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进行文化渗透的意义 (一)文化渗透是语言交际的需要。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失误迭出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经常会发生故障,这种故障通常是由于交际双方不了解不同文化中的语言意义差异而造成的。研究其语义差异,根本原因在于语义交际背后的文化系统存在着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和英美人交际时,有时会语义不通,产生误会,闹出笑话,其原因是对所使用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正确理解在不同文化交际中语言和文化这种密切的血肉关系:语言是文化的栽体,是文化要素之一,同时语言的作用又取决于文化背景。语言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家庭宗族、社会习俗、色彩表达等方面体现不同的社会文化。只有充分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促进不同民族之间多方位交流。  相似文献   

4.
朱敏 《中学俄语》2006,(8):42-43
手势(жесты)作为一种非言语交际方式(средства),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条件下,手势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俄罗斯是一个幽默风趣的民族,俄罗斯人特别善于运用手势(жесты)、表情(мкмика)、姿态(позы)等来表达感情,进行交际。不同的手势蕴涵着不同的文化信息。因此掌握和了解这一交际手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俄罗斯文化,与俄罗斯人交流。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不断扩大,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态环境、物质条件、社会现状及宗教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多语境因素。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说话方式及习惯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栽体,如果不了解语言所承栽的文化,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的语言。因此,综合英语教学中必须导入文化因素,突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造成的语言隔阂,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和频繁,这对我国的外语教育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和文化具有不可分离性,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时跨文化交际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如何更好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高中英语教学重要课题之一,有待于积极探索与研究。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语交汇流动现象,即用两种语言进行思考、交际阅读和写…  相似文献   

8.
语言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教学,由于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思想、信息等的交流,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一般要比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多,因此我们在进行语言教学时首先要解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文化差异,这就要求语言教学者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同时也要兼顾文化教育,并且注意区分不同的文化,引导学生形成对文化的多元认知,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结合在一起,将成为语言教学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造成交际语言上的失误。从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等方面,可以看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这就是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种差异一定会在语言中体现出来。一个语言学习者如果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不熟悉其与本民族的文化差异,就不能运用该语言进行得体的交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意文化差异的比较,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从而减少交际失误。词汇方面的文化差异汉、英许多词汇虽语面意思相同,但在文化上却有不同的内涵意…  相似文献   

11.
章光虎 《成才之路》2010,(33):51-52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语言与文化始终是同步发展变化,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如果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就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语言结构和语言习惯,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由于文化心理和交往规则的不同而发生碰撞,产生文化冲突和交际障碍,甚至导致交际失败。这就是所谓的"语用失误"现象。本文从语用失误的定义、分类、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培养语用能力几方面,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交际中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认和行为、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不了解这些差异就会导致交际的失败。因此,对汉英文化中植物符号的蕴涵意义要有所了解,这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各民族语言有着各自鲜明的特征。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汉亲属称谓语反映出了东西文化的差异。了解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以及其文化背景,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地使用称谓语,保证交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除掌握一定的词汇和必要的语音、语法知识外,还必须重视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由不同社会因素造成的中文化差异常常是阻碍学生习得英语的主要麻烦。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对比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做到文化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结合九年义务教育JEFC(Junior English for China)新教材涉及的文化介绍的课文,在日常交际方面教师应向学生强调的中西文化差异,以此来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隔阂、障碍、误解也随之在交际中不断突出,而单纯学习他国的语言知识不了解该国家的文化,是无法很好地进行交际的.我们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中应包括社会文化能力,如果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用,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缺少英语的应用能力,会造成交际的失误.因此,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黄蕾 《文教资料》2006,(17):134-135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不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的语言。因此,综合英语教学中必须导入文化因素,突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造成的语言隔阂,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可以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故障问题,对于英语教学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只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忽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和文化差异,会导致学生不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在实际交往中自然地将汉语使用习惯带入跨文化语境,不可避免地使交际受到挫折。  相似文献   

18.
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富有弹性。有人把文化说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相反.缺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冲突和误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本文所谈的不是因为语法结构出错而导致的词不达意.而且指说话方式的不妥。或不符合表达的习惯,或说得不合时宜。说话人未能按照英美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来交谈所造成的失误.本文试图淡淡日常交际中出现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外语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是指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和社会文化能力,研究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意义,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了解文化就必须了解语言。  相似文献   

20.
在语言的交际活动中,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同民族人,很难察觉到相互交际方式的差异。然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就会因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valuesandbehavioralpatterns)而敏锐地感到差异所在。所以在外语教学中,人们从注重语言形式逐渐转向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重视在交际中对语言形式的选择产生影响和制约的各种语境因素。跨文化交际中的得体性(appropriateness)也是衡量外语学习者交际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准。一、语境语境属于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范畴。所谓语境,即特定语言形式所产生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人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