻是新闻的“鼻祖”,自人类有原始的新闻活动以后,便有了原始的社会新闻.据考证,我国最早见诸文字的社会新闻,是唐代尉迟枢所撰写的《南楚新闻》①,之后,宋代的小报上已有社会新闻.到了近代,报纸上的社会新闻逐渐多起来.较早刊登社会新闻的是1815年创刊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该刊刊登过《忤逆子改悔孝顺》、《不忠受刑》、《官司受贿之报》等.在近代商业报纸上,社会新闻往往占据报纸50%的篇幅,其中灾祸新闻自然是重要组成部分.1872年在沪创刊的民营报纸《申报》,就很重视社会新闻的采访与刊登.  相似文献   

12.
这次西北五报新闻学术讨论会,结合报纸改革,对一些新闻理论问题展开了学术讨论,这是很有意义的。会议还邀请了一些省报的同志和一些大学、新闻科研单位的学者、专家,他们的光临和发言,给会议增添了光彩,是我们学习的一次好机会。会议在兰州举行,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我代表省委向到会同志表示感谢。我过去做过一个时期的新闻工作,也是一个蹩脚的报人吧。报纸是党的非常重要的舆论工具,在党的整个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这一点我是有亲身感受的。过去在重庆《新华日报》工作时,报纸虽然受到国民党的严密封锁,在编辑和发行上都受到很大限制,但我们的报纸在宣传  相似文献   

13.
赵振贵 《新闻界》2003,(4):49-49,55
近些年来,一些报纸特别是一些专业报、行业报(即所谓的小报)上的新闻数量越来越少,绝大部分版面被专稿、特稿、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稿件所占领,顶多在一版上刊登一点新闻,而刊登出的新闻质量也差,要么要素不全,时效很差,要么长篇通讯、调查多,消息少,要么领导活动、会议消息、领导讲话、机关文件多。其原因是办报人或淡忘了报纸的新闻属性,把报纸单纯当成商品去经营,当成赚钱的工具去使用;或淡忘了报纸是为谁服务的,搞成了谁管我就为谁服务,谁给钱就为谁服务。小报为什么也要重视新闻?一、报纸的性质决定的。报纸也叫新闻纸。既然是新闻…  相似文献   

14.
一张报纸要有大的改观、大的进步,只是孤立地从一两个方面努力,是难以奏效的。需要的是整体把握,全程驾驭。即便是局部改革如版面调整等,也要从大处着眼,顾及报纸的整体风格。一讲整体,就会涉及报纸形象这一概念。一张报纸的形象,既是社会公众对这张报纸的整体印象和评价,也是报社同仁对这张报纸的宗旨、内容、风格等要素的整体策划和设计。无论是内部设计,还是外部评价,都是一个通过报纸形象加以整体把握的过程。 一、时刻不忘自己充当着什么样的社会角色 报纸形象策划的首要课题,是认定自己的社会角色,认定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地位和使命。我们的角色就是干新闻,这还用认定吗?报纸本是刊登新闻的新闻纸,办报的首要使命就是传播新闻信息。可是我们有些报纸,由于种种原因,刊登了过多的说不上是新闻的东西,如毫无新意的会议报道,文件味十足的大块文章,空话不绝套话连篇的八股新闻,群众看不懂专家不屑看的专业情报,以及冒充新闻的关系稿、情面稿和有偿新闻等。这些没有或缺乏新闻价值的东西登多了,  相似文献   

15.
最近到楼下的报摊去买报纸,南京的《现代快报》《金陵晚报》经常买不到,我问老板为什么这两份报纸卖光了,而本地的报纸还剩这么多。老板回答说,这两家报纸比本地几家报纸好看,报纸上刊登的都是好看的社会新闻、娱乐新闻,读者爱看。确实是这样,就拿国际新闻来说,这两家报纸除了特别重大的政治新闻就很少刊登这些“不好看的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16.
和办报的同行谈起会议新闻,几乎没有一个不叫苦的。多年来,我们报社的同志也一直为充斥版面的会议新闻而苦恼。会议新闻减不下来,一个原因是外部的。很多部门,包括有些领导机关,把报纸是否刊登他们召开的会议的报道以及篇幅大小、位置高低当作一种政治待遇,互相攀比。于是,经常出现领导机关要求  相似文献   

17.
香港的“新闻传播业之多为世界之冠”,出版的中文报刊种类也很多。在报纸方面,有综合性的报纸,如《星岛日报》、《华侨日报》;有主要刊登财经新闻的报纸,如《香港经济日报》、《信报》,有刊登影视明星新闻的娱乐性报纸,如《新星日报》;有刊登黄色新闻、小说、广告的报纸。如《天下日报》;有全部刊登赛马新闻、预测赌马、介绍骑士情况的马经报纸,如《赛马日报》;还有专门刊登漫画的漫画报纸,如《金报》。杂志的种类也很多。有评论性杂志,以时事评论、新闻特写、新闻图片为内容,多为周刊和月刊,如《中国评论》、《广角镜》;综合性杂志内容广泛,涉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具有新  相似文献   

18.
《伊犁白话报》作为中国新疆第一份现代白话报纸,具有丰富文化价值。虽然"本省新闻"数量留存不多,从现存的报纸残卷来看,让我们回顾1911年6月期间,新疆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和社会动向,从新闻价值和文化价值而言,是很有意义的。通过梳理这些本地新闻,既能了解该报的本土视域与国内国际新闻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能感受到《伊犁白话报》的"本省新闻"与刊登的国内国际新闻相互呼应,具有强烈的年代感。  相似文献   

19.
赵德铭 《今传媒》2005,(6):60-60
我每年花在订报纸上的钱有1000多元,再加上社会各界赠送我的报纸,大概有价值3000元的报纸,通过“有报天天读”,我深深感受到了东西部报纸的差异。东部报纸“保守”,西部报纸“开放”。按说,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但我在深圳小儿子家小住时,见深圳各报纸所刊登的社会新闻,都是具有新闻五大要素的,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不像我们西部有些报纸,一味在进行猎奇,只要能引起社会“轰动效应”,什么缺胳膊少腿、甚至假新闻,都敢刊登。等“轰动效应”过后,再在报纸刊登声明,进行纠正。正像一位权威人士所言:“大报大假,小报小假”。东部报纸品种…  相似文献   

20.
新闻事业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事业。我们办报纸、办电台、办电视,是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是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可以说新闻事业与社会息息相关。它立足社会,反映社会,为社会服务. 在新闻改革中,新闻界同志提出了“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生活”的口号,并且作出各种努力,使新闻更加广泛深入地介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特别是电视的发展、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活动,使报纸、广播、电视广泛介入社会生活,这是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