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明华 《考试周刊》2012,(71):56-57
有人曾经问:"语文最难上的是哪一种类型的课?"不少老师都异口同声:"练习课难上。"是因为练习课教学的目的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巩固,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内化和提高。正因为如此,练习课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对于某一篇课文来说更宽泛,对教师和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更高。其次,它没有课文那样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字、词、句、段、篇等的练习内容。这些内容题型不一,相互之间又缺少承接,因此教师常常教得没有激情,学生学得没有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相似文献   

2.
郭趁心 《现代语文》2014,(11):131-13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么,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的"活水"呢?本人认为,它就是课外阅读。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仅仅满足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学生的心田,让语文学习之花常开。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于漪老师说:"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  相似文献   

3.
梁聪 《广西教育》2012,(34):64+67-64,67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需要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我个人认为应从表率美、文章美、情境美、实践美四要素入手。一、表率美有学者说:"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实际上是对语文老师感兴趣。"语文教师的表率美是教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先生在成都教育学术研究报告会上曾经提出:为什么社会上、家长、包括不少学生都批评我们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总是老一套,质量不高啊?原因在哪里?老师为什么费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5.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如果不研究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对语文能力训练的需求,课往往只教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动笔,或是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这是非常好的建议,但现在能够接受这个建议的语文老师并不多。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校要求老师也要参加学生的期末  相似文献   

7.
刘秋娣 《辅导员》2014,(10):97-97
有幸参加"黄河之声"全国小学语文观摩会,聆听了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谈礼貌》一课。听后感触颇深。这不正是我苦苦追寻地语文课堂吗?课堂上让学生读书,写作。把课堂还给学生,摒弃教师繁琐的对课文的分析,无休止地问。让学生课堂上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写作。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说简单点两个字‘读'和‘写'说复杂点四个字‘多读'和‘多写'。"已过古稀之年的于老师,在课堂上蹲下身来教学生一笔一画写字,一句一句领读课文,让学生在课堂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课文,没有对课文进行分析,更没有说教,可是在表演和写作环节,学生却表演得淋漓尽致,写得有声有色,这难道不是读书的收获吗?  相似文献   

8.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可见,语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要在"趣"字上做文章。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和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探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的动力。正如于漪老师说的:"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之火,变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主动热情的"我要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呢?实践表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薄春节 《考试周刊》2011,(31):44-45
在办公室里,我经常会听到语文老师这样问:"你今天布置什么家庭作业?"布置语文家庭作业确实是一件让语文老师头痛的事。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曾经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张天若先生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多么的重要!当下,我们一直在追求课改,强调打造高效课堂。那么在语文教学中,究竟我们还要不要"读",如何"读"呢?"读"会不会影响课堂的高效呢?其实,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  相似文献   

11.
文言昭 《考试周刊》2010,(36):70-70
在办公室里,经常会听到语文老师这样问同行:"你今天布置什么家庭作业?"是的,布置语文家庭作业确实是一件让语文老师头痛的事。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教好语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下面就我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谈些浅见。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证明: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最现实、最稳定的因素,尤其是对正在成长发展的孩子而言,兴趣更是他们从事学习的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兴趣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越的情感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努力去获得广泛的知识。兴趣决定学生的自信,由此可见,学生要想学好语文课,就必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纵观今天的语文教学,老师教得快乐吗?学生学的快乐吗?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斯宾塞的"愉快教学"提出至今,真正落到实处的又有几人?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快乐?对此,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的乐趣,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的喜悦及快乐课堂带来的享受来阐述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快乐行走于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语文真难!"这是大部分学生的烦恼。"写作文真难!"这不仅是学生的烦恼,也是一直困扰许多老师的一个问题。学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语文的畏难情绪呢?  相似文献   

15.
从事小学教学以来,一直坚守在语文教学第一线。那么如何才能教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呢?我对此深有感触。我曾经不止一次听到过,各位同仁都应该听到过这样的心声:"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一科呢?你是如何考出这么好的成绩?""因为我喜欢我的语文老师所以我喜欢语文。"  相似文献   

16.
李华 《阅读与鉴赏》2011,(10):43-43
叶圣陶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所以在语文这一天地中,语文老师要担负起培养学生"说"的重任,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如今的课堂上,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窘态百出:手足无措、面红耳赤、声音颤抖、细弱游丝、张口结舌、语无伦次;甚至还有学生尊口难开、不能也不愿在师生面前展示自己。这一状况不得不引起每一位语文老师的深思与反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秦越霞 《广西教育》2013,(4):55-56,60
2012年10月27日下午,在广西第二届小学语文两岸四地高效课堂观摩暨十年课改成果报告会上,笔者聆听了来自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周奇老师的《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他那从容自如的教学风度、质而不野的"聊天课堂"深深地打动了笔者。走进"聊天课堂"在课堂导入环节,周奇出示幻灯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松鼠。”周奇又问道:“松鼠一般生活在哪里呢?”学生答道:“森林里。”周奇话题一转:“是呀,  相似文献   

18.
余飞 《现代语文》2009,(10):74-75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花费时间甚多,效果却很不理想。课堂上,常出现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显得没精打采的现象。据调查,有不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缺少兴趣。这能怪学生吗?不能。因为,一方面"八股式"的教学方法是导致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要取得真效,必须重视语言实践。于漪老师说过:"语文课就得咬文嚼字……"品味语言之美,方可凸现语文课堂的本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引领学生真正走进语文世界呢?  相似文献   

20.
米玛普尺 《课外阅读》2011,(12):352-352
在西藏,我们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学藏、汉、英i种语言。所以让学生能完成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就相当的难了。所以很多语文老师就没有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白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老师的职责不仅是教学生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