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是S,或者说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路程S所用的时间为t,则它的平均速度是:注意:上式中计算出来的平均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所求的那段时间内(或那段路程中)的运动情况.所以我们谈论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中的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如何做好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使用的器材有:刻度尺、秒表、外面、小车、金属片.装置时要注意使外面保持很小的坡度,小车能在斜坡上自由滑下即可.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较长、计时较准确、易掌握.1‘测,Jop在路程见中的平均速度a)将…  相似文献   

2.
在解答数学题的时候,常常要求“平均数”,这个“平均数”往往就是“数的平均”.但是如果把“平均速度”当成“速度的平均”,那就错了.平均速度表示的是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变速运动的总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的比值.题目1一物体以川的速度运动的距离是S;,又以S。的速度运动的距离是S。,则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分析及解】【特例]当s;一。时,1=I+1题目2一物体以周的速度运动的时间是人,以。。的速度运动的时间是人,则该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v。-U。[分…  相似文献   

3.
一、平均速度的意义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各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往往是不一样的,如果不需要精确的研究物体在每一时刻的运动快慢情况,仅是粗略地知道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中的运动快慢,只要计算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或这一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就行了。平均速度其意义是指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平均速度υ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υ=s/t。  相似文献   

4.
平均速度是初中物理中的难点,许多同学求解时经常出现差错. 首先要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在变速运动中,物体的运动快慢是经常变化的.为了粗略地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大致情况,引入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  相似文献   

5.
为了帮助同学们搞好复习,本文就与平均值有关的问题作一介绍。 一、求平均速度 求平均速度要用指定的时间去除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而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不等于各段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例1 一段路程为s,一辆汽车在通过前(2/3)s的速度为v_1,通过后(1/3)s的速度为v_2,则汽  相似文献   

6.
在普通物理学中,线速度是是这样定义的: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通过的弧长跟所用时间的比值,可以用来描述它的运动快慢,这个比值叫做物体的线速度。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此定义所产生的疑惑:其一,线速度是矢量还是标量?我们知道,线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但定义中规定线速度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可弧长表示的是物体通过的路程,路程与时间都是标量,它们的比值应该也是标量,这如何能表示线速度这个矢量呢?其二,线速度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物体运动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平均速度近似地反映变速运动的物体,在t时间内或者在s这段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但是,在解关于平均速度的考题中往往会发生“平分”的错误。 例题,长跑运动员从起点出发,以22千米/小时的速度跑到折返点后,又以18千米/小时的速度跑到终点(原起点),求长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错误的解法:  相似文献   

8.
一、正确地求解平均速度在学习物体运动知识的过程中,同学们经常会遇到求解平均速度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求某个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或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应该用该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除以该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然而在实际运算中,情况常常却比较复杂,甚至有时因为受到"平均"二字的影响,会造成一些错误的出现.为此,下面我们一起对  相似文献   

9.
孙海峰 《高中生》2009,(18):46-47
易混概念一:速度与速率、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公式为v=(△s)/(△t),是矢量.在变速运动中,(△s)/(△t)随△s或△t的选取的不同而不同,这一比值反映了平均速度,而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方向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描述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物理上引入了平均速度这个物理量,并把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经过的路程和经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也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平均路程),叫做运动物体在这段路程内(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见,平均速度的算法用式子表示应当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平均速度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平时的练习、考试中,常会犯一些错误,现通过题例分析如下,供参考.例1自行车运动员骑自行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做变速运动,自行车行驶的平均速度A.肯定随运动路程的增大而增大B.肯定随运动时间的增加而减小C.等于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D.与运动的路程及所花的时间无关错解选择D.错解原因混淆了"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运动的路程及所花的时间无关,  相似文献   

12.
在有关平均速度的计算中,有些同学往往把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混为一谈,认为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是一回事.事实上,速度的平均是物体在t1、t2两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平均值,写成公式v′=v1+2v2.而物理学中的平均速度可以理解成是用物体通过的总路程除以这段总时间的商求得的.写成公式v=st总总=s1+s2+…+snt1+t2+…+tn,平均速度是一个完整的物理量不能把它们分开理解成速度的平均,也就是说,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平常人们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都是平均速度.解有关平均速度的计算题时应注意:(1)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往往…  相似文献   

13.
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在全程上的平均速度不等于运动物体在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的平均值。例1 一个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半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v=30千米/小时,在后半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v=60千米/小时,则这个物体在全程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上册第187页上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是173千克,平均速度达到7.2千米/秒,计算它的平均动能的大小。”一般用公式E_k=1/2m((?))~2计算,其实平均动能的计算一般来说跟平均速度无关。这可通过比较变速运动物体的v—t、E_k—t图线,说明不能用平均速度去计算平均动能。设某物体的质量等于2千克,沿一直线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为1米/秒~2,求1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动能,显然,  相似文献   

15.
<正>对平均速度的理解有以下3点:(1)谈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在计算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找出该段物体运动的路程s与该段路程运动的时间t,利用公式v=s/t计算平均速度;(3)千万不可以将物体运动的每一段路程中的速度的平均值理解为该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相似文献   

16.
平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一个物理量。我们也可从另一个角度描述运动的快慢,例如用平均速率来描述: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运动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都是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都有局限。平均速率只能描写运动快慢的程度,而未考虑方向。平均速度虽然考虑了方向,但对循环往复运动来说,当物体经过一  相似文献   

17.
讲授高一《物理》第三章第七节“匀变速运动规律的应用”时,可以证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如图所示,若以初速度v。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2t_1秒后速度变为v_t,这物体运动t_1秒时的即时  相似文献   

18.
平均速度能大致反映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说到平均速度必须说明是在哪一段时间内或在哪一段路程中,求平均速度要用定义  相似文献   

19.
一、平均速度的意义“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对于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于它们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均不变.即速度的大小不会变化,这个速度是准确地反映了它的运动快慢情况.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见到的大量物体的运动如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开行、停下:工厂里行车、电瓶车的开行、停止;人们走路、跑步等等,都是时快时慢的.也就是说.大量物体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用“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出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比如,汽车从甲城开到乙城的速度是45千米/小时.是指的平均速度.在从甲城开往乙城的过程中,某段路程时的速度可能分别是30千米/小时、70千米/小时.  相似文献   

20.
教材中是这样叙述平均速度的:“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是S,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或者说它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一人t·”平均速度能大体上反映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程度.乍一看好像叙述得额累赘.请注意划重点号的两组短语,一是“这段时间内”.一是“这段路程中”,它说明平均速度是有归属的,平均速度公式的运用是有条件的‘若运动所用的时间是*,走过的路程是。,贝U。,一。打得出的平均速度应当归属这段时间t内或这段路程‘y内的.外推到其它一段时间或路程上一都是不正确的.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