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开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一幅幅各色各样的图画,这不仅为枯燥的数学注入生命的气息,而且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然而,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部分教师对情境图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往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地去读懂教材中的情境图.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用好情境图的"三大法宝".  相似文献   

2.
我们现在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都非常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教材中,一幅幅情境图跃然纸上,这些图画内容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审美特点,能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内涵,为他们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些切合实际生活的画面和学生的实际相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教学的空间,也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可再创造的资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打开人教版数学教材(低年级),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色彩鲜艳、形式多样、富有童趣的主题情境图。这些图的展示,便于学生观察,也便于师生之间交流,使课堂多了些生气和活力。但在情境图风靡整套教材时,我们是否思考过: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情境图吗?对眼花缭乱的情境图到底要把握到什么程度?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编者的意图?数学内容有没有更好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4.
一、看懂情境图,搜集相关信息对于教材中的情境图,首先要让学生"用生活的眼睛"去观察,了解情境图中数学之外的生活情节;其次要用好教材中情境图的潜在资源。由于教材中情境图呈现的信息往往比较多,显得比较零乱,因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的学习是基于情境的。教材的主题情境图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是每节课数学学习的主要载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情境,围绕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发数学思考,发展数学思维,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因此教材呈现的主情境图的解读和围绕情境图设计合适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用好教材、开展高效教学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长林 《教师》2015,(4):42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材,比较重视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贯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具体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小学数学教材,特别是低年级数学教材,无论是例题还是习题都配有许多精美的图画,这些情境有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还有熟悉的动物、玩具等,读起来以后会发现非常有趣。但是刚入学的学生自学数学课文,阅读上会出现一  相似文献   

7.
<正>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校数学组进行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专题研究。下面我就这个研究专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情境的创设、教材的使用、学生的学习方式及练习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谈几点不太成熟的看法。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在课的开始,我用课件显示一幅图画:用绳子栓住一只羊,绳子的另一端栓在木桩上,羊绕着木桩运动形成一个圆。这个动画情境很快吸引了学生,学生就会很想知  相似文献   

8.
主题图是现代教材编写的一个亮点,情境创设的一大特色,是数学教学的一种策略。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增强小学生应用意识,让小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是教师关注的重点。而主题图正是一幅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图画,它有人物、有情节,色彩鲜艳,主题鲜明,深受学生的喜爱。本文就小学数学课本中主题图及其利用做出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拓展应用”是小学数学课标教材编写结构上的三大板块,以情境图的形式呈现数学信息,是现行各套课标教材的共同做法.尤其是低年级的数学教材,打开教材就好像打开了一本故事书,翻开了一本连环画.数学教材俨然成了一本百科全书.如,山东版课标教材中随处可见的小小运动会、走进花果山、三峡工程、农田里的数学等.这样的教材对学生来说,是他们所钟爱和喜欢的,但对教师是一个挑战,尤其是情境图的教学成为数学教学的第一道门槛,是课堂上师生面对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用好情境图呢?  相似文献   

10.
主题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它以一幅幅色彩斑澜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节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富有儿童情趣。主题图的展示,便于学生观察,能给枯燥的数学赋予生命,融人生活气息。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对主题图有深刻的理解,能创造的运用主题图,使主题图“活”起来。下面就在教学实践中用好主题图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主题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一个特点,并受到教师的广泛认同。打开新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师普遍感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在新教材中,像这样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的情境图无处不在,它们的图画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课程资源。但是主题图中蕴含着更多的丰富内涵,常常会使许多教师拿捏不住。基于以上认识,就课堂教学中有效用好"主题图",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重要的数学教学资源。主题情境图的设置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情境教育"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结合主题情境图,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课堂因情境而更精彩。  相似文献   

13.
情境图是指新教材中反映数学课堂教学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及学习的知识内容的图画,主要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富有儿童情趣和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所以情境图的出现与使用,使得数学课堂教学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尽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教材安排数学新知识教学能够遵循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使用许多色彩艳丽、生动形象的情境图,寓知识信息与思想情感于一体,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灵性,融入人文的生活气息之中。教材中的情境插图不仅具有美化版面的作用,而且具有借助形象图画推进数学认知建构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图文并茂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色之一。这些丰富多彩的情境图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情境图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教师要充分发挥情境图的作用,灵活运用情境图这一素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一、用好情境图,创设情境,抓好开课 苏教版在教材编排上一个突出的特色就是每一课的引入都有一幅形象生动、逼真鲜活的情境图,而且又能配以琅琅上口的儿歌。因而教学每~课的字母时,或运用挂图、或运用投影、或运用多媒体动画课件,让学生先欣赏情境图,看清图意,认识事物,然后引导学生试编儿歌,接着师生同诵儿歌,最后再由儿歌中的某一个字引出要学的声母或韵母。如教学“a、o、e”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再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编出了“大公鸡,喔喔啼,阿姨带我到村西。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情境图是搭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重要桥梁。目前一些教师在运用教材情境图的过程中出现了用"花"情境图、用"偏"情境图、用"错"情境图等现象。对情境图进行二度打磨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对情境图进行增补,要善于深入挖掘,引发学生的多元思考,要善于替换信息,凸显教学关键,从而凸显情境图的"数学味"。  相似文献   

18.
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编者在每一课都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情境图,力图让数学知识更加形象与直观,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生动活泼。但是,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照般”教材中的情境图,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材中那一幅幅渗透着数学内涵的情境图,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而且有助于学生从具体、真实的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思想和方法。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情境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呢?下面结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打开一年级数学课本,最吸引学生的是一幅幅色彩鲜艳的主题图,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色彩斑斓的画面,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和卡通人物,把每一课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用一个小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它就象是一本漂亮的卡通故事书,让人赞叹不已、爱不释手,仿佛徜徉在美丽的童话故事里,让数学充满了魅力。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这些美丽的图画?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懂这充满魅力的数学呢?一"、魅力数学"可以这样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的主题图,教材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怎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