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人文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学者们主要关注作为一种方法论实践的数字人文,而对数字人文自身的理论建设较为漠视;缺乏理论内核的数字人文呈现一种数据库建设多于学科研究、论辩多于创新的现象,表面上轰轰烈烈,却缺少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灵魂。本文呼吁重视数字人文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从"人文"的内涵出发,指出数字人文是"人文学科"的延伸和发展,是多门学科共同构成的一个新领域,其对人文的作用已经超越了工具或方法的使用,丰富了人文科学的内涵,是一种质的变革;辨析了与数字人文相关的人文学科、人文科学和人文主义等概念,基于麦卡蒂的方法论共同体与卡拉托斯的科学哲学理论构建了数字人文研究的理论框架,其由数字人文的基础理论、方法论、具体工作内容与研究领域构成。图1。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21,(3):11-20
近年来,极化现象成为了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现有的媒介环境,特别是处于转型期的新闻媒体,在诱发和加剧极化现象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遵循新兴的数字新闻学范式,从数字新闻的技术生态入手,在对既有研究的梳理和归纳基础上,总结了数字新闻通过赋能、固化与调和失效的路径为诱发极化提供土壤。研究从技术视角为理解极化及其动力机制进行理论补充,同时实践了一条建立在数字技术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上的数字新闻学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尼克·库尔德里的新著《媒介·社会·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体实践》对当今数字媒介背景下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解析。该书通过分析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学术理论,深刻解析了"数字化民主"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丰富了"媒介力量"的学术理论。本文从数字媒体和社会理论、网络社会与政治、媒介文化以及媒介道德等方面予以重点解读。  相似文献   

4.
陈敏菁 《新闻世界》2014,(7):298-299
尼克·库尔德里的新著《媒介·社会·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体实践》对当今数字媒介背景下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解析。该书通过分析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学术理论,深刻解析了"数字化民主"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丰富了"媒介力量"的学术理论。本文从数字媒体和社会理论、网络社会与政治、媒介文化以及媒介道德等方面予以重点解读。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日益推动数字版权贸易的发展,相关数字版权贸易理论研究滞后,难以准确解释新版权贸易现象,并更有效地指导中国在双循环新格局下版权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实践。本文聚焦数字技术变革对版权贸易基本理论发展的影响,力图助推中国特色数字版权贸易理论体系的创建。通过对数字版权贸易内涵和特征的概括,提炼出数字版权贸易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构建数字版权贸易理论体系框架,阐释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数字版权贸易理论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肖志良 《出版科学》2018,26(3):74-77
本文利用网络经济学理论,分析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出版社在进行数字产品营运中应当掌握的数字产品经济特性及其营运所须遵循的经济规律,解释相关数字产品营运现象,以期为正处于数字化转型中的传统出版社提高数字产品营运效率提供若干理论思考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数字鸿沟本质上虽然是信息鸿沟,但数字鸿沟与信息鸿沟不能完全等同。信息鸿沟是数字革命之前就已存在的现象,数字鸿沟问题的实质是数字革命扩大、加剧了信息鸿沟。  相似文献   

8.
数字出版学术话语是学术话语在数字出版领域的方向性延伸,也是数字出版学是否存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文章以话语概念沿革为切入点,提出数字出版学术话语是基于特定语境,承载和传递数字出版观念、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的语言运用,是数字出版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所指。进而就数字出版学术话语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进行分析,提出数字出版学术话语的内涵包括识别数字出版活动实践与研究成果、强调数字技术对出版活动的建构意义和反映数字出版实践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外延则包括时间维度的数字出版学术体系生成的阶段性言语,以及空间维度的凝聚数字出版学术实践与成果的多维形态表达。该研究对推动数字出版理论与实践研究发展、促进数字出版学跨国界跨学科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辅以文献计量工具,对2001-2021年间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数字文化传播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描绘该领域的研究脉络、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本文发现,国外研究虽起步较早,但经历了较长的适应与思辨阶段,新媒介传播理论、社交媒体人际互动及新生数字文化现象为研究热点,呈现重理论承继、主题中心聚合和关注数字原生文化现象的特点;国内研究在经历了短暂的评估和反思期后,迅速融入全球数字文化传播格局,研究更为关注文化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转化与全球传播等问题,呈现实践先导、主题多元散点和重原有文化再生扩散的图景。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数字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字人文服务已成为推动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方式,探寻数字人文服务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渠道将为数字人文学科化发展提供新动能。文章创新性引入熊彼特创新理论框架,探讨数字人文服务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向,并以上海图书馆为个案,阐释其在契合熊彼特创新理论框架下,供给数字人文服务的成功经验。作为一项需要长期建设的系统性工程,国内数字人文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基于产品优化、技术更迭、市场转向、资源配置、组织变革五大维度进行创新转型,熊彼特创新理论与数字人文服务的融合成为数字人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