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姝 《新闻传播》2010,(1):79-79
电视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声画合一,图文并茂。而画面上的字幕是其中一个重要艺术元素。字幕运用的得当、恰到好处,不仅能准确地表达画面之外的含义,还能对画面起到一定的修饰和画龙点睛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电视以其视听兼备的特点成为传播新闻的第一信息媒介。新闻同期声既是"声解释画"又是"声画统一",是电视新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电视新闻中起到的作用,是一般文字、画面所不能代替的。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应当注重掌握同期声的运用技巧和规律,使声音与画面相互补充、相互辉映,产生错落有致的艺术效果,让电视新闻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3.
谢珺 《新闻窗》2012,(4):105-105
电视艺术,又被称为“声画艺术”。在我们充分肯定画面语言是电视艺术的本体语言时,切不可忽视有声语言在电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而这种有声语言,则主要体现为电视艺术作品的解说词。  相似文献   

4.
画面和声音是电视艺术的两大要素.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画面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声音的作用也不可小视,这里所说的声音包括解说.音响和同期声等听觉内容,其中同期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所作的报道。恰当地运用同期声,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章旭明 《新闻窗》2013,(1):59-62
画面和声音是电视艺术的两大要素,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画面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声音的作用也不可小视。这里所说的声音包括解说、音响和同期声等听觉内容,其中同期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谓同期声,是客观存在的真实音在拍摄时同期录音的意思。一般来说,就是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现场摄录电视画面的同时通过电子设备记录下来、用在新闻报道中表现新闻现场主体的各种声音。  相似文献   

7.
字幕是电视机荧光屏上映出的文字。一般来讲。人们每秒可读解6—8个汉字,电视字幕汉字的出现数不定,多则十几个,少则几个。一般情况下,停留3秒以上就可以让观众看清字幕并理解画面的含义。在电视新闻这个包容着声画艺术的媒体中,字幕已被作为与画外音、解说词同样重要的“第二解说”。电视字幕丰富了视觉感观,较画面而言,更为直观地传达给了观众所要了解的信息,对电视节目特别是电视新闻的主题既是点睛之笔,又起到了深化画面主题的作用。如果字幕能和图像完美地结合起来,就能大大提高电视节目特别是电视新闻的可视性。  相似文献   

8.
注重发掘同期声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认知、感受世界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电视作为当今社会主要信息来源的媒介之一,正是因为其图声并茂地创造逼真效果、还原真实事件而充满活力。同期声作为电视摄制中的同步记录,仅就真实性而言,其吸引、感染观众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如何在电视表现中发扬同期声的作用,对于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便显得尤为重要。一、正确认识同期声电视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具有多种表现手段,画面和声音则是构成电视的两大基本原素。其中,画面的地位无庸质疑,但声音的作用也不可小视,这里的声音包括解说、音响和同期声等听觉内容。所谓同期声,是…  相似文献   

9.
贺长春 《记者摇篮》2004,(10):17-18
同期声录音(同期声),是电视台记者采访时,经常用的一种形式。《广播电视简明辞典》中,对同期声这样表述的:“能在记录其它信号的同时,进行声音的记录.并在重放时与某一信号保持同步的录音.称为同步录音——同期声录音。”同期声既是“声解释画”又是“声画统一”。它在电视新闻中起到的作用,收到的效果是一般文字、画面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10.
同期声是指拍摄画面时,同步记录下与画面有关的现场人声或自然环境中的声响。同期声经过细致的后期处理,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屏幕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增强节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本文主要探讨同期声片段在电视专题片中的剪辑艺术及编辑技巧。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电视是声画合一的艺术。如果说电影可以划分为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时代的话,那么电视的声像合一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先进的电子声像合成技术和迅捷的传输方式使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散发着无与伦比的魅力。电视以其逼真的画面,配合以生动、统一的人声、动作声、环境声以及音乐烘托,在流动的时间和空间中直接诉诸观众,最大限度地还原和再现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因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的视听感受。视听统一是电视的重要特征,它赋予了电视最大程度的真实感。在这种“真实”的还原和再现过程中,应该说同期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辉 《今传媒》2016,(7):120-121
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声音和画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两者功能不同,互为补充,声音和画面应该是有机的整体.随着电视新闻的发展,观众对于画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期声、现场声、音乐等声音元素也被更为广泛的使用在电视新闻里.电视新闻的画面和声音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必须将二者有效结合,相辅相成.本文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针对画面和声音有机结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呈现出白热化的态势。同期声语言的广泛应用,给电视新闻的画面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并成为其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因此也成为电视新闻记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具有凸显现场感真实性、增强互动性参与性交流感、“塑造”新闻人物更生动形象以及关注社会热点、营造舆论声势等作用。从笔者多年拍摄电视新闻的实践来看,只有紧紧围绕体现新闻主要事实的画面、体现环境特点的画面以及体现新闻亮点的画面拍摄同期声,才能为后期编辑制作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4.
用好同期声     
成功的电视新闻片往往是画面、同期声、解说词融为一体,声像俱佳。近期,电视新闻拍摄中忽视同期声作用的现象较为普遍。本文试从观众心理的角度谈谈电视新闻片中的同期声。同期声与画面。同期声来源于新闻记者对新闻事件的精心选择,是新闻事件声响的再现。任何事物的运动都具有自身的声音形象,同期声所再现的形象是事物在拍摄时间内的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同期声是指记者在现场的解说、新闻人物的谈话、录制画面时同时录下的现场的各种声音。它与视觉画面、解说、字幕构成电视新闻的主要元素,然而,长期以来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处于辅助、从属甚至是点缀的地位(新闻节目太长时它往往成为删除的首要对象)。人们认为,没有画面不成其为电视新闻,没有解说词无法明确地表述记者的主观意图。但没有同期声仍然可以清晰地再现新闻事件,尤其是现场声,更未能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视觉为主、声音为辅,声音为画面服务,声音从属于画面的观念一直制约着电视新闻的发展。在新闻实践中不少新闻记者还没有录现场声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李奇志 《新闻窗》2012,(3):67-67
在传播媒介日益丰富的今天,电视由于其生动,丰富的特点,依旧被广大观众所喜爱,电视节目主要是通过画面和语言的传送来达到其传播的目的。一般而言,电视语言分为画面语言、同期声和解说词。在这三种电视语言当中,画面语言是最能代表电视节目吸引观众的方式。电视新闻作为电视节目当中必不可少的一档节目,画面语言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下主要是从画面语言的特点出发,来简要分析其在电视新闻当中的地位及运用。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电视新闻报道是通过图像和声音来传递信息的,观众也是通过画面和声音来接受信息的,图像和声音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因而电视新闻报道中加强同期声的运用,无疑是必要的。同期声,是指电视画面上出现的现场声音和人物的同步语言。 同期声的恰当运用可增强报道的真实性。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电视新闻报道中恰当运用的同期声,把观众带人了所报道的现场,使观众不仅看到了现场实景,而且听到了真真切切的现场声和人物对话,在感受到报道现场气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新闻的真实。例如,去年 11月 24日的烟台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电视同期声越来越多的被电视记者运用,也越来越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青睐。毋庸置疑,运用好同期声,能使电视新闻主题更加突出,内容更加详实,画面更加丰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采摄新闻的过程中,乱用同期声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整个节目质量。当前,地方台电视新闻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相似文献   

19.
《八月迷情》中的声画结合方式鉴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楠 《新闻世界》2010,(3):99-100
电影是视听艺术,如何将画面和声音结合起来,已经有了大量的实践。但在研究方面,目前的文献大都从声音的功能、性质等方面来讨论,很少有文章分析声画是如何结合的。本文试以音乐剧情片《八月迷情》为例,对该影片中的声画结合方式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20.
叶洁琼 《新闻窗》2013,(2):47-47
电视新闻同期声是指伴随画面而存在的声音,通常有两种,一是记者或主持人的现场解说,记者与被采访对象的谈话交流;二是录制画面时录下的效果声。一则成功的电视新闻往往是画面、解说词、同期声融为一体,同期声不是画面的点缀,而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形式,通常是电视新闻的点睛之笔。如何合理运用同期声,让其成为电视新闻的亮点,是当前新闻记者实践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